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好茶村發展接待家庭產業,將部落樂於分享、待客溫暖熱情如家人的精神帶給遊客,也讓長輩們在兒女外出讀書、上班的時候,家裡有客人可以聊天、互相陪伴。並更進一步建立回饋機制,讓不管是否參與其中的族人都共享產業帶來的利潤。對村民來說,「產業發展」永遠是以部落共同體為考量。事李金龍說:「就好像我們的琉璃珠一樣,只有一顆無法體現它真正的價值。有一整串,每一顆都是不同的圖紋,才能看見它的意義。」( 圖/ 鄭淳毅。在好茶接待家庭中,遊客也可親手做紀念品。 )
憑藉自主的力量,好茶從接待家庭讓產業出發
什麼樣的產業,讓遷村之後沒有土地的部落,可以團結一心的延續共享共存的傳統精神?搬進永久屋之後,許多部落面臨經濟就業的課題。好茶村的老人家曾說:「當然是要賺錢,但是應該要透過文化的生意,將魯凱族的美德分享給外面的人。 」
八八之後的好茶村,發展接待家庭產業,將部落樂於分享、待客溫暖熱情如家人的精神帶給遊客,也讓長輩們在兒女外出讀書、上班的時候,家裡有客人可以聊天、互相陪伴。並更進一步建立回饋機制,讓不管是否參與其中的族人都共享產業帶來的利潤;也期望由接待家庭開始,一歩歩帶動其他產業起步。對村民來說,「產業發展」永遠是以部落共同體為考量。霧台鄉魯凱族產業發展協會總幹事李金龍說:「就好像我們的琉璃珠一樣,只有一顆無法體現它真正的價值。有一整串,每一顆都是不同的圖紋,才能看見它的意義。」
好茶村對於接待家庭產業的努力,有別於一般發展事業各自為營的思維,從部落互助共享的精神出發,也向外界證明,八八災後的部落可以靠自主的力量,走出適合部落型態的發展之路。
「我們不想再這樣下去」,從接待家庭讓產業出發
輕快的吉他聲中,部落婦女和年輕人在石板屋前庭跳起自己設計的迎賓舞,賓客脫下鞋子踏在冰涼厚實的石板上,一邊享受族人親手摘種香草現沖的香草茶,一邊聆聽好茶村魯凱族人災後遷村與努力重生的故事,不少賓客都在五分鐘的解說之中感動不已。這是好茶村的「接待家庭」遊程,總在迎賓第一步就令人印象深刻。
一入座主客廳,就能享受部落親手栽種調製的香草茶。晚間多蚊子,族人又忙點上自製的天然艾草香驅蚊,部落對待客人的體貼細膩,表露無遺。
在八八之後遷村至禮納里永久屋的好茶村,遷徙的故事曲折坎坷。曾經歷兩次風災,舊好茶無路可回,新好茶覆沒於土石之下。而遷村規劃的草率,令族人除了分配到一棟房屋之外,沒有多餘發展空間,至今面臨無地可耕,也無墓地可安葬,致使先人遺骨流失等問題。這些辛酸過程曾令部落有如烏雲籠罩,但好茶族人、霧台鄉魯凱族產業發展協會總幹事李金龍說,無論如何,生活還是要繼續,「我們不想再這樣下去。」部落的年輕人打起精神面對現實,努力找出一條在永久屋之中,讓村子未來繼續發展的道路。
然而,一個沒有土地的部落,產業將在何處著根萌芽?好茶村無法像許多重建聚落從咖啡、紅藜、小米等產業著手,但魯凱族人對家屋營造的重視、待客溫厚周到的人情、樂於分享的精神,讓部落年輕人看見「接待家庭」可能性。李金龍說,「 這是我們唯一的生活空間,也不大,也不希望被打擾,那就是只有『接待家庭』。找一份產業是為我們生活加分,不是影響我們作息。」
「脫鞋子的部落」,在接待中展現傳統的美好
魯凱族人的家屋,每一項設計與裝飾,都是透過自己的雙手與巧思,訴說家族的故事,家家都是獨一無二。而家屋前庭鋪設出石板地板的空間,就是待客的「主客廳」,與漢人入屋才是客廳的風俗不同。因此來到部落、進入前庭,第一步便是邀請客人入境隨俗、脫下鞋子,赤腳踏上石板,感受「腳踏實(石)地」在土地上的感覺。隨後入座月桃葉編織的涼蓆,靜心聆聽五分鐘的解說,並在迎賓禮上接受Ina們親手以新鮮花卉編織的頭飾。認識一個部落的遷村故事,同時也感受部落細膩溫暖的人情。
因為快速發展觀光、遊客大量湧入造成喧鬧髒亂、甚至影響居民生活品質,是許多部落正在面臨的發展難題。李金龍說,邀請客人「脫下鞋子」的接待方式,讓客人來到這邊就會安靜下來,從傾聽之中理解到尊重。而部落對於接待品質也絲毫不馬虎,即便只有兩三位客人,也會出動好幾名接待人員陪同,除了熱情的迎賓儀式,隨後漫步於部落、參觀工坊DIY等,都一路體貼相伴,談笑不絕。晚間住宿時真正進入家屋,「進屋就算是我們的家人。」
在賓主互相尊重的基礎上,一步步感受族人內斂深厚的熱情與豐富的人文,也讓賓主相處起來輕鬆自然。接待的族人說:「所以我們覺得導覽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我們叫做pasudalu,就是接待的意思,我們本來就是很會接待的民族。」李金龍說,發展這項產業,也是傳統精神的延續。「現在的年輕人在都市會染上都市的習慣,爸爸媽媽的客人,我為什麼要理?為什麼倒茶?但是我們做這個之後,現在是連小孩子都懂得去接待。」
「我們沒有五星級的豪華精緻,但是有很真實的人文風情。」
迎賓禮以傳統習俗為客人戴上花環,都是當日採摘的新鮮花卉,由接待家庭的ina親手編織,才能表達心意。
進門就如家人,長輩與遊客分享陪伴的溫暖
在接待家庭之中,賓主之間並非僅是觀光生意的關係,也建立起美好的情誼。年輕人也特別指出,參與接待家庭的,很多是兒女旅外工作的老人家,很高興看到長輩們在待客之際,也得到相互陪伴的溫暖。
工作人員潘美花笑說,凡是參與接待家庭的,都要接受部落所規劃的課程訓練。除了基本房務技巧,也要和老人家講好「不要太超過」。「因為我們老人家都很興奮,一聽說有客人來,什麼都拿出來,又包吉拿富、又買西瓜、買糖果,一開始的時候,她們常常透支內!所以我們會教他們說,剛剛好就好,不要太超過。」
除了叮嚀老人家,有時也要幫忙提醒遊客。「有的客人可能想說晚上出門走一走,我們的老人家就會很擔心,她就會在那裡等門,一直想說,『怎麼我的孩子還沒有回來?』所以我們也會跟客人講說,出門不要太晚,差不多的時間就回來。」
「進門就當做家人」,老人家待客的誠樸動人,常常與客人在接待之中建立起情誼,讓遊客印象深刻,也帶著朋友一再回訪。李金龍說:「你看這個八十多歲的媽媽,她的孩子、孫子都在外面。客人住她家,連續兩晚陪她說話。要走那一天,她穿上傳統的盛裝,幫他們做早餐,感謝他們陪伴她。最後照這張照片的時候,還抱著他們哭了。」
如今的接待家庭規模,從原本只有兩戶開始,已達到四十戶參與,可同時承載一百多位客人。「光是四月份我們就接待了440人次,都不是靠宣傳,都是回頭客,他們再帶朋友來。」
回饋與共享,設立部落基金
雖然接待家庭如今有四十戶共同參與、串連二十座手工藝工坊的規模,成績斐然。但部落考慮的並不是只有加入在其中的族人,而是整體共享的發展模式;沒有參與接待家庭的族人,也應被納入其中。他們創立回饋機制,根據大家開會的決議,每筆收入都有固定的百分比會成為部落基金。「現在談到產業發展,很多是比較個人式的,但是這樣的話很容易造成惡性競爭,這就違反我們魯凱共生共享的概念。」李金龍說:「部落的服務是義務性的,不能用金錢去衡量。」
例如現在參與串連的二十家工坊,每家賣出的工藝品也都有部分會回饋到部落基金。工作人員杜秋月說,部落的工作,以前沒有申請計畫、沒有錢的時候,就已經在做,是在於年輕人願意回來。如今希望產業收入可以回饋到部落,也是一樣以整體為考量,「我們是希望集體,和單打獨鬥的感覺不一樣,因為我們是群聚性的。就像以前收小米的換工,現在是用『錢』來看,但是還是希望在一起。人家來買我們的東西,也不只是支持這個手工藝,也是給部落基金支持。」
除了收入共享回饋,好茶村也盼借由接待家庭的起步,同步帶動香草、手工藝、風味餐等發展,讓有手藝在身的族人一樣有施展的機會。李金龍說:「就好像我們的琉璃珠一樣,只有一顆無法體現它真正的價值。有一整串,每一顆都是不同的圖紋,才能看見它的意義。」
光是好茶村就有超過二十間手工藝坊,從編織、串珠到傳統陶珠不一而足,展現族人的手藝天賦與部落深厚的工藝底蘊。傳統陶珠有不同的配色和圖紋,都代表不同的涵義。賓客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陶珠,搭配顏色,DIY屬於自己的紀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