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依標籤) 88水災

重回小林遺址定居,全因難請永久屋?

文/何欣潔 - 11 五月 2011 - 6 篇回應

重回小林遺址定居,全因難請永久屋?

當逃過大難的小林村民多半進住五里埔永久屋,或在杉林組合屋等待二村落成時,倖存者姚先生卻因為永久屋核配爭議而選擇回到小林遺址「太子宮」居住,成為莫拉克風災後回到小林遺址定居的第一名住戶。

嘉蘭報告68-70堰塞湖造林

文/嘉蘭報告 - 10 五月 2011 - 2 篇回應

嘉蘭報告68-70堰塞湖造林

2009年8月,莫拉克颱風的時候,太麻里溪上游的山區,包盛社舊址的右邊形成一片大崩塌。大量的土石堵住整個太麻里溪河道,形成一個堰塞湖。這一大片崩塌地從2010年12月起,開始造林,有不少嘉蘭人加入造林的工作。

屏東失依孩童期待有個家

文/柯亞璇 - 9 五月 2011 - 屏東失依孩童期待有個家 已關閉迴響。

屏東失依孩童期待有個家

在長治百合以及禮納里部落災區的小朋友確定有了固的空間可以上學的同時,在屏東災區的另一個角落,還有一群尚待支援的災區小朋友需要一個穩定的空間生活就學。

中繼帳篷:社會關係重建再造的一個平台

文/柯亞璇 - 8 五月 2011 - 5 篇回應

中繼帳篷:社會關係重建再造的一個平台

選擇以帳棚進行自我安置的大鳥部落,走出不一樣的災後經驗。工作者蘇雅婷表示,帳篷中繼的空間使得資訊能夠快速的流通,這對於一個部落的民主參與非常重要,也成為社會關係重建再造的一個平台。

疏濬林邊溪沙養灘 居民期待美麗海灘再現

文/李孟霖 - 7 五月 2011 - 1 篇回應

疏濬林邊溪沙養灘 居民期待美麗海灘再現

「養灘」也讓當地的居民對未來有著新的想像與期待。「希望縣政府與七河局在養灘完成之後,可以種植椰子樹,不要再種景觀樹了。椰子樹對養灘的效果頗佳,還有美景可以促進觀光。

汛期之前(1)堰塞湖有監測,無預警機制?

文/鄭淳毅 - 6 五月 2011 - 3 篇回應

汛期之前(1)堰塞湖有監測,無預警機制?

堰塞湖是莫拉克主要致災因素,但災後兩年,基本的預警機制闕如。各里雖有避難空間,但避難時機仍靠居民自行觀望判斷。區公所防災演習演練的種種方案,一旦大雨路斷後,都完全無用武之地。

「旗美重建會」甲仙成立,重建工作新路徑

文/何欣潔 - 6 五月 2011 - 1 篇回應

「旗美重建會」甲仙成立,重建工作新路徑

旗美重建會的籌備總召與新任理事謝耀賢表示,莫拉克風災雖然已經過了一段時間,許多重建工作卻都有待加強,既有的市府重建會與地方的溝通管道也不夠暢通,因此成立此一重建會,希望為旗美地區的重建工作盡一份心力。

春之頌系列(3)返鄉一年的那瑪夏射耳祭

文/劉瑋婷 - 4 五月 2011 - 1 篇回應

春之頌系列(3)返鄉一年的那瑪夏射耳祭

中央重建會副執行長陳振川帶著訪台日本學者一同參加祭典,他表示:「一 路走過來,看到大家的復原力,看到這麼多的小朋友,我知道我們的責任還很沉重,我們一定會和市政府努力做好重建工作。」

山城重建路:寶來咖啡愛玉吳玉英

文/何欣潔 - 3 五月 2011 - 2 篇回應

山城重建路:寶來咖啡愛玉吳玉英

儘管聯外公路與大橋陸續修復,觀光客心中那條往寶來的道路仍未重新開展,「溫泉挖不到、南橫不通、觀光客回不來」,成為寶來人共同掛念的主題,也深深影響六龜其它週邊產業的復甦。

災難發生時:為什麼要原住民『附帶條件』的被安置?!

文/柯亞璇 - 3 五月 2011 - 5 篇回應

災難發生時:為什麼要原住民『附帶條件』的被安置?!

對於大武村不接受政府的安排,愛鄉發展協會勒斯樂絲也表示,「的確,屏東縣政府釋出善意表示中繼屋可以是合法的。不過,我們要的中繼空間是以一個家庭為單位的,是有隱私的,是被視為是『人』的那種安置條件。」

林邊推鐵馬遊程 看見災區兩難

文/李孟霖 - 1 五月 2011 - 林邊推鐵馬遊程 看見災區兩難 已關閉迴響。

林邊推鐵馬遊程 看見災區兩難

「養水種電」看似得宜,但是否是災區的唯一選項?其目前最大的風險,在於鄉親對政策的質疑,深怕哪天再來一紙公文,全盤皆輸;其二,石斑魚列入ECFA的早收清單,當前的行情看俏,這也增添了林邊災區太陽光電產業的變數。

南沙魯展售中心啟用 夢想起飛成真

文/劉瑋婷 - 30 四月 2011 - 1 篇回應

南沙魯展售中心啟用 夢想起飛成真

回首一年前的種種未知,南沙魯原鄉重建一路走得艱辛,風災當時的重創,如今水痕仍印在牆面上。但是部落並沒有放棄希望,與外界一起打造展售中心,重建山上的產業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