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高雄甲仙/杉林

甲仙訪調─追憶小林平埔 回家的燈

文/劉庭娟 - 31 三月 2010 - 3 篇回應

甲仙訪調─追憶小林平埔 回家的燈

第一次騎車上五里埔的時候,我注意到,即使是大白天,路邊的路燈都是亮著的。聯想到台灣道教傳統喪禮習俗:家中的燈必須日夜不熄,為幫往生者帶路。小林村民們,用自己的方式治療那顆破碎不已的心。

小林‧孩子們

文/Bernstein - 24 三月 2010 - 2 篇回應

小林‧孩子們

這世上有什麼事物是不容質疑的嗎?如果有的話,我想「孩子們的笑容」是其中之一。建立一個可以讓小林的孩子們在「未來」可以快樂成長的家園,恐怕是更重要的課題。笑吧!奔跑吧!孩子們,鞦韆上沒有那些煩惱…

小林村踏出重建第一步!

文/鐘聖雄 - 16 三月 2010 - 8 篇回應

小林村踏出重建第一步!

小林村重建發展協會會長蔡松喻則強調:「五里埔永久屋開工破土,象徵小林村正式踏出重建的『第一步』,但大部分小林村民都還沒有拿到永久屋資格,小林自主建村的用地至今也還無法取得,未來的重建之路還充滿挑戰。」

大愛落成系列 (4) 回不去的小林,是否有機會完整重現?

文/胡慕情 - 11 二月 2010 - 5 篇回應

大愛落成系列 (4) 回不去的小林,是否有機會完整重現?

「我們真的是整個小林都不見,有些災民還有故鄉能回去看,我們真的都看不見,只想重建回來而已。我們要求真的不多。」宋燕誠強調,重現小林文化不能只有人,也需要空間生活場景,希望社會成全。

小林自主重建,仍須辛苦奮戰

文/公視記者呂宗芬、陳顯坤 - 4 二月 2010 - 5 篇回應

小林自主重建,仍須辛苦奮戰

災後一直努力「自立重建」的小林村居民,目前面臨嚴重考驗,除了遷居五里埔基地的小林村民外,尚有將近200戶村民希望在杉林重建「記憶中的小林村」,儘管已經找了建築師協助設計,也有紅十字會允諾要協助造屋,政府卻始終不願放行,仍然堅持小林村民應入住慈濟大愛園區。

新小林村之「五里埔基地」的新年展望

文/游永福 - 30 一月 2010 - 2 篇回應

新小林村之「五里埔基地」的新年展望

做為新小林聚落兩個重建基地之一的五里埔臺地(另一基地目前尚未確定,「小林重建委員會」正努力協調),老地名叫「埔角原野」,土地平曠,空氣清新,是吸引人的宜居世外桃源,遷居及未來聚落發展的工作已經陸續進行,期望在此延續平埔文化。

小林自立造屋新進度─永久屋模型出爐

文/蘇福男,轉載自自由時報 - 24 一月 2010 - 小林自立造屋新進度─永久屋模型出爐 已關閉迴響。

小林自立造屋新進度─永久屋模型出爐

高市建築師公會昨天(1月23日)展示為小林人量身設計的小林村永久屋模型,除了重現小林村災前街景,並規劃民宿、商店街和生態滯洪池等景點,發展地方經濟,許多小林人忍不住伸手觸摸老家的模型,露出開心笑容。

小林堅持自立建村,願政府成全

文/黃佳琳,轉載自「自由時報」 - 17 一月 2010 - 小林堅持自立建村,願政府成全 已關閉迴響。

小林堅持自立建村,願政府成全

行政院長吳敦義昨下午由縣長楊秋興陪同,前往杉林鄉月眉農場視查永久屋基地興建進度,由於慈濟大愛村已著手興建60戶小林村,與小林重建發展委員會訴求不同,小林村民痛批:「請院長自己去住!」

日照甲仙埔-3 我是五里埔的孩子

文/甲仙愛鄉協會 - 15 十二月 2009 - 1 篇回應

日照甲仙埔-3 我是五里埔的孩子

這一次,是我們求學路上最坎坷、最沒有動力的時候,然而,在每週六、日早上,有老師專程到五里埔來幫我們上課,讓我們有更好的學習機會,愛鄉協會的老師提醒我們:要好好充實自己,為自己的家園「小林」寫歷史!

自力重建-希望、微笑、新小林

文/溫炳原 - 11 十二月 2009 - 自力重建-希望、微笑、新小林 已關閉迴響。

自力重建-希望、微笑、新小林

自力重建的「有機」不應該只是生產出有機農產品的概念。如果從廣義推動友善農民與土地的想法出發,鴻海有機農場更可往「有機」上下游相關產業的方向,結合附近鄉鎮,為附近疲弱的區域觀光挹注新動力。

讓甲仙動起來-雙週報出刊!

文/陳敬忠 - 6 十二月 2009 - 1 篇回應

讓甲仙動起來-雙週報出刊!

甲仙是莫拉克的重災區,所幸災前蓬勃發展的社區營造,在災後匯聚成重建力量,日前甲仙愛鄉協會已發行了雙週報─日照甲仙埔,報導各項重建訊息、社區活動,凝聚更多的愛鄉力量,大家一起重建家園。

自力救災與重建-專訪甲仙大田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張琪

文/溫炳原 - 4 十二月 2009 - 自力救災與重建-專訪甲仙大田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張琪 已關閉迴響。

自力救災與重建-專訪甲仙大田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張琪

大田社區能夠順利走過來,主要來自平時培訓的志工人員,我們經常聚會,一方面協助活動推展,另一方面連繫成員感情,凝聚共識。所以當災害發生,不用多說,自然就共同盡心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