營建署對 [中繼安置] 的想法究竟是什麼呢?

本文摘要:基於尊重災民,他個人認為應該讓願意住中繼屋的災民有充分討論的時間,再決定該不該遷村,而且實際上,中繼屋的興建並未停止,如果災民真有需要,可以向地方政府反映、申請進住中繼屋,思考未來要怎麼走。( 圖/ 台東縣金峰鄉嘉蘭村中繼屋建造實錄,20090928 )

營建署對 [中繼安置] 的想法究竟是什麼呢?

前言:

許多受災居民表示,希望能先有「中繼屋安置」,再好好考慮未來。但是永久屋的腳步似乎快過中繼安置,箇中原因各界說法紛紜,有意見指出是中央政府希望跳過安置,要求居民直接選擇永久屋,也有人認為是縣政府不願進行短期安置,也有說法指向是特定慈善團體施壓,導致政策一面倒向永久屋模式。

因為「中繼屋」的申請,在中央政府是由營建署管轄,聯合報記者鄭朝陽特別友情協助,採訪營建署的主管官員,釐清營建署對於中繼屋的處理模式,以下為採訪內容。

各方的考量與壓力

今天(10月1日)向營建署綜合計畫組官員請教整個情況,為了重建安置,他開了一整天的會,晚上10點多才匆匆下班趕最後一班火車回桃園,明天上午9點還要到高雄開安置協調會,真是辛苦!

在言談中,該官員明確提到慈善團體的人力、機具和資金早早全數到位,急於為災民蓋永久屋,因此在安置土地的尋覓、同意進住永久屋的同意書簽定上,都催促公部門要加快腳步,雖然是行善,但也感受不少壓力。

主因是慈善團體也背負執行善款的壓力,政府高層長官也認為不該讓民間的熱情和資源空轉,讓蓋永久屋和在中繼屋過渡的議題上變得複雜。

基於執行業務的緣故,他全盤且深入掌握各種問題,基於尊重災民,他個人認為應該讓願意住中繼屋的災民有充分討論的時間,再決定該不該遷村,而且實際上,中繼屋的興建並未停止,如果災民真有需要,可以向地方政府反映、申請進住中繼屋,思考未來要怎麼走。

當然,更高層的長官也會接到來自慈善團體的催促,這就成了壓力來源之一。

需要中繼屋的朋友,可以向縣政府申請

根據重建條例規定,要求災民強制遷村,必須先把受災區畫為特定區,但截至目前為止,沒有一處特定區被畫出來,目前都只有前置作業,沒有條件強人所難;其次,目前正在調查「到底誰有資格申請永久屋?」一旦稍有閃失,發錯了永久屋,從地方到中央的公務員都有事,所以現在光是確認這件事就有點傷腦筋了,申請永久屋的確切戶數還需要一點時間調查。

站在內政部的立場,有長官認為:風災都過兩個月了,不該讓災民再待在軍營和榮民之家了。也有長官說:災民的意願應該被尊重。不過,意見的拔河總是官大學問大,加上慈善團體積極說服、催促,讓營建署也承受不小的壓力。

總之,地方政府扮演第一線溝通角色,不願簽同意書的可向地方政府表達,要求先住中繼屋者也可向地方政府申請,營建署是看地方政府收集來的資料再做下一步。如果南部受災的朋友們有急迫、具體的需求,可以再提出來,我們協助反映,看可以怎麼做。

22 回應 to “營建署對 [中繼安置] 的想法究竟是什麼呢?”

  1. 靜然 說:

    感謝鄭記者這篇報導,讓政府在重建的立場又更「明確」了一點。
    否則這些時日看下來,總覺得災民和慈善團體的聲音比較明確,
    政府的確隱身其間,並且曖昧不清搖擺不定…..

    我不禁覺得奇怪-為何此次政府不是循類九二一模式來進行重建過程?
    或許土地持有有所不同:九二一災民至少有土地可以原地重建,八八水災災民則要離開故土。
    然而在九二一重建中,九二一基金會的高效率、政府概括承受、加上銀行貸款的優惠,
    幫助大多數災民度過艱辛重建路,應當算是很好的重建典範。

    土地持有問題,還能依循什麼方式來解決?
    如果政府提供土地,但是政府善款成立「八八水災基金會」來協助重建貸款事宜,供災民自行重建,是否更好?
    …至少就無今日慈善團體與災民之間的溝通,帶來許多紛擾?

    還是,族群的特性不同,讓政府選擇了這樣的方式?
    九二一災民的經濟實力,較能負荷重建財務壓力?(但更多無法負荷,可能消失在社會暗角)
    而八八水災的災民多為原住民朋友,經濟壓力較難負擔重建財務壓力,避免流離失所,所以交由慈善團體來興建住房,解決困難?

    不禁思考:要是慈善團體退出了重建活動,交由政府和災民交涉重建事項,事情又會如何演進?

    嗯….究竟有沒有「最好的」重建選項呢?

  2. 葉秋 說:

    慈善團體退出了重建活動
    就需繳出募款所得
    交給靜然所說的:

    政府將善款成立「八八水災基金會」來協助重建貸款事宜,供災民自行重建.

    如此本位立場就會消彌於無形 溝通也相對單純些

    當然現有執政黨也需要如靜然說的:
    讓「八八水災基金會」在莫拉克重建如

    在九二一重建中,九二一基金會的高效率、政府概括承受、加上銀行貸款的優惠,
    幫助大多數災民度過艱辛重建路,應當算是很好的重建典範。

  3. 靜然 說:

    葉秋:

    我又思考到,若是慈善團體退出後,交由政府成立「八八水災基金會」後,
    是否重建就能一帆風順?

    九二一的災民,災後面臨最直接的問題,就是重建的財務壓力,至今十年依然在背負。
    如今遷村興建永久屋,可省去重建財務壓力問題,然而衍生出其他問題。
    當初九二一重建基金會,是用低利息貸款給災民重建,若八八水災基金會比照辦理,災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重建,但是依然有財務壓力。

    以上還是房舍的部份,土地的部份,
    依循舊例,就山上的土地給予金錢補償,讓災民自尋土地?
    有補償後,政府是否不需要無償提供完整大片國有土地,供災民重建?
    那是否能夠達成現在災民所訴求「族群集體重建聚落」的目的?

    同樣是天災,和九二一相較,
    在八八水災的重建上,政府和慈善團體看到了九二一災民重建的辛苦,
    是打算依循更好方式,減輕八八水災災民負擔,讓新生活趕快上軌道。

    在重建討論過程中,時常談著災民的「權利」,
    但是災民的「責任」是什麼?
    也當思考之。

    • 葉秋 說:

      靜然:

      此刻的問題出在
      “讓新生活趕快上軌道"

      是誰要的新生活?原住民動物園式的?還是部落自主式的?
      為何是 “趕快" 到 想想未來與永久的時間都沒有?

      災民的「責任」是什麼?
      做出決定 起步參與重建!

      但做出決定是誰做?
      自己要負責任做ㄚ!
      不是嗎?
      此刻原住民朋友們 不就正在思考嗎?

      以原住民朋友們的速度 (這很難被理解的"速度"!)

    • qqxm 說:

      目前災民可以做到的…

      50天內搬了幾次家…家在學校大禮堂 運動場 教會 廟 軍營…房子沒了…連本來的土地是不是自己能用都不知道…

      吃在大食堂 或 便當…也都吃下去了…

      現有的帳蓬 組合屋 中繼屋 都有災民自己參予搭建…

      開的討論會 再冗長 再沒有結果 都很忠實的一一出席…很少數氣得離席…

      天天辛苦的送兒女上學…出入營地很多都要報備登記…

      家裏有人離世的要填一大堆文件…

      就醫的路比候診還長…搞了半天才發現不合乎災民條件要自掏腰包…

      災民還要付出什麼???還要做到什麼 責任???

  4. 88編輯 說:

    靜然:

    謝謝你的留言,提醒了很多重要的採訪方向,包含慈善團體在災難中應扮演的角色,善款的處理模式,以及921經驗和88經驗的對照,這些都非常重要,我們也試著以採訪來慢慢的整理這些事情,請你持續關注,並且不斷的提出意見,非常感謝!

    • 靜然 說:

      88編輯:

      很抱歉,在此平台剛成立不久之時,就憑著個人主張發表許多言論,也算攪亂一池春水。(笑)
      或許我也太「捐款者本位主義」,這種態度我也該思考一下。

      我還有個小建議:是否能夠去採訪慈濟基金會、世界展望會、紅十字會等主事人員,瞭解他們的訴求和想法?
      其中慈濟基金會有自己的媒體,但是多少又有自我宣傳的意味,不夠中立。

      希望藉由這個平台可以破解各自的本位主義,讓彼此的瞭解能夠更深一層!

      • 88編輯 說:

        我們非常希望這裡是很多意見交換的平台,所以,的確如你所建議的,我們正在積極的安排採訪各個在重建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團體或個人,今日原本安排了採訪民族村的一位代表人物,想請教現在永久屋的情形,可惜因颱風延後。

        而慈濟基金會和紅十字會等團體,也正在尋找聯繫管道,希望能有深入的專訪,災難已經發生,但若不能從災難中學習,那就可惜了,這也是我們成立這個網站的最主要原因,

        真的很感謝你寶貴的意見,攪亂秋水的,是颱風,並不是您啊!

      • 葉秋 說:

        思想的對手與對話
        在現實的社會真的很難擁有

        我很喜歡你的態度與心意
        雖然對想法有不同意見
        但是總知道你是關心的人

        說真的
        我從赤貧的水災受害家庭長大
        對於天災的無奈很能感受到
        災難的第一時間
        我會進入參與現場
        是來自 如切身的痛

        在台灣
        我們需要去省視結構的環境與政策問題
        人在這環境之下的無助是天災? 還是人禍?

        在行事
        我們需要去省思 價值與原則問題
        人在事中的無耐 是他人所為? 還是自取的?

        太欣賞妳的一句話:

        希望藉由這個平台可以破解各自的本位主義,
        讓彼此的瞭解能夠更深一層!

        幸會了!謝謝你! 靜然!

  5. vicky 說:

    速度,災民真喜歡慢嗎?
    http://www.tipp.org.tw/formosan/news/news_detail.jspx?id=20090930000010
    如果喜歡慢,不會嫌中繼屋緩慢,政府也不用派國軍工兵趕工.

    現在在於派系太多,有目的的人試圖用謠言來祖饒重建,錯誤的訊息傳來傳去.
    意見領袖的蔡先生不是任憑輕剛架謠言飄散,他去澄清了嗎? 高級組合屋.

    • 記錄嘉蘭重建的工作者 說:

      vicky:

      根據我的瞭解,嘉蘭的中繼屋興建,因為是和當地災民一起工作,而不是用專業人士,所以進度就比較慢,但是至少災民能參與又有薪水領,所以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民怨,不過政府當然會希望動作快一點,所以也調派了人手支援。

      我看過蔡先生的文章後,我想他說的是「居民對輕鋼架」的擔心,好像並不是謠言的程度,至於澄清,我想應該是想要使用輕鋼架來蓋房子的單位,應該澄清的,而不是蔡先生的責任。

      正如您在這裡不斷的提出疑問、質疑、批評,但是您可以負責回答災民的問題嗎?你可以提出證據「澄清」居民的疑問嗎?如果您並非災民,也非參與重建者,也不是在政府相關重建部門,或其他與重建有關的單位做事,對重建或救災過程,也僅是如我和其他人一樣,都是「看報紙瞭解事情」,那麼請您發表意見的時候,也要有一種「我未必瞭解狀況」的認知,可以提出討論,但語氣不是這樣的質疑、批評,

      因為今天如果您是當事者,別人加諸在您身上的動作,您必須承擔後果,那麼您絕對有權力大聲的說出感受,那樣的意見,我們就算再不喜歡,也必須在「基於尊重的前提下,提出意見回饋」,因為他們是當事者,所有發生的事情,好壞得是他們在承受,他們當然有權力說出所有的心聲,也有權力對各種作法提出質疑,

      您如果如果不是災民,也不是相關的工作者,那麼您就不在現場,也不需要承擔所有事件發生的後果,這和直接承擔後果的人,所面對的狀況不同,請您也必須有這樣的體認與體諒。

  6. vicky 說:

    除非災民要求的是組合屋,慢想各三年以上,這期間會遇到多少災難?
    別不負責任了,
    至於中繼屋意義和永久屋差不多.那也就沒什麼好反了.

  7. vicky 說:

    好壞她們承受,那就不要拼命罵政府 罵 慈濟,罵的好像所有人都欠她們似的.//
    台灣人沒有那麼多時間虛耗.

  8. vicky 說:

    證據在大愛台或是何日生在說明時都有說明,為何視而不見??

  9. vicky 說:

    所以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民怨–> 但還是有抱怨吧

  10. vicky 說:

    想怎麼蓋 ,那是理想, 我也希望,但蓋的慢,一值住帳棚,
    下雨了,雨都滲入帳棚, 這樣對災民不是建好事吧,

  11. 記錄嘉蘭重建的工作者 說:

    vickey:

    不可否認的,現在很多部落的「未來」是被政府和慈善團體掌握,因為永久屋的興建權、土地選擇權、興建樣式的選擇權,目前都不在「被遷村的人」手上,所以,他們提出質疑、批評、擔憂,都是可以理解的。

    何日生先生的確提出了說明:「我知道現在部落的確有爭議,但是蓋下去他們就喜歡了。」這都是你所謂的證據。

    還是想拜託您,如果您不是當事人,請您帶著尊重與體諒的心情,關心這件事情,並請將發言版面,盡量留給當事者與真正必須面對問題與解決問題的人。

  12. vicky 說:

    記者就是非災民,就是參與整各重建者??

    記者可以批評,我就不能批評??

    出力,我也曾擔任志工;出錢,我錢捐給展望會.當然這都是舉手之勞 棉薄之力,
    但因為我現在沒空,無法親自前往災區,我就不能批評,任憑有心人士的對從事規劃重建者的抹黑??

  13. vicky 說:

    你是規劃嘉蘭村的吧,用你的話,你也不是大愛村的當事人吧, 你也只記得何一開始說的
    「我知道現在部落的確有爭議,但是蓋下去他們就喜歡了。」,沒看到他後續的說明和修正吧.
    大愛台 何日生在做簡報時, 以具體提出建築說明

  14. 記錄嘉蘭重建的工作者 說:

    vicky:

    你有沒有想過,當你不在現場,讀的都是他人轉述的紀錄時,怎麼能那麼「確定自己所知為真」?你當然可以批評,可以質疑,但是當你不在現場時,是不是對自己的意見,應該保持一點「保留的態度」?但是你的語氣,以及對所批評對象的那樣強烈姿態,似乎都超過你手上所能掌握的「證據」(只是看電視或報紙,實在很難稱之為「證據」),我只是覺得,這樣不很妥當。

    另外,我想我們兩人在這裡佔用版面太多了,今天我不再留言回應了,希望將版面留給更多其他的朋友。

  15. vicky 說:

    那請問一下,全台高雄 屏東 台東皆有災區,那你指稱的理解又是什麼?
    現在板上對慈濟的抓著這句話,何日生先生的確提出了說明:「我知道現在部落的確有爭議,但是蓋下去他們就喜歡了。」難道不也是報導中的言語, 同理之,不能用何日生電視專訪的證據反駁??

  16. aaa 說:

    相對於沒名沒姓的營建署綜合計畫組官員:

    縣府社會處長吳麗雪說,近日她陪慈濟向災民說明永久屋,發現問題很大,慈濟好心,原住民不見得會接受,又有

    “民間團體居間角力,阻擋不讓原住民接受"

    ,讓問題變得很複雜,甚至可能影響重建速度。

    (2009/08/30 中國時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102+112009083000090,00.html

    (原住民委員會主委)孫大川表示,自9月25日開始,每一天將會到不同部落或安置的營區,與災民直接溝通,了解需求。他強調,接任原民會主委的初衷就是想把風災安置與重建工作做好。然而,政府機關仍有其侷限,部落主體力量展現才是關鍵。

    “「唯一能阻擋遷村的,不是別人,也不是政府,就是我們(原住民)自己。」"

    2009/09/25 苦勞網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46874

相關網站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