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原地

梅山口,傳歌聲

文/柳琬玲 - 14 十二月 2009 - 1 篇回應

梅山口,傳歌聲

隨著高雄縣桃源鄉勤和以上部落開始通電的消息,11日夜裡開始,梅山口也通電了,終於結束了風災以來的「黑暗部落」狀態,災後第124天,梅山口的燈,終於亮了。

我們的家不要變標本─來義部落主張原地重建

文/蔡之今 - 13 十二月 2009 - 7 篇回應

我們的家不要變標本─來義部落主張原地重建

屏東縣來義鄉來義村居民,原本同意有條件的遷村,但看到政府的重建政策一改再改、不尊重原居者的強硬態度,讓村民大失所望,來義村目前已反對遷村,主張原地重建,也反對劃定特定區域。

我們失去房子,但不願失去祖靈住的地方─霧台法扶座談會記錄

文/魯凱青年行動小組 羅紀彥 整理 - 12 十二月 2009 - 我們失去房子,但不願失去祖靈住的地方─霧台法扶座談會記錄 已關閉迴響。

我們失去房子,但不願失去祖靈住的地方─霧台法扶座談會記錄

法律扶助基金會秉持幫助弱勢的精神,來和魯凱族人說明重建條例,讓族 人了解,所有政府的「承諾」遇到「法律」後,一切還是「依法行政」,經由律師身份的說明,使族人瞭解事實的真相。

已經相信政府太多次!勤和村攔路阻擋「劃定特定區域」

文/柳琬玲 - 10 十二月 2009 - 4 篇回應

已經相信政府太多次!勤和村攔路阻擋「劃定特定區域」

過去政府堅持於勤和村進行「越域引水工程」,族人認為這是嚴重破壞山林的主因。今日水利署欲至勤和探勘,準備進行劃定「特定區域」,勤和鄉民大團結,共同拉起布條,攔路阻擋官員,強烈表達捍衛部落的意願。

只要勤勞,不怕沒電─桃源鄉的沙菲梅子女士專訪

文/沙菲梅子口述,輔大生命力新聞網記者柯珂採訪記錄 - 8 十二月 2009 - 6 篇回應

只要勤勞,不怕沒電─桃源鄉的沙菲梅子女士專訪

現在我已經回到梅蘭村,山上雖然沒電,但有水就還過得下去。以前的布農族過的也是沒電沒食物的日子,靠的都是自力更生,所以現在也不是問題。只要勤勞,就算沒水沒電也會回到山上。

讓甲仙動起來-雙週報出刊!

文/陳敬忠 - 6 十二月 2009 - 1 篇回應

讓甲仙動起來-雙週報出刊!

甲仙是莫拉克的重災區,所幸災前蓬勃發展的社區營造,在災後匯聚成重建力量,日前甲仙愛鄉協會已發行了雙週報─日照甲仙埔,報導各項重建訊息、社區活動,凝聚更多的愛鄉力量,大家一起重建家園。

深埋河谷的客醉山莊

文/郭恆成 - 5 十二月 2009 - 2 篇回應

深埋河谷的客醉山莊

第一次見到傅花女,很難想像眼前這位平靜地跟我們解說災情的VuVu(排灣族對老人家的尊稱),她經營了將近卅年的「客醉山莊」,已被這次的八八風災完全摧毀,深埋在來義鄉大後溪的河谷中。

流離那瑪夏─山上上下部落漂浪

文/munch - 29 十一月 2009 - 1 篇回應

流離那瑪夏─山上上下部落漂浪

八八水災發生三個月後,重建進度顯得混亂,災區的居民分成山上山下居住,面對不同生活實景,唯一共同的處境,就是不知未來方向。以布農族為主的那瑪夏鄉,三個村落三種景況,有如災區縮影,反映重建過程諸多問題。

一所山的學校─魯凱族山林學院的初步構想

文/台邦.撒沙勒 - 27 十一月 2009 - 4 篇回應

一所山的學校─魯凱族山林學院的初步構想

魯凱族對於空間的分類與理解,以及自然資源的維護管理,自古以來有其獨特的傳統知識和倫理,得以保持環境平衡和資源永續。在極端氣候的今日,如能朝向「山林學院」的機制,讓族人以巡山種樹作為永續模式,將是重建契機。

走錯棋的邊緣災區重建

文/溫炳原 - 23 十一月 2009 - 1 篇回應

走錯棋的邊緣災區重建

甲仙的班芝埔及滴水地區,可說是莫拉克颱風的棄嬰災區,當外界看到小林滅村消息而知道甲仙受災情況之際,卻也同時忽略了甲仙其他人煙稀少、土石卻鋪天蓋地的邊緣災區。他們的重建之路,也比小林村來得受官方擺佈。

甲仙蔓花生,重建公田有機耕

文/溫炳原 - 23 十一月 2009 - 1 篇回應

甲仙蔓花生,重建公田有機耕

災後的第97天,旗美社大「甲仙農業共同成長班」學員,同時也是「蔓花生」家族的十多位成員,為了持續追求災前共同對有機耕作的理想,不畏莫拉克颱風無情 肆虐後的滿目瘡痍,展開災後的第一波有機栽種行動。

嘉蘭部落「特定區域」初步劃定

文/楊念湘 - 23 十一月 2009 - 嘉蘭部落「特定區域」初步劃定 已關閉迴響。

嘉蘭部落「特定區域」初步劃定

嘉蘭部落與富山部落一樣,對「原居地不安全」及遷村有共識,因此今日的「特定區域」劃設順利的進行,但其中有一個區域,居民沒有同意,目前就尚未劃入危險區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