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遷村

風刮地 Karuvekuv,秋月的店

文/郭恆成 - 18 四月 2010 - 風刮地 Karuvekuv,秋月的店 已關閉迴響。

風刮地 Karuvekuv,秋月的店

秋月利用風刮地的人文氣息,在自己的店內舉辦「風吹達 瓦蘭更堅強-部落創藝有市集」,將部落美學與大眾分享。達瓦蘭族人藉由市集展售作品,不但開拓了另一個收入來源,也能透過創作傳達自己的生命故事。

嘉蘭:重建趕進度,拆散原生部落?

文/鐘聖雄 - 17 四月 2010 - 5 篇回應

嘉蘭:重建趕進度,拆散原生部落?

蔣爭光強調,「嘉蘭村民對重建的期待,就是希望在『永久屋空間規劃』與『文化產業重建』兩方面,政府與NGO都能讓族人享有充分的『參與』與『尊重』。」他不解政府為何強勢訂定重建完成時間,達成「重建示範村」目的?

魯凱族、政府、慈濟,即將舉行三方公開會議

文/柯亞璇 - 15 四月 2010 - 55 篇回應

魯凱族、政府、慈濟,即將舉行三方公開會議

會終,霧台鄉長表示,「縣政府與重建會應該強烈的堅持一個國家一個政策。」同時會將昨日的「共識會議」意見都列入聲明稿裡,與政府、慈濟溝通。也聲明部落將來的遠景是大家的責任,把關則是公部門應該要有的責任。

沒有「一起討論」,如何創造真正的「生命共同體」?

文/柯亞璇 - 14 四月 2010 - 24 篇回應

沒有「一起討論」,如何創造真正的「生命共同體」?

對於面臨即將遷村的魯凱族人來說,部落的生命共同體包括傳統文化與信仰。而昨日記者會只邀集鄉公所各階級的幹部,未邀請連署訴求的牧師與族人團體,沒有「一 起討論」的遷村會議,如何創造下山後新的「生命共同體」?

魯凱青年:我們有義務將訊息告訴部落的族人

文/柯亞璇 - 12 四月 2010 - 14 篇回應

魯凱青年:我們有義務將訊息告訴部落的族人

魯凱青年行動小組在4月6日邀集四個村的族人之後,得知目前仍有部分遷村的族人不知道政府已將「八大訴求」變成與慈濟秘密的「九項決議」。決定在霧台鄉連續三天的鄉運中,用青年的力量,將這個訊息告訴部落的人。

「農村再生」風暴,席捲災區

文/何欣潔 - 12 四月 2010 - 5 篇回應

「農村再生」風暴,席捲災區

雖然農村再生條例尚未通過,但水保局已動用本年度預算在各地推動農村再生工作。台灣農村陣線蔡培慧痛批:「面對全球氣候劇烈變遷的局面,水保局更應該花心思守護台灣山林水土,不是用灑錢的方式來創造災區欣欣向榮的假象!」

牡丹鄉永久屋重建工程開工!

文/世界展望會 - 11 四月 2010 - 牡丹鄉永久屋重建工程開工! 已關閉迴響。

牡丹鄉永久屋重建工程開工!

世展會長杜明翰說,「重建工作真正的主人是部落居民」,讓居民住得舒適長久,必須考量文化傳承、環境保護、減災與防災等,展望會要和部落居民一起重建新部落,一起邁向新生活。

何日山再美?(下)

文/鐘聖雄 - 10 四月 2010 - 4 篇回應

何日山再美?(下)

安麗花強調,政府當務之急,應該是快點撥經費整治野溪、協助山美進行護坡工程,而不是故意忽視想留在原鄉族人的權利。她質疑:「難道那些不願意走的人,之後就要一直活在恐懼中嗎?」翟本瑞則指出:「捐贈(給山美)的物資,在農曆年左右就已經耗盡,真正問題才正要開始浮現!

魯凱青年:不是部落發現的太慢,而是政府隱瞞實情

文/柯亞璇 - 9 四月 2010 - 3 篇回應

魯凱青年:不是部落發現的太慢,而是政府隱瞞實情

魯凱青年行動小組表示,遷村族人共同連署的八大訴求未得到政府正面的回應。站在族人的立場,是有義務將這個聲音告訴大家。日前小組已共同決議將在4月11、12日鄉運時,擺攤設點,將族人的權益告訴大家。

佳暮族人:不需要用政府的權力跟部落的災民拉扯。

文/柯亞璇 - 8 四月 2010 - 1 篇回應

佳暮族人:不需要用政府的權力跟部落的災民拉扯。

面對目前魯凱爭取自主重建與政府產生的爭議,柯信雄表示:「我們只想要一個安定的家,要給誰蓋,大家面對面坐下來談清楚,不需要用政府的權力跟部落的災民拉扯」。

大愛生活系列 (4)一切還在磨合期990408

文/鄭淳毅 - 8 四月 2010 - 46 篇回應

大愛生活系列 (4)一切還在磨合期990408

先前令外界如霧裡看花的大愛生活,似乎正在逐漸的浮凸塑形、朦朧顯影。但也如慈濟重建中心志工曾淑婉師姐所言:「一切都在磨合期。」大愛生活的具體面貌、未來展望,還是一連串待解答的問號、待浮顯的圖像。

【重回八八現場】小林村民 盼重現滅村前家園面貌

文/記者:蔡祐吉 攝影:潘郁文 - 7 四月 2010 - 4 篇回應

【重回八八現場】小林村民 盼重現滅村前家園面貌

穿越河道上的層層障礙,我們來到了昔日小林村正對面的山頭,從這裡眺望已經成為廢墟的小林村遺址,對活著的小林村民來說,這裡是他們永遠的回憶,但是更傷腦筋的是,這條漫長的重建之路,究竟該怎麼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