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ummer - 15 二月 2010 - 4 篇回應
本文為作者於2009年9月9日製作之「永久屋系列文章」之一,在大愛園區落成此刻,回顧9月場景,文中受訪者的疑問與擔憂,現在仍有相同之處。將陸續刊出「大愛回顧」系列,與現狀互相參照。
文/鐘聖雄 - 12 二月 2010 - 231 篇回應
政府災後積極推動的「永久屋政策」在高雄縣幾乎完全等同於「入住慈濟大愛園區」,未來災民在這裡如遇任何問題,政府將扮演何種角色?作為永久屋的居民,與援建單位的慈濟之間,未來將如何互動?需要外界持續關注。
文/蔡之今 - 12 二月 2010 - 3 篇回應
有人建議乾脆部落居民分一半,一半申請永久屋,一半留原居地,一部份人替未來遷居保留名額,另一部份人的意願留下來,保障原鄉的居住權益,重建本因是官民相互合作,卻演變成諜對諜的角力。
文/范月華 - 11 二月 2010 - 19 篇回應
老師:『我們在山上教堂唱的歌都跟這些藍衣服的人不一樣,還有我們這裡的教堂為什麼沒有牧師跟傳道了?是不是他們不能進來這裡?藍衣服的人為什麼不要禱告了?』
文/胡慕情 - 11 二月 2010 - 5 篇回應
「我們真的是整個小林都不見,有些災民還有故鄉能回去看,我們真的都看不見,只想重建回來而已。我們要求真的不多。」宋燕誠強調,重現小林文化不能只有人,也需要空間生活場景,希望社會成全。
文/范月華 - 10 二月 2010 - 72 篇回應
常常被提醒不抽菸、不喝酒、不烤肉;這還是原住民的日常生活嗎?我們因為88水災遷居他鄉已經很痛苦了,還要遵守慈濟人的靜思進化生活,我有再一次被強迫「殖民」的痛苦。
文/鐘聖雄 - 8 二月 2010 - 71 篇回應
高雄縣政府今(2/8)協同慈濟基金會,與簽署慈濟永久屋之莫拉克風災受災戶,舉行「杉林慈濟大愛園區」簽約典禮。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引述證嚴法師的話,表示所有能夠入住慈濟大愛園區的人,都是有福的人。
文/轉載自「達瓦蘭部落格」 - 8 二月 2010 - 繼續呼吸的美夢─達瓦蘭創藝部落市集 已關閉迴響。
「達瓦蘭部落市集」是一項重建盼望工程的重要構思,而這個構思,主要也是期待在88風災之後,族人有自信透過藝品的展售得到生活的支持,同時在受創的心靈裡,開啟醞釀一個動人、堅強的「繼續呼吸」的機會和美夢。
文/蔡之今 - 1 二月 2010 - 生活,暫時安頓在忠誠營區 已關閉迴響。
屏東縣來義鄉、泰武鄉受災居民,落腳忠誠營區將近一個月,從一開始零散入住的冷清,到現在熱絡的住家活動:但見後院吊掛的衣服,院前的柴火暖爐,放寒假的小朋友騎著單車四處遊晃,雖然未來的遷村方向還未明,但居民的生活暫時獲得安頓。
文/攝影/范月華 - 29 一月 2010 - 4 篇回應
88水災造成南沙魯村的居民不得不暫時異地居住,此刻所有的父母忙於災後重生,實在很難再為孩子們做任何生活安排;因此不少關心南沙魯的團體,都想奉獻一己之力,到營區陪伴災後的小孩。
文/范月華 - 25 一月 2010 - 1 篇回應
88水災之後,慧珍常提醒自己不要停留在回顧過去幾個月來所遭遇的苦難;雖然離鄉看不見家裡未來的生機在那裡?但是慧珍說:你知道嗎?只要有人願意給我工作的機會,我與三個兒子就可以好好過的生活!
文/蘇福男,轉載自自由時報 - 24 一月 2010 - 小林自立造屋新進度─永久屋模型出爐 已關閉迴響。
高市建築師公會昨天(1月23日)展示為小林人量身設計的小林村永久屋模型,除了重現小林村災前街景,並規劃民宿、商店街和生態滯洪池等景點,發展地方經濟,許多小林人忍不住伸手觸摸老家的模型,露出開心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