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生活機能

規畫「長治久安」的家,用現有人口數計算是不合理的。

文/洪明裕口述/柯亞璇整理。 - 11 十月 2010 - 3 篇回應

規畫「長治久安」的家,用現有人口數計算是不合理的。

瑪家農場進駐的部落意見也是支持大家都一樣大小,每戶都是32坪。對縣府來講這樣是比較為難,後來就用一個「但書」來解套,就是「在捐助人同意的條件下」授權我們興建相同坪數的房子。

來義部落凡那比災後第11天:有乾淨飲水,珍貴文物搶救中。

文/李孟霖 - 1 十月 2010 - 4 篇回應

來義部落凡那比災後第11天:有乾淨飲水,珍貴文物搶救中。

屋主李末雄是個念舊的人,將祖先留下的東西收藏成列,儼然成為排灣族的社區型的文物館,如今遭此災變,李末雄用生硬的國語說:「心痛」。

中央山脈尾稜的啜泣 高士災民等不到家

文/李孟霖 - 21 九月 2010 - 16 篇回應

中央山脈尾稜的啜泣 高士災民等不到家

高士村長李德福呼籲政府正視高士村避難空間不足的問題,他說,永久屋目前進度緩慢,加上受災區域逐漸增大的趨勢,目前族人暫居之所狀況很糟,真的不是人過的生活。

河床寬50米,橋寬40米,如何通行?

文/劉瑋婷 - 21 九月 2010 - 1 篇回應

河床寬50米,橋寬40米,如何通行?

甲仙公務段要搭設的鋼便橋是40公尺,但河川約有50公尺的寬度,居民李惠民表示:「這個明明知道是會浪費掉的東西,這個我們一看就很清楚,那三座貨櫃搭成的橋樑基座就都會在河床上,如果水一來,橋就會立刻沖壞。」

那瑪夏:我們還在期待救護車什麼時候來

文/劉瑋婷 - 15 九月 2010 - 14 篇回應

那瑪夏:我們還在期待救護車什麼時候來

關於那瑪夏山區已有四輪傳動救護車一事,感謝中央重建會張恒裕處長細心解說其處理細節,除釐清目前那瑪夏鄉的救護車配備外,希望大家能夠持續關注這個議題,讓原鄉與偏遠地區的醫療服務能夠再向前一步,避免延誤就醫的憾事再次發生。

瑪家農場:是部落不瞭解政府善意,還是政府不懂部落的明白?

文/柯亞璇 - 14 九月 2010 - 7 篇回應

瑪家農場:是部落不瞭解政府善意,還是政府不懂部落的明白?

一出家門口就直接撞到馬路,好茶族人表示,「新好茶部落的房子在莫拉克的時候被淹沒了,現在連搬到瑪家農場又被設計不良的道路給淹沒,真的是走到哪裡都被淹沒。」

草菅人命的玉穗便道

文/鄭淳毅 - 14 八月 2010 - 5 篇回應

草菅人命的玉穗便道

莫拉克風災滿周年之際,桃源鄉玉穗農路卻傳出一起車禍事故,一輛入山收購芒果的小貨車在農路上險急陡峭的髮夾彎上翻覆,從約莫五層樓高的山壁上摔落,駕駛者重傷送院,後因傷重不治離世。

災後林邊鄉的機會?與命運!

文/李孟霖 - 19 七月 2010 - 1 篇回應

災後林邊鄉的機會?與命運!

受災嚴重的林邊與佳冬鄉,不但重建課題多,還要償還向中央政府借的10億,這是當時緊急處理災情的經費,因未列入重建特別預算內核銷,因此需分期攤回給中央政府,加上各項工程尚未完成,貧瘠鄉鎮面臨空前考驗。

達卡努娃村:縣長,請聽我們說

文/劉瑋婷 - 15 七月 2010 - 4 篇回應

達卡努娃村:縣長,請聽我們說

高雄縣長楊秋興在7日到南沙魯村及民權平台勘查災後重建情形,原訂行程並未將達卡努娃村列入,引起居民不滿,村長與村民約20人在縣長上山途中攔路陳情,楊秋興隨後與村民在民生國小召開會議,村民提出十項訴求。

重返Gade-高士部落的遷村之路(上)

文/李孟霖 - 12 七月 2010 - 7 篇回應

重返Gade-高士部落的遷村之路(上)

災後至今已將屆一年,如今的高士受災族人仍然過著這樣「不能呼吸、想哭」的生活。有些受災族人受不了這樣的生活,有的尋求依親,有的則來來回回往來於安置所與自己被列為不安全的房子之間。

魯凱族人的「生活重建」之路?

文/柯亞璇 - 9 七月 2010 - 魯凱族人的「生活重建」之路? 已關閉迴響。

魯凱族人的「生活重建」之路?

雖然設有生活重建中心,但是魯凱族人擠在暫時安置的小小空間內,沒有隱密的私人生活空間,所有的生活問題變成「不能公開的秘密」,對於傳統社會階級嚴謹的魯凱族人,又如何在這樣緊張的生活氛圍中「重建」生活?

希望的橋-甲仙大橋

文/曾麗雲 - 3 七月 2010 - 5 篇回應

希望的橋-甲仙大橋

甲仙大橋的LED燈光共有21種,隨著季節、節慶做變化,晚上還有兩場燈光秀。大橋通車了,真的開心,因為出入不用再繞著工程現場轉;但,更開心的是,它點亮了沉寂2年的甲仙,期待這個超級無敵的大工程,能帶來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