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依標籤) 八八風災

寶來,是否會從此失去光亮?

文/劉秀蘭口述、林于心整理 - 16 十一月 2009 - 2 篇回應

寶來,是否會從此失去光亮?

傍晚的暮色漸暗,我站在協會的門口往外看,放眼望去只有一、兩戶人家的燈是亮著,想起以前只要到了晚上,招牌的霓虹燈、家家戶戶亮起的燈,照得這裡燈火通明,如今大馬路的街燈有的亮有的不亮。我第一次看到這麼淒涼的畫面。

阿禮,傷心的一天

文/古秀惠 - 16 十一月 2009 - 3 篇回應

阿禮,傷心的一天

勘驗人員走了之後,我們回到家裡覺得極度惶恐不安,永久屋的美麗藍圖從來不曾激起我們兩人對它的憧憬,生命如果只是在集體秩序中日復一日的追求「柴米油鹽」,那,大自然又為誰而存在呢?離開阿禮,我們還能擁有甚麼快樂的元素?

「安全」不宜用「標準作業」與「上位思考」來指導

文/賀陳旦 - 16 十一月 2009 - 1 篇回應

「安全」不宜用「標準作業」與「上位思考」來指導

無論「安全關切」的細緻溝通,或者「文化價值」的呵護闡揚,在後續八八重建作業中,都需要十足耐心,也難免要因地、因人而彈性處理!不宜用標準作業看待,也不適用大機構上位思考來指導。

山上的人,在平地,點燭光

文/柳琬玲 - 15 十一月 2009 - 2 篇回應

山上的人,在平地,點燭光

災後至今100天。從14日晚間到15日清晨,受災的原住民在高雄縣鳳凌廣場跨夜靜坐燭光祈福晚會,這個晚上,有災民,也有外界關注的朋友,點燭光,紀念這段沒有山上可以回家的日子。

災後百日,部落家園難覓

文/陳永龍 - 15 十一月 2009 - 災後百日,部落家園難覓 已關閉迴響。

即便部落最終確定得要遷村,也得在中繼部落「集體、安居」的基礎上,才能找尋到適合部落定居的安全山林地。重建不只是居住問題,生活與生計重建路途漫長;災後百日,祈願政府與民間更看見部落生活,也祝福部落團結與主體性更加彰顯!

小林要自己重建的新聞,終於講清楚了

文/莫拉克新聞網 - 15 十一月 2009 - 2 篇回應

小林要自己重建的新聞,終於講清楚了

緊急澄清!11月15日有新聞報導,大意為:「小林村民選擇在杉林月眉農場重建家園,由慈濟基金會興建」。小林重建會緊急聲明:小林居民日前已經以313:1票數,決定「小林的未來,由自己決定」,不會入住大愛屋,該媒體現已澄清,但因過去網頁還在,仍請各界媒體朋友自動校正。


災後100天─災區各地安置與重建情形整理

文/各災區工作者共同提供,莫拉克新聞網記者整理 - 15 十一月 2009 - 1 篇回應

災後100天─災區各地安置與重建情形整理

莫拉克災後至今100日,各地區受災情形不同,原部落狀況不一,安置與家屋重建狀況也大不相同。以下為跨災區組織、工作者與記者共同整理的「災後百日調查表」,包含各部落目前安置情形與重建進度,提供各界參考。

桃源崎嶇路-1108寶山、勤和、梅山複勘行

文/林怡伶 - 14 十一月 2009 - 2 篇回應

桃源崎嶇路-1108寶山、勤和、梅山複勘行

11月8日白天,行政院原民會安排桃源鄉寶山村(含寶山部落、二集團部落與新舊藤枝部落)、勤和村與梅山村的複勘行程。當日復勘情形,不少與第一次原民會的「安全鑑定」結果不同,居民十分振奮,朝返鄉又邁進一步。

布農婦人Maliya的牽掛

文/柳琬玲 - 14 十一月 2009 - 布農婦人Maliya的牽掛 已關閉迴響。

現在回復興村,只能勉強走河床道。沒有水、沒有電。幸運的是,房子沒事,只是距離房子約莫三米的地方垮下來了,下面就是河道,現在營區的復興村民漸漸減少,全村有1/2回部落了,因為要整理果園。回去復興的夜晚,沒有電,太陽一下山就只剩下黑暗了。「點蠟燭啊,不然就很早睡覺。他們說部落的生活倒退五十年」。

嘉蘭部落近況1113

文/楊念湘 - 14 十一月 2009 - 嘉蘭部落近況1113 已關閉迴響。

嘉蘭部落近況1113

目前嘉蘭村約有60受災戶,少部分選擇中期安置在馬蘭榮家,大部分選擇依親在嘉蘭或正興村、太麻里及租屋,其中有44戶被認定可以住中繼屋,另外的18戶災民,不符合政府安遷資格,正在集體抗爭。

魯凱─我們的土地我們自己勘查

文/賓拿流 - 14 十一月 2009 - 4 篇回應

魯凱─我們的土地我們自己勘查

八八風災到至今,因聯絡道路受損,霧台各部落,實際受災情況不明,官方第一次安全區域勘查,是用空照圖與風災間媒體所拍得的照片進行評估,做出來的報告許多人不能接受,除要求政府重新勘查,部落青年也決定自己展開探查。

他們的三不一沒有:不能怕、不能哭、不能選擇;沒有家

文/l劉瑋婷 - 13 十一月 2009 - 2 篇回應

他們的三不一沒有:不能怕、不能哭、不能選擇;沒有家

族人從家裡逃往平台,又被安排到臨時安置所,工兵學校是族人們的中期安置所,卻找不到安心,他們必須在這裡決定以後「家」要在哪裡,「生活」怎麼繼續,孩子教育、部落文化,未來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