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依標籤) 青年會

佳暮頭目家屋整修:我們本來就都是一起做的

文/劉瑋婷 - 3 五月 2012 - 4 篇回應

佳暮頭目家屋整修:我們本來就都是一起做的

佳暮村長包金成在致詞時以母語說道,「感謝所有的年輕人,在一個部落,有什麼事情、有什麼困難就要說出來,大家一起出動,我們本來就都是一起做的,本來就應該這樣,也才會有倫理。」

「這個部落是有青年的」:佳暮部落營火晚會

文/何欣潔 - 19 三月 2012 - 「這個部落是有青年的」:佳暮部落營火晚會 已關閉迴響。

「這個部落是有青年的」:佳暮部落營火晚會

青年表示:「我們搬下來以後,好像有一些人搬出去了,有一些人離開了,有一些人住到長治百合來好像分散在各地,但是我們還是要在一起,有沒有?」。這是佳暮青年會改選後首次大型活動,考驗著青年會組織,也促使部落世代溝通。

佳暮青年的第一步:你們罵,才會教

文/劉瑋婷 - 27 二月 2012 - 4 篇回應

佳暮青年的第一步:你們罵,才會教

在準備晚會的場地及彩排同時,一位頭目走到會場,與柯信雄談論著晚會的儀式,「她的意思是說這個儀式我們沒有遵照過去的傳統,我跟她說,我們沒有做,你們就不會罵,你們罵了之後就會教,這樣我們就可以一次一次慢慢修正,愈做愈好。」

大後部落青年會組成,學習承擔重建工作

文/鄭淳毅 - 26 二月 2012 - 2 篇回應

大後部落青年會組成,學習承擔重建工作

八八災後,大後部落約有三分之一人口遷居新來義部落永久屋,與原鄉族人兩地分居,重建工作更加千頭萬緒。在族人的憂心與期許中,青年籌組了青年會,族人表示,未來年青人必定會成為兩地族人溝通的橋樑與潤滑劑,共同推動部落發展。

佳暮部落青年會:我可愛的族人,是我的最大的精神支柱

文/柯亞璇 - 24 二月 2012 - 1 篇回應

佳暮部落青年會:我可愛的族人,是我的最大的精神支柱

佳暮青年會雖然看見隨著世代轉變 的部落斷層太深,但是看著可愛的族人,他們願意嘗試做不ㄧ樣的第一次。從2月26日─27日,青年會在長治百合部落舉辦了活動,透過環境清潔還有晚會音樂,連結青年感情,恢復傳統交流。

禮納里部落(20)達瓦蘭青年會:重建的考驗要一起面對

文/鄭淳毅 - 13 二月 2012 - 2 篇回應

禮納里部落(20)達瓦蘭青年會:重建的考驗要一起面對

今年春節,達瓦蘭青年會進行會長改選,從年長一輩正式交棒到年輕一輩手中。甫上任的青年會長尼誕‧達給伐歷表示,重建中的達瓦蘭,未來還會面臨很多考驗,希望藉著培養青年參與部落事務,讓部落團結的力量一起去面對。

Bulay angata mun-很好內你們!

文/柯亞璇 - 1 一月 2012 - Bulay angata mun-很好內你們! 已關閉迴響。

Bulay angata mun-很好內你們!

台東地區的藝術陪伴以「部落生活重心」的步調陪伴,透過以部落的故事與文化將部落青年的心逐漸聚在一起。相對政府上位計畫以百萬舞台凝聚「心不在一起」的人潮,與部落內「心有在一起」的小型活動,有著天壤之別的效果。

社福「補助」幫了誰?!

文/柯亞璇 - 29 十二月 2011 - 2 篇回應

社福「補助」幫了誰?!

社福團體的補助,無法提供部落想要的發展方式,倒過來卻因成果與績效的年度報告,指定部落要怎麼做。倘若補助是最有力的發展方式,為何台東一帶最能夠出力的組織反而是不靠協會或是基金會的青年會組織團體?!

富山永久屋:這是我難過的地方

文/柯亞璇 - 15 十二月 2011 - 1 篇回應

富山永久屋:這是我難過的地方

富山青年會,在災後的新環境中,試圖找尋扭轉部落教育空間的機會,至於搬入新環境的部落小朋友,除了要適應新學校,也要面對搬到大武市區的馬路旁,沒有山上跟河邊可以玩耍,限縮了遊戲空間也增加了活動的危險性。

拉勞蘭青年會交接:從自己的身上去做,就會找到立足點。

文/柯亞璇 - 22 四月 2011 - 1 篇回應

拉勞蘭青年會交接:從自己的身上去做,就會找到立足點。

「不要等政府」,是台東在地組織行動的一個默契。背後所隱藏的核心問題,是外界對原住民或是部落觀感的「自我主觀意識」壓迫到部落自主發展的協調性。族人表示:「台灣社會需要被改變,我們才真正有生存空間」。

部落之為何有青年?!

文/柯亞璇 - 13 四月 2011 - 部落之為何有青年?! 已關閉迴響。

部落之為何有青年?!

雖然部落青年組織之「戰備位置」隨著時代而改變,但在現今歷經多次颱風災害的原住民族部落青年組織卻在一次又一次的「災害」中,找到自己在部落的「戰備位置」。

歷坵部落:有了年輕人在部落做事,部落才會慢慢轉變。

文/柯亞璇。攝影/胡人元 - 10 一月 2011 - 4 篇回應

歷坵部落:有了年輕人在部落做事,部落才會慢慢轉變。

如何從生活中來學習自身的文化,並將其文化本質內化到日常生活裡面?而要怎麼做又會是謝聖華口中的「比較實際」?東部青年的力量又如何將台九線零散災區的重建問題,重新組合起來一起共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