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達瓦蘭教會(大社部落)7月底在禮納禮永久屋舉辦本年度的感恩節暨成年禮讚程序,也是遷居後的第一次。典禮在臨時搭建的禮拜堂舉行,族人皆盛裝出席。典禮結合部落傳統和基督教儀式,氣氛典雅莊重。 ( 圖/ 章雅喬。今日的五位成年禮女主角們 )
禮納里部落(17)在禮納里繼續傳承 達瓦蘭成年禮
達瓦蘭教會(大社部落)於31日上午在禮納禮永久屋舉辦本年度的感恩節暨成年禮讚程序,也是遷居後的第一次。典禮在臨時搭建的禮拜堂舉行,族人皆盛裝出席。整場典禮結合部落傳統和基督教儀式,氣氛典雅莊重。
為了重現傳統的感恩儀式,部落分為三組,分別集合貢品,並由各組族人挑擔進入會場,再將貢獻物品放置於中央。貢品的內容豐富,小米是不可或缺的項目,還有各式樣水果、飲料和熟食,象徵豐收。集合完畢後由長老帶領大家禱告,通報創造萬物的神與努力傳承耕耘的祖先,。「其實豐年祭的時候就應該這樣做,這才是豐年祭最重要的精神。」部落青年阿坊安說。行完敬畏之禮後,便開始圍繞著中央的食物跳傳統舞蹈,感謝這一年上天賜與的平安。
今日的五位成年禮女主角們,要走在隊伍的最前方。
接下來是成年禮的重頭戲,五位今年將滿十八歲的姑娘要輪番搗小米來證明成年(若有男士成年的話則是射箭),並表示接下來不再是家裡照顧她們,而是她們有能力照顧家庭。Vuvu先親身示範如何搗小米,運用身體的韻律自然施作,初登場的女孩們可能因為害羞的緣故而動作略小,在旁指導的vuvu喊著:「這樣要怎麼給小孩吃!」
戶外的成年禮儀式結束後,在教堂內還有另一儀式等著女孩們完成,女孩們從牧師那接過蠟燭,逐次上台前點亮蠟燭,象徵感恩過去,也代表第二個生命的開始。
每個女孩的母親要上台前來,為成年禮者佩掛耳飾,象徵責任、誠實、貞潔(男生則配掛禮刀),在為女兒佩掛耳飾、整理服裝的同時,母親還要持續叮嚀、告誡女兒,成年後要注意的事項,有的女孩在佩掛耳飾前已哭成淚人兒,此時長老吹奏的傳統口笛聲響起,台下突然一陣窸窣聲,原來是會場上的族人忙著傳遞衛生紙,因為感性的婦女們已經淚海一片。
「很感謝教會和族人願意辦成這次的成年禮!」母親代表李月秋在禮成後感性地說。「這對我意義很重大,因為台上有兩個是我的女兒,一個是我的親女兒,一個是我女兒最要好的朋友。」她希望她的女兒可以了解父母養育的辛勞,了解部落的重要,並要有勇氣去開創自己的未來,完成夢想。
李月秋向大家致詞感謝(後方即為她的女兒)
「能夠保留的文化,我們一定要保留和傳承,讓年輕人學習,然後才會傳下去,也才會被記得。」會後田天財牧師說。「還是要回去的,因為土地在山上。」田牧師補充,現在永久屋這邊也沒有適合喪葬的場地,所以族人辦喪事還是回到原部落。
他認為,部落的根源還是在山上,產業也是,但他也認為,族人不該只想到山上原有的田地怎麼耕種,而也要想辦法擴展既有的產業。如何顧及山上的產業同時善用和經營山下的事業,這是大家共同的課題。「我們還在努力,也還在想辦法,我們以前也種咖啡啊,也有傳統作物啊,但怎麼發揚光大,怎麼經營,這我們還要持續做。」
「我時常問我的族人有沒有計畫?三年的,五年的,十年的。多年後我們可能也不住在這了(指禮納里)但是要有計劃才有好的未來。」田牧師最後說。
(左)簡易臨時會堂的樣子,會所預計於明年二月完工。(右) 吹奏傳統口笛的長老。
為女兒佩帶耳飾的母親。
族人挑貢品入場。
小孩也要分擔挑擔的工作。貢品集中擺放在中間。
一起舞蹈的族人。
搗小米的姑娘。示範的vuvu也笑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