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久屋想家(3)歷經劫難,小林重新開枝散葉

本文摘要:以平埔祭拜太祖的傳統撫平與親人驟別的哀傷,在「把小林寶寶生回來」的新生中獲得喜悅,於三地不同的條件之下各自努力生活著,也用參與彼此重要的人生儀式,證明了他們依舊密切的人際關係與鄉庄網絡。這是莫拉克颱風三年後的小林村故事。 ( 圖/ 何欣潔。終於把新聚落重建了舊街道。 )

在永久屋想家(3)歷經劫難,小林重新開枝散葉

編按:莫拉克災後重建與其他災後重建最大的差異,為政府提出了「永久屋」這樣的政策作為,在莫拉克三週年,我們簡單整理永久屋政策的形成歷史,也將介紹災區重要的永久屋聚落目前最新情況。本文為系列之(3),完整歷史過程將於「在永久屋想家─永久屋政策與人的故事」書中有完整篇幅,有興趣的朋友請點選這裡

─────────────────────────────────────────

「果然是心有靈犀,小林寶寶在8月8日誕生了,加油一個生回來!」

2012年8月8日,小林村民吳家蓁平安產下一子,迫不及待地在臉書上與大家分享喜悅。這位新生兒不但是恰巧在父親節出生的龍年寶寶,也是讓許多大人含淚歡喜感嘆的「八八小林寶寶」。

吳家蓁去年的大喜之日,恰巧與小林二村的「謝土」儀式同一天舉辦,喜筵設在甲仙大橋附近的自宅中。良辰吉時,雙喜臨村,許多小林居民都趕場參與。居住在甲仙五里埔的,便開車從山腰下來赴宴;同在小林二村或小愛村的居民,則在謝土儀式結束後,從杉林驅車往甲仙祝賀。這些分別從不同居住地點出發的小林村民,用飛馳趕場的車速,證明了他們彼此依舊密切的人際關係與鄉庄網絡。

540426_489079074453902_1442856533_n

小林村民吳家蓁,在8月8日新生了小baby(圖片來源:吳家蓁)

三年前的小林,失去故鄉,新故鄉也無著落

三年前的今天,莫拉克風災引發獻肚山崩落,掩埋小林村9-18鄰住戶,是為震驚全台的「小林滅村」,至今仍為大家記憶中鮮明而沉重的災難故事。災難發生之後,有人終日以淚洗面,有人把自己關在房間不願與人碰面;有人選擇留下來長伴亡者,有人選擇從此遠離傷心地;有人跳出來帶領大家爭取自主重建,有人則對此不以為然……

「獻肚山是我的故鄉,卻也埋葬我的親人,是我一生最愛也最恨的地方,我接下來的人生都要與它常在!」「我就是要回到山上,比較靠近我死去的家人。」「我是種田人,住山上比較習慣。」

「我再也不要回去那裡,我的親人都埋在裡面,我一眼都不想見到。」「重新回去山上,萬一又來一次怎麼辦?每一次下雨我都會怕莫拉克又要重演,我想要永遠搬到山下。」「搬來平地,我工作方便,小孩子要上國中也方便。」「郭台銘有親口說要給我們工作,當初想,鴻海耶……」

郭台銘對災民承諾的「就業機會」,在政府提供台糖土地與鴻海雄厚的企業資金之下,化為「永齡有機農場」,聘請巨農有機農場創辦人周俊吉掌舵,於當年被各界看好可以「解決災民下山後的就業問題」,讓部分災民大膽選擇棄農下山,最後就業情形卻遠不如預期,僅能勉強雇用一百位「農工」在其中耕作。

「我們不想再抗爭了,住大愛就住大愛,只要家人能安頓就好。」「身為小林人,我是『含淚昂首住月眉[1](註一)』,外面的人講得多難聽,說我們不知感恩……」

https://www.88news.org/wp-content/uploads/2009/11/1533562407-480.jpg

20091125,小林村民前往總統府前抗議,希望重建小林舊有模樣。

可不可以讓我們用自己的方式重建

大難餘生的小林人,與其他災民同樣為了疾風驟雨般的永久屋政策而煩惱,煩惱的內容卻略有不同。其他部落雖受土石沖刷,卻未完全滅村,所煩惱的乃是「到底要不要永久屋」、「到底能不能回鄉重建」;房屋土地均被掩埋的小林人已無原鄉可回,對於接受永久屋多無異議,所煩惱的卻是「要在何處重建」、「重建成什麼樣子」。

本來即便是一個家庭之內,意見都難以統合;一個村莊之內,村民互有歧見也是再正常不過之事。半數願意回山上定居的村民,確定在小林未被掩埋的1-8鄰附近五里埔基地重建永久屋,有些居民卻希望移至杉林定居,卻不願意入住「統一規格、多村混居」的慈濟大愛村。這樣的心願,讓慈濟與高雄縣政府感到相當「為難」。

「慈濟提供永久屋,完全使用一模一樣的樣式,是希望災民不要有『分別心』」慈濟不願意為小林村破例興建其他樣式的房屋,乃是希望眾生平等之意。

「…政府特地為小林村民規劃了五里埔、月眉兩個永久屋基地,並非讓小林人沒得選擇。然而,政府表明五里埔由紅十字會援建,月眉則由慈濟負責規劃,但小林重建協會卻偏偏要選擇『在月眉由紅十字會興建』,這不是小林在為難政府嗎?」高雄縣政府重建會主任王正一於2010年7月14日接受莫拉克獨立新聞網採訪時的發言,以「為難」形容政府的窘境。

「我們不想為難慈濟,也請慈濟不要再為難我們。求求慈濟不要幫我們蓋房子!」於莫拉克風災一周年前夕,2010年7月14日的報導裡,希望在杉林重建家園的小林人以近乎哀求的口吻,希望與慈濟、縣府一年來的僵局可以落幕,由紅十字會來興建他們位於杉林的新家。

這並不表示所有小林人均長久、堅決地拒絕慈濟。雖然於慈濟大愛村入住典禮三個月後,仍未有任何小林村民入住,但後續仍因各家不同之緣故而有62戶定居於「大愛村小林區」,居民自稱「小林小愛」。

但截至2010年7月7日為止,位於小林滅村區域內的 247戶災民,共有92戶申請慈濟月眉大愛永久屋,其中公告核定41戶,已核定待公告19戶,待補件3戶,其餘29戶則為不合格戶。在五里埔興建90戶永久屋,則已公告核定60戶,唯獨想「選擇杉林卻拒絕大愛」的小林二村居民,心情仍在不確定中煎熬。

一年多的僵局之下,讓等待爭取小林二村的村民劉朝義在永久屋地點遲未確定的局面下,於莫拉克周年前夕在北部工作地點自殺。「之前我們也是想說要重建小林二村,他媽媽也都叫他不要擔心這件事情,但現在……我們只想要趕快安頓了,能夠住就好,所以我們去申請了大愛村的永久屋,現在資格已經審過了,就等他們通知我們什麼時候可以搬進去住。」劉朝義的父親劉家民在兒子過世之後,不再堅持要進駐小林二村,只願趕快找地方安頓家人。

https://www.88news.org/wp-content/uploads/2011/07/IMG_5633-1.jpg

住在大愛園區內的小林村民,稱呼自己是「小林小愛」區

終於塵埃落定,小林分三處安家立業

2010年8月8日,莫拉克周年前夕,總統馬英九親自來到小林村,戲劇性地宣布小林二村可以自主重建,居民的心頭大石終於得以放下。小林村的種種劫難顛簸也隨之告一段落,三地入住後的生活均相對平順。

五里埔位於小林舊址庄內,居民多以務農為生,農人要努力克服災後土地流失、復耕不易的問題。雖然此地就業機會稍嫌不足,卻是祭祀平埔太祖信仰公廨所在地,也是夜祭舉辦的祭典場所,庄廟北極殿也重建於此。許多在外工作的居民,假日便會回到五里埔聚會、休息。

小林小愛的居民在歷經波折後,大愛村第二次管委會選舉中,順利選出李錦容為小愛代表,在大愛公共生活中終於不再是邊緣之地。另一位一度被選為小愛區副主委的村民劉正義,則努力發展「適合老人家的農業合作社」,首度立案送件卻遭到縣政府打回票,目前仍在努力當中。

小林二村於等待「自主重建的夢中家園」完工前,便陸續發展多項產品,自小林梅、月餅、麵包、便當、手工肥皂、手工果醬……等,多方嘗試摸索。五里埔與二村的居民也於2012年組成「小林大滿舞團」,於虔敬稟告太祖之後,將夜祭中用於牽亡和祖先溝通的歌舞化為表演藝術,結合現代元素,四處巡迴表演,大受好評。團員將此稱為「感恩之旅」,乃是向各界表明小林人已經從災難中重生,敬謝關懷之意。

「我們不單單是為了自己而跳,也是為了已故的親人,族人而跳,為了太祖而跳,為了我們的下一代,新希望而跳。」表演過後,參與的團員這樣描述自己。追尋平埔文化於災後的小林而言,已經不純然是對自身血統的好奇與溯源,也是與亡者溝通、重新獲得心靈平靜的方式。

「在莫拉克中過世的族人,現在都變成了祖先。跟太祖溝通,也是跟死去的家人溝通。」一位小林居民在夜祭時,有感而發地表示:「我相信,他們也都有來夜祭。」

以平埔祭拜太祖的傳統撫平與親人驟別的哀傷,在「把小林寶寶生回來」的新生中獲得喜悅,於三地不同的條件之下各自努力生活著,這是莫拉克颱風三年後的小林村故事。

https://www.88news.org/wp-content/uploads/2011/10/IMG_6987.jpg

2011小林夜祭,將小林人牽在一起。


[1] 註一:大愛村所在地為杉林月眉,此處用月眉代指大愛村。

評論機制關閉

相關網站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