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拉克88news.org - https://www.88news.org -

魯凱族人回「家」的路,「談」何容易?

前言:

去年八八風災肆虐台灣,使得在當時的情況下,政府第一時間要先採取救急的措施,安置災民。然而,又因莫拉克颱風所影響的區域環境與族群,均各不相同,這也使的重建家園的工作加倍艱難。

而在透過各種管道的發聲下,霧台鄉魯凱族人,溝通了許久的「家」,政府終於在6月8日再次與部落族人面對面溝通,將溝通的距離拉得更近。

謝英俊建築師工作團隊在瑪家農場「永久屋」的設計過程中,一直以協助災民需要的房子來思考永久屋的設計,而不是圍繞在「推銷」誰的房子最好。設計師洪明裕也表示,「不要妄想設計師蓋的東西,就是族人百分之百想要的。」

擔任瑪家農場的設計團隊,謝英俊建築師工作室,又是如何來看待部落「永久屋」的規劃以及與瑪家農場進駐族人的溝通?以下是採訪擔任謝英俊建築師團隊設計師洪明裕的專訪整理。

一、部落意識為主體的設計理念

「對於規劃『永久屋』的想法,未來不知道可不可以不一樣,現在這樣的狀況,有一個機會可以反省,而且也有反省的必要。」擔任瑪家農場規劃的洪明裕設計師,說出他從921到八八風災設計過程,對於「永久屋的反省必要」。

協助瑪家農場基地重建的NGO組織世界展望會與謝英俊建築師團隊,最初在討論的過程,就達成一個相同的規劃共識,第一是以部落意識為主體,第二個就是協力造屋。

洪明裕表示,在建築規畫者的立場,會考慮使用的對象是誰?以及想要什麼?他更強調的說,「家屋的規劃過程,怎麼可能不跟『對象』溝通?」

在建築規畫的立場上以及設計過程中,「建築物本身」跟「使用者」的關係,會產生的東西不一樣。雖說建築是在人進來一段時間才會完整,一般是不可能一次就滿足使用者想要的需求。然而這中間相對的是更需要時間來溝通。

他也提到規劃過程最重要的就是,「建築的過程,是我出一部分力,你出一部份力,才是完整的。設計者不要妄想蓋的東西,就是族人百分之百想要的。」

image001 [1]

二、協力造屋的規劃共識

為什麼要這樣規劃永久屋?洪明裕也說明了設計者做基本的立場。他說,規劃「永久屋」,是協助災民需要的房子,而不是推銷誰的房子最好。

在「設計者」的立場上,「蓋的不只是房子」。而這樣的設計思維,其實也是希望將施工技術的門檻降低,簡化到只要用螺絲去鎖就可以協助家屋施工的進行。為的是期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能讓族人都能進來參與,因為房子不是做完就算是蓋完,更期待的是部落可以蓋自己的房子。

而主要讓部落參與動手蓋房子的一個原因,也是發現在與部落討論規劃過程。如果可以透過一起蓋房子的過程,逐漸將人謀和在一起,大家先一起做,再來慢慢將人凝聚在一起。

三、族人對家屋品質的質疑

對於不同NGO所蓋出不同的「永久屋」,族人也有許多的擔心。而對於族人對瑪家農場「永久屋」提出,為什麼不是鋼筋水泥的材質,提出疑問時?洪明裕也表示使用鋼骨結構的方式來設計瑪家農場的「永久屋」,一個主要是從綠建築的立場來思考這個家屋的設計,而另一個也是因為鋼筋水泥的建材其實是較耗能的。

而這些耗能數據比較,也都是透過實驗所得到的結果,因此在「永久屋」的設計上,以及綠建築的考量上,選用了鋼骨結構的材質來做為設計的主要材料。

而其中對於為什麼不是鋼筋水泥的迷思,他也說明,這個部分是因為使用者的心理感受,不太一樣,才會產生這樣的想法。

四、回「家」的路,「談」何容易?

洪明裕也表示,在規劃的過程最主要的難題就是,部落的整合太難。而其中影響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在好茶村經過2年多快3年,長期住在隘寮營區的安置狀況下,人都散了。不過,即便是人都散了,規劃團隊仍就把持溝通的原則,到部落與族人一起參加部落會議討論,跟部落持續的討論「永久屋」的每一個設計階段。

不管一棟建築物花費幾百萬的預算,幾千萬人的愛心,「把持溝通的原則」是設計者在建築專業領域裡對使用者最起碼的「尊重」。族人的「永久屋」若只是在會議室裡討論,又「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