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善款運用

社會大眾看大愛(3)大愛石的真相

文/Bernstein - 22 二月 2010 - 208 篇回應

社會大眾看大愛(3)大愛石的真相

慈濟基金會營建處景觀顧問陳瑞源表示,石頭上要刻什麼字,在什麼地點,的確是由他決定,但災民受到慈濟的協助是事實,今天有人很想要表達他們對慈濟的感激,所以才要把這些文字刻在石頭上,天經地義,沒有什麼不對。

最好的新年禮物─大鳥災民可全數入住中繼屋

文/王秀亭。轉載自自由時報 - 19 二月 2010 - 最好的新年禮物─大鳥災民可全數入住中繼屋 已關閉迴響。

最好的新年禮物─大鳥災民可全數入住中繼屋

八八風災大鳥村十四戶災民住在帳棚裡長達半年,大家堅持在家園附近生活,協助世展會興建中繼屋,原本有兩戶災民被縣府判定入住資格不符,但大家堅持集體入住,終於在漢人農曆年前爭取成功。

大愛落成系列 (7)莫因人為疏失,讓災民成為法律賤民

文/何欣潔 - 16 二月 2010 - 22 篇回應

大愛落成系列 (7)莫因人為疏失,讓災民成為法律賤民

我們擔心,假若三五年之後,台灣社會已經淡忘了風災悲情,慈濟基金會與居民卻因這份輕率簽下、漏洞頻出的契約而迭起紛爭,讓全台攜手救災、大愛村迅速落成的美事,成為阻礙災民自立的傷心往事。

永久屋回顧系列 (1) 外界有大愛,居民有為難 20090909

文/summer - 15 二月 2010 - 4 篇回應

永久屋回顧系列 (1) 外界有大愛,居民有為難 20090909

本文為作者於2009年9月9日製作之「永久屋系列文章」之一,在大愛園區落成此刻,回顧9月場景,文中受訪者的疑問與擔憂,現在仍有相同之處。將陸續刊出「大愛回顧」系列,與現狀互相參照。

大愛落成系列(6) 愛的代價?

文/鐘聖雄 - 12 二月 2010 - 231 篇回應

大愛落成系列(6) 愛的代價?

政府災後積極推動的「永久屋政策」在高雄縣幾乎完全等同於「入住慈濟大愛園區」,未來災民在這裡如遇任何問題,政府將扮演何種角色?作為永久屋的居民,與援建單位的慈濟之間,未來將如何互動?需要外界持續關注。

大愛落成系列 (5) 不同的哲學

文/范月華 - 11 二月 2010 - 19 篇回應

大愛落成系列 (5) 不同的哲學

老師:『我們在山上教堂唱的歌都跟這些藍衣服的人不一樣,還有我們這裡的教堂為什麼沒有牧師跟傳道了?是不是他們不能進來這裡?藍衣服的人為什麼不要禱告了?』

大愛落成系列 (4) 回不去的小林,是否有機會完整重現?

文/胡慕情 - 11 二月 2010 - 5 篇回應

大愛落成系列 (4) 回不去的小林,是否有機會完整重現?

「我們真的是整個小林都不見,有些災民還有故鄉能回去看,我們真的都看不見,只想重建回來而已。我們要求真的不多。」宋燕誠強調,重現小林文化不能只有人,也需要空間生活場景,希望社會成全。

慈濟大愛屋,建於文化遺址上!

文/自由時報記者蘇福男 - 28 十二月 2009 - 7 篇回應

慈濟大愛屋,建於文化遺址上!

劉益昌表示,大愛村決定興建時,他就提供遺址資料,並一再提醒施工單位開挖時,務必有考古人員在場。但十二月十四日團隊趕抵工地時,工程已開挖,且挖掘到重要遺址文物,文物最後下落不明,劉益昌十分火大,立即依文資法相關規定向文化局舉發。

魯凱生命共同體─包基成先生的重建提案

文/包基成 - 21 十二月 2009 - 5 篇回應

魯凱生命共同體─包基成先生的重建提案

觀諸當今政府之重建政策,皆以劃定特地區域,令族人放棄原鄉土地,迫使遷居平地為優先考量。族人當以「原鄉不棄,文化不滅,魯凱永續。」為基礎,凝聚共識,思考對我族人子孫最有利的永續營生之道。

堅持排灣文化與智慧的傳統建築

文/達瓦蘭部落sherry - 17 十二月 2009 - 堅持排灣文化與智慧的傳統建築 已關閉迴響。

堅持排灣文化與智慧的傳統建築

示範屋的主結構已蓋的差不多了,為了呈現排灣族的傳統建築樣式,外牆要砌石牆,有一部份村民回到山上撿拾石板,不分男女都爬到峭壁上,從下方看著依娜們往上攀爬,雖然身上帶著游泳圈……但還是非常的靈活哦。

立下生命的柱子─大鳥中繼屋立柱儀式

文/台東縣社造中心 廖中勳 - 5 十二月 2009 - 2 篇回應

立下生命的柱子─大鳥中繼屋立柱儀式

台東縣大鳥村中繼屋11月28日舉行立柱動工儀式。自救會頭目王中山表示,水災至今,大鳥居民經常會自問「我身在何方?我的家在哪裡? 」。因絕望而生的恐懼,因著中繼屋開工,終於心安,看到希望。

用漂流木打造嘉蘭的未來

文/楊念湘 - 3 十二月 2009 - 5 篇回應

用漂流木打造嘉蘭的未來

透過同是嘉蘭人的胡德夫及「台灣好基金會」的協助合作,嘉蘭自救重建委員利用這次莫拉克颱風帶來的龐大漂流木作為資源,設立木工坊或木工廠,希望復活部落經濟,凝聚部落意識與文化記憶,讓群聚力量湧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