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納里系列(5)入住一個月的生活

本文摘要:老人家如何適應新環境,需要持續關注;而青壯年人則很快的開始考量實際上的生活問題。手腳頗快的大社居民,已幾乎在每條巷子都開起了商店,小吃、麵攤、飲料、檳榔......不一而足。( 圖/ 鄭淳毅。老人家在房子後面剪髮 )

禮納里系列(5)入住一個月的生活

屏東縣瑪家農場的永久屋基地「禮納里部落」,入住已滿一個月,大社、好茶、瑪家來自三個鄉兩個族群的部落,在此適應新的生活。雖然入住前經歷許多風雨及變數,至今大社、好茶對於部落未來發展何去何從仍是未知數,但告別營區寄人籬下的日子,安頓在「新家」裡,居民感到,「心情安穩多了。」

老人家適應新生活

不論是排灣族或魯凱族的老人家們,都保有持續勞動的習慣,此時已經開始了冬季的「農務」。雖然這裡離原本的耕地遙遠,但收成樹豆、小米、紅藜等傳統作物,仍是每年例行的工作。老人家會回到原本的農地採收,再載運到禮納里永久屋來處理。家門口到大馬路,處處可見正在工作的老人家,仔細的篩選樹豆、綑紮小米、剝捲編織用的月桃葉,一一攤曬在陽光下。

好茶村的尤姓夫婦,坐在預留的公共空間石子地上,正將小米分類分級,綑紮成束。這片公共用地,將來會成會好茶共同的活動空間、社團辦公室等建築用地。

Ina說,小米都是從以前住著的營區耕地上拿來的。種小米很辛苦,除草施肥之外,還得盯著不被成群的小鳥啄食。為了每天去看顧即將收成的小米,她盡量都回到營區去,「我的兒子上班之前載我去,他下班再帶我回來。」

不過,Ina也說,已經離開營區了,這恐怕就是最後一批收成:「他們(政府)叫我們不要回去種了,因為都已經離開了。以後不知道還有沒有地種。政府說會幫我們找,可是,不知道啊……」語氣間透著些許茫然。

4
屋子前的空間不夠曬月桃葉,一位Ina將月桃葉攤曬在馬路和人行道上。月桃葉都是回山上採集的,Ina準備用來為孩子編織蓆子。

沒有耕作地,也許是部落的長輩共同面臨的問題。老人家的生活重心,常常都在田地裡,從日升到日落,一刻閒不下來。談到對新環境的適應,一位大社部落的年輕人即指出:「老人家,應該是真的很不習慣吧,什麼都不一樣啦,也沒地方種東西。」此外,「和親戚相隔太遠」也影響長輩的心情。居民表示,以前在部落,三五步就到了親戚家,現在卻要走上好幾條馬路,有些老人家不大熟悉新地方,寧可關在家裡。

老人家,在傳統的勞動中,默默適應新的環境。而問起一位好茶部落的Ina是否習慣這樣的生活,她一邊剝著樹豆,一邊平靜的說:「也沒有好不好啊……我們的房子都沒有了,有人給我們地方住,也很好啊……」

5
好茶部落的尤姓夫婦,利用公共空間整理剛收成的小米。

商店接二連三開張

老人家如何適應新環境,需要持續關注;而青壯年人則很快的開始考量實際上的生活問題。手腳頗快的大社居民,已幾乎在每條巷子都開起了商店,小吃、麵攤、飲料、檳榔……不一而足。有的人是在山上時就開店維生,也有人是入住後才想到以小店來維持生計。

一位開飲料的的居民表示:「畢竟我們離外面也很遠,要到外面(買東西、吃飯)也不方便啊。」其實,屏東縣府目前仍未開放在「禮納里」永久屋基地經營商店,最近不少商家也屢接獲縣府警告,但店鋪仍接二連三開張。畢竟附近離市區較遠,生活機能不足,開店可供應居民內需,同時也是謀生之道。

未來,居民關心的,還是工作問題。大社的年輕人表示,工作上的問題:「現在還看不出來,因為都還有八八零工。」但離開原來的部落的生活,生計問題未來恐將一一浮現。

此外,入住前經歷許多風波,對大社和好茶而言,在此落腳是否就是長久之計?部落的未來何去何從?年輕人認為:「現在只能看政府怎麼做,我們就接下來怎麼應付。」住在禮納里,居民一方面務實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禮納里的生活現況──

1-333
老人家的生活。閒坐,勞動,在屋後理髮。
2

6 7
好茶的居民在自家宅院開起了畫展。

8910
大社的每一條巷子幾乎都開了商店。

11 12
屋前屋後的空間都由居民按照各自需求運用。

13 14
放寒假的孩子們。有的在臨時籃球架下嬉遊,有的騎車穿梭巷弄。達瓦蘭(大社)教會已協調出民宅,繼續在營區時就已成立的課輔班。

1615
(左)教會未完工前,有的教會先將就搭棚子禮拜。也有的仍回到營區禮拜,或在信徒家聚會(右)教會預定地。

17

大社的一戶人家準備嫁女兒。新娘的表姐妹協助準備傳統婚禮服飾。隔壁的vuvu(長輩)們則聚在一起為明天婚裡的賓客、新娘編織頭飾。頭飾使用花卉果實,都是vuvu們回山上採集的。vuvu一邊工作,一邊聊天,討論材料的配置,間或傳出歌聲。婚禮前的準備也是家族相聚的時光。

18
19
年長的vuvu,背上出門慣用的背袋,走過好幾條馬路去探望親友。

8 回應 to “禮納里系列(5)入住一個月的生活”

  1. kineple 說:

    其實我最關心的永久屋問題是文化重建的部分,例如部落傳統文化的事實上有些是依循著階級及社會制度運作,搬到新的一個未依據部落倫理建構的部落結構,尤其永久屋也注入了許多早期移民的族人,生活習慣與態度早以所有不同,加上水災後部落為爭取救災資源的紛爭,早已撕裂傳統部落所依賴的互信互助的關係,就得傷痕為消,新的衝擊即將要來,是禍是福我們應該都要有心理的準備。
    我建議年輕人這時候應該深入討論部落的新生活,建立互信的機制與解決問題的平台,勾勒新部落傳承傳統文化的計畫,計畫集體經營部落的想法,在部落耆老的推動與監督下,逐步呈現部落的原貌,不然失去機會必須要等到好幾年後。
    我是這麼認為,說說心情,我也正在準備回去完成這些想法。

  2. 番婆 說:

    vuvu一邊工作,一邊聊天,討論材料的配置,間或傳出歌聲。婚禮前的準備也是家族相聚的時光。

    ~~~這好溫馨ㄝ~~過年也不過如此!哈~~~恭喜囉!

  3. 迷失的瑪家羊 說:

    各位咖咖,

    可以請問一下瑪家部落,現在是屬於>>特定區域還是安全堪慮區..
    有點搞不清楚..
    今天剛回去部落,年輕人還不瞭解這些條例,我怕瑪家的路回不去..^^

  4. 奇怪 說:

    現在還在問這個問題 未免太~~~~太奇怪
    年輕人還不瞭解這些條例???

  5. 迷失的瑪家羊 說:

    不是太奇怪,是開始關心.也許太晚,不過算跨出第一步

  6. 迷失的瑪家羊 說:

    跨出第一步~

    想了解瑪家村現在介定於特定還是堪慮..
    接下來部落年輕人不就知道這些條例的不同處嗎?
    不是政府官員說說就算..

    所以請各位咖咖多包涵賜教..嘛哩嘛哩

  7. 謝志誠 說:

    至2011年3月7日資料顯示:瑪家農場(禮納里部落)規劃興建永久屋戶數483戶,申請戶數518戶,目前核配333戶,已興建未分配的150戶,將以所謂「遷村模式」處理。
    瑪家鄉瑪家村於2010年3月10日核定為「安全堪虞」,已申請入住者已經與世界展望會及屏東縣政府簽署「莫拉克颱風災後民間興建住宅贈與契約」,契約第六條約定「應同意於取得住宅所有權之日起3個月內或乙方公告之遷離期限遷離原居住地,並不得再回原居住地居住及建造房屋」。

相關網站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