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拉克88news.org - https://www.88news.org -

八八臨工的甲仙經驗─讓農民更貼近社區

編按:

八八零工專案在各地操作的模式不同,造成的效果也有不同。日前屏東魯凱族人 [1]反應八八零工專案之政策設計不明,讓年邁族人不易申請,但在高雄甲仙區域的八八零工,有另一些不同的操作經驗,僅轉載於此,提供分享(原文刊登於小地方新聞網) [2]。如果其他區域有不同的八八零工執行經驗,也請大家不吝提供,感謝!

────────────────────────────────────────────────

1953年出生,今年57歲的陳漢忠先生,自幼跟隨父親從事農業已50餘年。去年莫拉克颱風造成的八八水災,因河水泛濫,沖毀了甲仙僅有的幾塊良田與灌溉水渠,使他所承租的國有地上約二到三甲所投資的農作資材,以及香蕉、木瓜等農作物,從過去請工幫農的老闆一夕之間全都化為烏有。

災變後,茫然失序的他,自今年三月起進入隸屬水保局的單位擔任臨時工。此臨工每個月有22個工作天,不過這份工作能持續多久,一切都還是未知數。談到工作,他說:「工作性質有巡視六義山與三五○高地有無地形滑動現象、宣導與農民權益有相關的資訊給農民知悉,以及服務社區,例如:載小學生到農田認識農作物與生產過程,與學生一起下田耕作等。」

一般外界對於八八臨工政策的觀感,總是認為政府抄短線,無法對於災區的經濟環境提出根本性的解決之道,不過不少八八臨工對此政策抱持著感恩的心情, 陳漢忠即表示,還好有八八臨工政策,使得他們得以暫時安家,目前他們從事的工作有水土保持的建設、鋪設步道、在實驗公田上種植蔬果等。

而談到對臨工的憂心,陳漢忠說:「工期太短了!」,他指出,到六月就有部分臨工又要面臨失業之苦,期望政府能有更周全的就業方案,讓這群災民能有更長期的工作,以維持生計。

陳漢忠說,因為從事八八臨工讓他的視野得以擴展,開始�習為社區事務付出,感謝甲仙愛鄉協會的幫忙。蘇福男攝。 [3]

陳漢忠說,因為從事八八臨工讓他的視野得以擴展,開始學習為社區事務付出,感謝甲仙愛鄉協會的幫忙。蘇福男攝。

而何氏兄弟的幾畝良田也在八八風災當中流失了,當被問及此次風災造成了多少災損時,哥哥何順金豁達的說:「流走的就流走了,就沒有損失!」,現在靠臨工政策還可以「渡日」,他希望一些防災的硬體設施,如堤防,能早日建好,讓他們能保有一片土地,能繼續從事自己的專業工作種植香蕉。

災後,農田的流失,讓許多原本依賴農業維生的農民頓時失去了依靠,他們很想回到自己的田裡整理整理,重新恢復農作,但是一想到即將到來的汛期可能再度將他們的心血毀於一旦,於是有些猶豫。

「如果政府能幫忙趕快疏浚、開水路、並把堤防做起來,那麼大水再來,我們的田就比較不會再被沖走了!」,面對巨大的自然力量,他們單純地想藉由一些人為的努力來力挽狂瀾,但政府一直沒有什麼作為,讓他們實在無力又無奈,只能繼續仰賴八八臨工政策提供的短期救助,但這是一種不得已的將就之計,而非長久之道。

其實他們比誰還清楚,八八臨工政策一旦喊停,一切都將再回到原點。面對未來,弟弟何順清說:「不敢去想,一切等汛期過後再打算,如果可以,想要重新恢復務農。」

八八風災沖走何氏兄弟的幾畝良田,卻沖不散他們重回農務的堅定心情。蘇福男攝。 [4]

八八風災沖走何氏兄弟的幾畝良田,卻沖不散他們重回農務的堅定心情(蘇福男攝)。

所幸,在這過程中,甲仙愛鄉協會積極介入,有效整合了八八臨工政策所提供的各項資源,讓一群八八臨工得以一起工作、上課、互相交流,並賦予這些工作一些更高層次的意義,現在他們工作的心情並不單純只是為了薪水,更是為了自己生活的家園,自己的社區。

陳漢忠就表示:「加入臨工後,因參與社區服務,心情變得較活潑,覺得過去只知忙於自己事務的觀念很狹隘。如今有機會參與社區服務的活動感到非常有意義。」

(本文作者為旗美社大「小地方觀察員培訓班」學員,本文轉載自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