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暮部落原地重建:我們還是要有一個根。

本文摘要:佳暮四英雄之一的賴孟傳認為,若是未來族人全部都到了長治分台,那孩子哪裡有環境去學習部落裡的知識?他更堅定的說著留在部落重建的想法,「因為我們還是要有一個根,一個真正屬於我們本來該在的地方。」( 圖/ 柯亞璇。佳暮四英雄之一的賴孟傳,準備留在原鄉重建。 )

佳暮部落原地重建:我們還是要有一個根。

前言:

霧台鄉佳暮村目前面臨的遷村狀況,一部分族人將要遷至長治分台,而另一部分的族人則是選擇原地重建。也是佳暮遷村委員會之一的賴孟傳表示,目前長治分台基地規劃中有44戶,但是有兩戶是預備戶,將來會做為佳暮村的村辦公室跟衛生室。

他也表示,佳暮部落約有100多戶的族人,未來有44戶要遷入長治分台,之後還有第二批的族人會入住長治分台,所以其餘的族人應該會剩下16戶左右留在舊佳暮部落原地重建。

也是佳暮四英雄之一的賴孟傳認為,部落的好山好水是錢買不到的,這也是他堅持回部落原地重建的原因之一,他表示,若是未來族人全部都到了長治分台,那我們未來的孩子,如果到了長治分台生活,我們哪裡有環境去學習部落裡的知識?他更堅定的說著留在部落重建的想法,「因為我們還是要有一個根,一個真正屬於我們本來該在的地方。」

以下是採訪佳暮族人賴孟傳的原地重建相關整禮報導。

image001

笑說自己是「釘子戶」的賴孟傳,「我們可能是那個最盧的『釘子戶』。我們沒有申請,因為我們真的不想搬遷,因為佳暮部落真的是,好山好水買不到的。」

風災發生的當時

本來八八風災發生的那天,應該是待在部落的,因為山下有事,所以發生的當時不在部落裡,也因為當晚雨越下越大,所以那天就住在山下。賴孟傳回想起八八風災當天的情景說著當時屏東災區的狀況。

他說,後來看到新聞不對勁,回佳暮部落的山路也都無法通行,就趕快打電話給徐仁輝跟徐仁明還有柯信雄看怎麼辦?第一天先騎單車進入部落,然後再步行,到了伊拉橋一切已經面目全非了。

賴孟傳表示,當兵的時候是在特勤部隊服務,所以當時發生風災的時候,看到所有的家人都在部落裡,便趕快和部落裡受過訓練的族人一起回部落救援。

天災後看部落的未來

佳暮部落分成兩部分─「新佳暮」與「舊佳暮」,在新佳暮的部分,賴孟傳表示,目前部落裡是第5 鄰那個區塊比較危險,政府目前是規劃為安全堪虞區。本來先前是劃定危險區域,但是來探勘的教授表示,這裡還沒有到那種地步,所以就劃定為安全堪虞區。

而新佳暮第4鄰這一個區域,則是屬於安全範圍,所以第4鄰的住戶,沒有辦法申請永久屋。所以未來要遷村的是第1鄰到第3鄰,以及第5鄰。

舊佳暮則是整個都可以遷村,賴孟傳就是屬於舊佳暮的族人,表示:「像我就沒有遷村,新生代的部落青年還是主張不遷。因為,我們這一群新生代認為部落還是有未來。」

雖然大自然對部落帶來一定程度的威脅,賴孟傳認為:

「我們願意用這兩年的時間,繼續下的雨讓他下,該崩的落石讓他崩。大自然一定有她自己復原的一個能力,她一樣會療她的傷。他說,部落老人家也說過在民國10幾年前,也發生過,規模這麼大的天然災害。

那時候道路也是一樣崩塌,當時都是走河床的便道,走到霧台,走到佳暮。經過50幾年以來,它又修復了。那去年又發生這麼大的自然災害,其實坍塌的地方還是一樣的地方。

例如在伊拉(谷川)部落對面坍塌的地方,部落老人家叫那個地方做Dakilaifan,Dakilaifan在魯凱語的意思是曾經被洪水淹沒的地方。在這次的風災也再次坍塌。現在就是一樣,又再來一次。

說到這裡,孟傳也感慨的說,風災中被淹沒的族人,只有一位在澎湖外海被發現,其他的四位族人,至今仍未尋獲。前一陣子,在大武部落被溪水沖走的部落老人家,也未被尋獲。判斷有可能是被砂石覆蓋,或者是山下雨量太大衝到外海去也有可能。

image003

例如在伊拉(谷川)部落對面坍塌的地方,部落老人家叫那個地方做Dakilaifan,Dakilaifan在魯凱語的意思是曾經被洪水淹沒的地方。在這次的風災也再次坍塌。現在就是一樣,又再來一次。

持續在部落工作與生活──好山好水買不到的

談到在部落工作的生活經驗,他說,「我的工作很彈性,十幾歲決定不繼續升學的時候,就留在部落種愛玉、養水鹿、經營民宿。我的工作一直在山區。」

賴孟傳從以前就有在做部落的工作,佳暮部落也一直都有在做重點部落計畫的工作。像是狩獵祭或是部落夏令營的活動,帶領從幼稚園到出社會的年輕人,上課而這些課程也是部落裡免費提供的。

賴孟傳表示:「我們免費提供部落的孩子,主張讓部落的孩子學習在部落生存的技能。那在山上為生的方式,就是種愛玉、養水鹿、經營民宿。這就是我在山上基本的生存方式,其實這樣就ok了!所以這也就是我們不想離開佳暮,離開霧台鄉的一個原因。」

image005

選擇留在原地重建的佳暮族人表示,願意用這兩年的時間,繼續下的雨讓他下,該崩的落石讓他崩。大自然一定有她自己復原的一個能力,她一樣會療她的傷。(霧台鄉,台24縣道)

我們還是要有一個根

孟傳堅定的說著留在部落重建的想法,他說,「因為我們還是要有一個根,一個真正屬於我們本來該在的地方。」

他也表示,「若是未來族人全部都到長治分台,那我們未來的孩子,如果到了長治分台生活,我們哪裡有機會去辨識。長治分台沒有環境可以去學習部落平常的生活常識,那是絕對沒有辦法的。」

雖然從一個比較樂觀的角度來看,未來母語可能更好,因為大家都住在長治分台,聚集在一起,也許會更好。但是如果缺乏一些部落教育的環境系統,狩獵的技能、判別林相,以及分別有毒的植物,在長治分台根本做不到。

「所以我們還是希望保有佳暮那塊土地,保有佳暮村魯凱族人一個傳承文化學習的基地。所以說,我們堅持不遷。」他也表示現在就是等兩年過後,等山上的環境漸漸穩定下來,我們就可以再重新建構部落的未來。

在確定要回原鄉重建之後,賴孟傳目前的想法是:「所以我們現在就先等待,等待這兩年。屏東榮家其實是算中繼屋,那像我們未來要回部落的部分族人,如果申請永久屋的話,便是浪費社會資源。因為他們(政府)要先徵收土地,然後再幫我們蓋,然後再做一些有的沒的,其實很浪費錢。」

至於原鄉重建部分,他曾參加營建署的會議,據政府表示目前是兩年的部落環境觀望期,所有的道路計畫今年9月發包,10月開工。明年的12月準時完工。

image007

路斷了,可以繼續修復。文化的根斷了,該從哪理修復?(霧台鄉,台24縣道)

至少,我們還有命在。

對於目前的安置情況,賴孟傳表示:

「當下是一個過渡期,不能自憐自哀,至少,我們還有命在。目前也在對部落族人開導,不要有這樣悲觀的想法。對於政府協助部落蓋永久屋,我們還是要感恩,如果只是自憐自哀,還帶點仇恨,這樣是不會快樂的。

雖然在安置中心裡,有些區域的格局不太一樣,可以住的比較舒服,但是,如果部落的人住起來快樂,我們也應該要開心,沒有什麼好比較的。如果是你的女兒住在裡面,你應該要開心,怎麼會去比較?」

而蓋永久屋過程中產生這麼多的誤解,孟傳也表示,其實這個永久屋應該早就要蓋好了,就是太多的誤解要打開。他說,「我覺得就是各讓一步的問題,一個部分也是慈濟那邊沒有想到部落這邊想要的想法,一個部分也是部落這部分的要求,可能在這個環節沒有辦法處理。」整個事情,就是少了「溝通」的系統。

山下永久屋的申請問題,少了溝通的管道,山上原地的重建問題,也暫時面臨危險的交通便道。但,終究佳暮村的魯凱族人在看見未來山下的文化生存空間,將會失去學習部落知識的環境,依然堅定的選擇回原地重建,因為那是一個基於誰都不想失去自己文化根源的初衷。

4 回應 to “佳暮部落原地重建:我們還是要有一個根。”

  1. 原住民部落,
    需要的就是這樣的年輕人,
    救難的專業與勇氣,
    在生死一瞬間關鍵的時刻,
    無私的奉獻與付出!
    事到如今,
    疼惜悲憫部落之情,
    實令人動容,
    有膽識、
    有遠見、
    有真情,
    如孟傳者又有幾人?
    要更多珍重,
    希望有一天,
    我們魯凱部落也能成立救難義勇大隊,
    專業的訓練教官,
    齊全的救難設備,
    就託付給這群救難英雄!

    建請鄉公所,
    或各救援單位,
    寬列預算在經費上給予立即性的支援,
    汛期已到,
    正是他們扮演守護山林的開始,
    平日負責監測治山防洪疏濬或造林,
    非常時期即可投入救災賑災的工作,
    不要讓英雄的血淚淌在荒草蔓徑中;
    不要使山林的智慧幽黯土石空谷理。

    期盼災區的同胞安置之後,
    也能走出來去幫助更需要救助的同胞,
    有心才會有力,
    最懂得感恩的民族彼此禱告,
    度過苦難的悲歡歲月 ,
    學習救苦救難造福給需要的人。

    阿禮部落 包基成謹啟

  2. 番婆 說:

    沒有根的漢人 很難理解根的價值
    他們住那裏都一樣的心理是~~~自我疏離於社會與環境!
    這也是此次重建問題的癥結!

  3. 關魚 說:

    把這篇推薦到台灣好生活報的部落之聲網摘囉:
    http://www.taiwangoodlife.org/storylink/20100726/2287

  4. 不能理解 說:

    「佳暮英雄」申請永久屋遭拒

    【聯合晚報╱記者翁禎霞、黃煌權/連線報導】

    2010.08.02 02:56 pm

    在政府督促趕工下,多處永久屋可望在八八前後陸續完工,讓災民進住。但在災民歡喜入新厝之際,還有很多災民被拒於永久屋門外。屏東縣霧台鄉佳暮村80餘戶災民申請永久屋但僅一半獲准,連佳暮英雄柯信雄都以「家破人亡」來形容村民心情。數度封鎖阿里山公路抗爭的嘉義鄒族,最後雖由縣府擇定永久屋地點,但族民入住意願低。

    屏東縣除了8月6日將有154戶災民遷入永久屋外,其餘災民仍在等待新家,最近災民情緒兩極,有的歡喜準備搬新家,有的還在等待「太陽出來的那一天」。

    八八風災後,屏東縣山區至少有阿禮、吉露、伊拉、佳暮、大武、達來、好茶、大社、瑪家、泰武、來義、義林、丹林、高士、中間、德文、達來等17部落受影響。縣府調查的災區戶籍數高達兩千多戶,其中有一千多戶提出永久屋申請,但是至8月6日止,只有高樹鄉8戶已遷入、另有154戶預計8 月6日遷入。

    永久屋基地以位於長治鄉的慈濟大愛園區興建速度最快,分配到第一期的災民開心得不得了,有人已經動手種樹、布置新家,但第二期申請作業尚未展開,讓尚未分配到的災民等得心急。

    三地門鄉大社村前村長白春香是第二期的申請戶,「何時有家」還不知道,她說,政府至少該告訴他們「要等到什麼時候」?

    霧台鄉佳暮村有109戶受災,申請永久屋的有86戶,但核可進住永久屋的只有44戶。其中佳暮村第4鄰因被鑑定為「沒有安全堪虞」,所以沒有通過進住永久屋的申請,村民都很不滿。

    八八水災期間被封為「佳暮英雄」的柯信雄,這次也申請永久屋,但沒審核通過。柯信雄說,他的戶籍在佳暮村,因為正在興建石板屋,只有牆壁沒有屋梁,遭以「沒有地上物」否決進住永久屋。柯信雄說,現在佳暮村是「家破人亡」,村民不是沒地方住,便是被迫山上山下分離。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5761118.shtml

相關網站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