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摘要:由14戶家庭式咖啡農園所組成的馬古都莊園,是實現族人公平交易理念的實驗平台。除了結合農民形成合作社,確保咖啡豆品質之外,更希望保障這14戶咖啡農民的咖啡生豆以公道價格賣出,並直接到消費者手中。( 圖/ 大我文創工作隊,德文的咖啡。 )
德文部落的百年咖啡夢
南台灣,海拔約1200公尺的深山處,有四個魯凱、排灣部落依山勢闢建而成,那裡是台灣咖啡雲霧間的故鄉。
咖啡,無庸置疑是舶來品,可是,對居住深山的原住民族而言,卻也不那麼陌生。早在百年前,因為氣候適宜,屏東縣三地門鄉的德文村就成為咖啡的產地。由於高山型咖啡的珍貴,更屢屢被指定為日據時代天皇的貢品。而今,在屏科大的協助下,原住民族人再度種植起了咖啡。
跟百年前不同,過去咖啡身上烙有被殖民的印記,是殖民者首要掠奪的珍貴物資。然而,現在的原住民族希望,老叢新生,重生的不只是咖啡,公平貿易的信念,也能在此扎根、茁壯!
因為緯度的關係,下午容易起霧,這樣的環境最適合咖啡生長。
由14戶家庭式咖啡農園所組成的馬古都莊園,是實現族人公平交易理念的實驗平台。除了結合這些農民形成合作社,確保產品能直接從產地直銷到消費者手中,同時確保咖啡豆品質之外,更希望保障這14戶咖啡農民的咖啡生豆以公道價格賣出。
如此一來,咖啡的銷售不但可以改善農民經濟狀況及生活品質,更能保護這些咖啡生長的生態環境──以低密度的小量栽培,投入密集的人力手工照顧,避免大面積機械耕種,維持咖啡生產地的社會、經濟及環境的永續性。族人們還有個說不出口的盼望,希望利用咖啡喚回青壯人口,讓德文的民族文化有再造與傳承的機會。
除了村民們用組織化邁出第一步,屏東縣三地國小也加入了這個「咖啡革命」的行列。校長陳再興主張,村裡擁有從日據時期就種植的咖啡樹,七百多位村民半數都種咖啡,學校將部落的咖啡文化融入課程之中,是「生活即課程」的概念,孩子們從參與採咖啡豆、日曬、剝殼、挑豆、烘焙到沖泡咖啡的整個流程,實際體驗部落文化。
海拔八百公尺的德文部落,位於屏東三地門
今年,海地發生大地震,同樣身為災區的德文部落,小朋友們還自發性的發動義賣咖啡聲援海地的行動,校長說:這次咖啡義賣要捐款給海地,是孩子們自己的想法。他表示,八八風災重創部落,部落小朋友受到外界很多協助,他們也想回饋幫助別人,「孩子們實踐了原住民 『分享』的文化。」他為學生感到十分驕傲。
想嘗試看看這個與眾不同的咖啡香嗎?
歡迎到德文部落來作客,或泡一杯Umu(爺爺)及 Kaingu(奶奶)特製的掛耳包吧。
馬古都莊園:http://makudu.blogspot.com/
訂購方式:欲訂購咖啡豆或是想要表達意見的朋友,請透過電子郵件寄至ecorv@gate.sinica.edu.tw,或致電高金茂先生0915876625。並請留下您的大名、地址,以及欲訂購的包數,工作人員會盡快用電子郵件與您連絡匯款方式。
日曬法咖啡豆製作過程
櫻桃般鮮紅欲滴的咖啡生豆
南部才有的冬陽
曬乾豆子有龍眼乾的味道
把乾掉的果肉去除
帶殼的咖啡豆還要繼續曬
用木杵及臼去殼後,抖掉咖啡豆的殼
請問可以引用貴單位的德文部落咖啡文章嗎?
David:
這裡的文章都是公共財,只要註明出處就可以了,非常歡迎轉載引用喔!
八八編輯
可以要連絡方式嗎想問如何使用出處轉戴引用 謝謝你
文章轉載引用都沒問題喔,如果要直接聯繫部落,請您跟大我文創工作隊的朋友查詢,我想他們會有正確的訊息!
http://dawogroup.pixnet.net/blog/post/10503484
請問到德文部落的路通了嗎?
想直接到部落體驗咖啡香呀!
請問一下,這裡就是德文部落咖啡園嗎?
聯絡方式:可透過這個網址或是致電於高金茂先生0915876625嗎?
謝謝您!
確認過後,若需訂購會再來電
請問今年德文咖啡(生豆)還有沒有,我是上班族,有烘咖啡豆泡咖啡的習慣,想採購一些德文咖啡生豆。另外能否告知德文部落的詳細住址,有空想去造訪,不知是否方便。
八八小編 您好:
我是在人間福報上看到有關德文部落的咖啡報導
希望有一天能夠親自去喝喝看
也能看到那邊充滿生命力的居民們:D
那樣真是太好了!若您有去那裡,在麻煩寫後續文章,可以一起來分享喔!感謝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