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小非 - 27 八月 2013 - 20 篇回應
2009年9月29日,莫拉克獨立新聞網開站,在當時,莫拉克重建條例甫通過,政府隨之提出永久屋政策,大家在遷居與留在原鄉之間作選擇,一路走到莫拉克風災第四個周年,88news已經走了一千四百六十個日子,我們在今天離開了報導者的位置,而部落、重建的歷史,會在大家的心中繼續留下紀錄。
文/劉瑋婷 - 26 六月 2012 - 災後三年,安置是否變專業?(7)屏縣:災前有協調,當下視狀況調整 已關閉迴響。
屏東縣在颱風襲台前,趕忙將霧台鄉大武、佳暮村、三地門鄉的居民撤離下山,霧台鄉的居民異地安置於隘寮營區,三地門鄉則在鄉內的三地門體育館進行安置,負責災害救助業務的屏東縣政府社會處社會救助科徐紫雲直言,兩地安置的條件不同,其安置情形也會有所差異。
文/柳琬玲 - 10 四月 2012 - 2 篇回應
高雄市桃源區八個里,其中沒有自來水管線的有七個里,八八風災至今快三年,因為水質不良,讓最窮困缺乏現金的族人必須買水喝;或湊錢從溪底打井,或接雨水盥洗,但近日沒水,里長更嚴格限水,務農晚歸者得向里長求情多放點水,才能洗澡。
文/石頭 - 28 三月 2010 - 39 篇回應
阿伯說:過去我是慈濟的捐款人,卻從未在慈濟做過志工、或擔任任何慈濟的工作。第一次真正有機會觀察自己與52個國家的捐款將在台灣發揮大愛。有空閒的時候,我就騎車到杉林永久屋去觀察。
文/謝志誠 - 22 三月 2010 - 1 篇回應
災難後,基於人道關懷的基本信念,政府與NGO是很容易凝聚共識,走向「合作與伙伴」關係。然而,分界線要如何劃設?兩造間如何各有所本?甚至災難現場的主角-受災者,在「合作與伙伴」關係中如何被對待?
文/柯亞璇 - 16 三月 2010 - 6 篇回應
牧師表示,霧台鄉重建家屋中有許多訊息,沒有在第一時間與族人討論或告知,也造成魯凱族人對重建的擔心,甚至必須用連署才能參與重建過程,杜春生議員表示,未來永久屋完成後,管理權力應要交由魯凱族人自己掌握。
文/柯亞璇 - 15 三月 2010 - 6 篇回應
風災過後的第128天,魯凱族人創造了「不一樣的星期天」。霧台鄉的基督宗教團體,舉辦「重建與遷村聯合禱告會」,共有38個連署單位參與此次的連署行動,要共同爭取在人權基本原則上,進行「有尊嚴的重建」。
文/鐘聖雄 - 13 三月 2010 - 43 篇回應
屏東縣府昨(3/12)召開「慈濟長治永久屋基地」說明會,召集慈濟基金會說明規劃方向,也邀請魯凱部落代表與會;族人希望能有牧師參與教堂規劃。另,針對日前高雄大愛村引發的討論及批評,大愛村規劃者表示:我認為慈濟的表現超過100分。
文/賓拿流 - 11 三月 2010 - 76 篇回應
霧台鄉雖有百分之九十的族人信仰基督教,但災後並不排斥非基督教的團體幫忙,但是慈濟在高雄興建的大愛屋管理模式,讓魯凱族人十分震撼,認為那並不是部落更像是動物園,因此各教派集體開會決議,將進行連署,拒絕慈濟興建永久屋。
文/胡慕情 - 4 三月 2010 - 18 篇回應
莫拉克颱風襲台引發重災,氣象局預測今年春雨可能是「災害性大雨」;颱風季雖可能延後,但威力恐怕驚人。去年救災、重建亂了套,今年不該重蹈覆轍。同時,重建腳步也將移向屏東,如何避免發生爭議,重建委員會應重新思量。
文/邱伊翎 - 4 三月 2010 - 4 篇回應
據報載,88風災222億善款,還有逾半未用,官員高度關注,擔心使用效率太差,使民眾善心受損。然而,八八風災的善款,並不只是使用效率的問題,還有如何被用的問題。
文/鄭淳毅 - 25 二月 2010 - 27 篇回應
對lamus和Homhom兩位媽媽來說,擔心的還有文化聚會場所的部分。「沒有場地殺豬。」布農族傳統婚禮,要用到一、二十隻豬,通常利用部落的廣場或空地宰殺,不過園區內顯然沒有這樣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