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拉克88news.org - https://www.88news.org -

大愛生活系列(20)就業是共同的問題

經過數月的籌備,高雄杉林大愛園區在1/12正式成立了「有限責任高雄市杉林大愛搬運勞動合作社」,期望為園區長期存在的就業問題,開啟解決方案。當日,已正式入社的數十位社員,票選出三位理事、一位監事;另還有一百多人表達有意願入社。

自去年2月入住以來,就業需求一直是大愛園區居民共同的心聲。約在去年底,慈濟基金會與園區管委會、各區域協會討論,著手推動「勞動合作社」的構想。凡居住在園區內的居民,只要繳交100元入股,就可成為社員,共同承攬建築、搬運、清潔等業務。經過兩次籌備,到正式成立,有興趣的居民有增無減,有意願前來登記入社者已超過兩百人。協助推動勞動合作社成立的慈濟工作人員邱定彬表示,這樣的人數與最初的評估差不多,他並相當有信心,認為勞動合作社是園區內政府、NGO、居民三方合作最適當的方式,期望兩三年後,合作社能夠在各方面由居民獨立運作,在政府、慈濟的輔導資源都撤出之後,讓由社員持續自力營運。

大愛生活,就業是共同的問題

大愛園區自去年2月入住以來,隨居住時間越長、入住人數增加,就業需求越發迫切。由政府在八八災後提供的擴大就業工作機會,現已大幅減少,慈濟基金會輔導的各種工藝職訓班也已結束。附近的永齡有機農場雖是政府主打的永久屋就業方案,但員工趨近飽和,且超過百名員工中,只有二十多名晉用為正式員工,多數仍為臨時工,導致不少工作者認為缺乏保障。前高雄縣政府對於觀光產業的構想,也尚未落實,僅在假日有遊客前來,對住戶的幫助有限。

也因此,在勞動合作社籌備之初,構想中的以水泥工、板模工等為主,承接建築工作,雖也曾遭部分A區(漢人區)居民抱怨,認為這些工作多半屬於原住民的專長,未顧及漢人的工作意願,但在短短數月內,不分原漢各區前來登記有意願入社者,仍迅速達到215人,且持續增加中。

參與推動勞動合作社成立的南沙魯居民張輝政表示,對於合作社有所期待,主要是因為:「真的太多人沒有工作,聽說合作社的方式可以吸收比較多的人。」慈濟基金會邱定彬也表示:「(園區內的工作)主要是臨時工,再來就是職訓,臨時工和職訓結束,大家就開始心慌慌。」推動勞動合作社,慈濟評估可吸收社員約200~250人左右,紓緩園區內的就業壓力。

另外,參與勞動合作社的,除了青壯年人,有一部分為上了年紀的老人家。有居民指出,做政府的臨時工作,有年齡限制,65歲以上就不能參與,然而「老人家缺錢,老人津貼不夠他們生活。」邱定彬表示,合作社裡的老人家,「在體力上,不能做粗重的工作,但是他們也可以參與,如果有一些比較輕鬆的,可以讓他們去做。」

DSCN9505

大愛杉林搬運勞動合作社成立。1/12在大愛園區旁的活動中心,勞動合作社正式成立。社員票選理、監事,也有未入社的居民到場關心。各區協會雖未入社,但也有幹部到場了解情況,並協助會議進行。

合作社運作,有賴政府、慈濟、居民三方合作

「勞動合作社」的運作,對於居民來說是第一次。目前,行政院願贈送兩台公務車、市府方面可提供約三十萬元的善款做為設備經費,是政府可提供的協助。在合作社第二次籌備會上,參加籌備會的市府長官認為:「合作社要靠大家一起努力。成立以後就是法人單位,自負盈虧,要加入市場競爭。」他指出,內政部有對於合作社的相關補助,可由居民自行申請,市府方面不會提供其他經費上的補 助。

而邱定彬則表示,慈濟未來仍會站在輔導立場,提供居民社會資源的媒合,以及部分行政工作的協助。如媒合有意願提供工作機會的企業主,吸收部分行政成本,也願意協助居民申請政府補助,並爭取大愛園區第二期永久屋等工程,優先承包給勞動合作社等。

他同時委婉提出:「經過了這麼多風風雨雨,有時候做什麼,怕被別人說太干涉,如果什麼都不做,別人會說不負責任。我們覺得,勞動合作社是政府、居民、NGO最好的合作平台。」他並認為,「很多原住民有合作社的經驗,(勞動)工作的經驗,漢人比較會去成立企業社等,比較了解政府、企業的運作。」相信園區居民將各自專長互補,能順利推動合作社運作。他同時強調,慈濟站在輔導立場,等合作社順利營運,將會由社員共同經營管理。

1/12合作社成立,並選出理、監事以及理、監事主席。被推選為理事主席的A區居民張方遠表示,自己過去長期從事營造業,願意用自己的經驗和資源協助合作社未來運作順利。另外,在籌備過程中,不少前來參與的居民提出諸如盈餘處分、公積金比例、是否有保險等等疑問,則還待理監事會議再行探討並制定細則。

搬運勞動合作社成立,不少居民寄予厚望,盼帶來工作機會。而合作社是否順利營運,則還賴居民、政府、慈濟間相互的協調與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