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凱族人回「家」的路,「談」何容易?

本文摘要:謝英俊建築團隊的設計師洪明裕提到,規劃過程最重要的就是,「建築的過程,是我出一部分力,你出一部份力,才是完整的。設計者不要妄想蓋的東西,就是族人百分之百想要的。」( 圖/ 柯亞璇。設計師表示,建築的過程是互相協力的過程。 )

魯凱族人回「家」的路,「談」何容易?

前言:

去年八八風災肆虐台灣,使得在當時的情況下,政府第一時間要先採取救急的措施,安置災民。然而,又因莫拉克颱風所影響的區域環境與族群,均各不相同,這也使的重建家園的工作加倍艱難。

而在透過各種管道的發聲下,霧台鄉魯凱族人,溝通了許久的「家」,政府終於在6月8日再次與部落族人面對面溝通,將溝通的距離拉得更近。

謝英俊建築師工作團隊在瑪家農場「永久屋」的設計過程中,一直以協助災民需要的房子來思考永久屋的設計,而不是圍繞在「推銷」誰的房子最好。設計師洪明裕也表示,「不要妄想設計師蓋的東西,就是族人百分之百想要的。」

擔任瑪家農場的設計團隊,謝英俊建築師工作室,又是如何來看待部落「永久屋」的規劃以及與瑪家農場進駐族人的溝通?以下是採訪擔任謝英俊建築師團隊設計師洪明裕的專訪整理。

一、部落意識為主體的設計理念

「對於規劃『永久屋』的想法,未來不知道可不可以不一樣,現在這樣的狀況,有一個機會可以反省,而且也有反省的必要。」擔任瑪家農場規劃的洪明裕設計師,說出他從921到八八風災設計過程,對於「永久屋的反省必要」。

協助瑪家農場基地重建的NGO組織世界展望會與謝英俊建築師團隊,最初在討論的過程,就達成一個相同的規劃共識,第一是以部落意識為主體,第二個就是協力造屋。

洪明裕表示,在建築規畫者的立場,會考慮使用的對象是誰?以及想要什麼?他更強調的說,「家屋的規劃過程,怎麼可能不跟『對象』溝通?」

在建築規畫的立場上以及設計過程中,「建築物本身」跟「使用者」的關係,會產生的東西不一樣。雖說建築是在人進來一段時間才會完整,一般是不可能一次就滿足使用者想要的需求。然而這中間相對的是更需要時間來溝通。

他也提到規劃過程最重要的就是,「建築的過程,是我出一部分力,你出一部份力,才是完整的。設計者不要妄想蓋的東西,就是族人百分之百想要的。」

image001

二、協力造屋的規劃共識

為什麼要這樣規劃永久屋?洪明裕也說明了設計者做基本的立場。他說,規劃「永久屋」,是協助災民需要的房子,而不是推銷誰的房子最好。

在「設計者」的立場上,「蓋的不只是房子」。而這樣的設計思維,其實也是希望將施工技術的門檻降低,簡化到只要用螺絲去鎖就可以協助家屋施工的進行。為的是期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能讓族人都能進來參與,因為房子不是做完就算是蓋完,更期待的是部落可以蓋自己的房子。

而主要讓部落參與動手蓋房子的一個原因,也是發現在與部落討論規劃過程。如果可以透過一起蓋房子的過程,逐漸將人謀和在一起,大家先一起做,再來慢慢將人凝聚在一起。

三、族人對家屋品質的質疑

對於不同NGO所蓋出不同的「永久屋」,族人也有許多的擔心。而對於族人對瑪家農場「永久屋」提出,為什麼不是鋼筋水泥的材質,提出疑問時?洪明裕也表示使用鋼骨結構的方式來設計瑪家農場的「永久屋」,一個主要是從綠建築的立場來思考這個家屋的設計,而另一個也是因為鋼筋水泥的建材其實是較耗能的。

而這些耗能數據比較,也都是透過實驗所得到的結果,因此在「永久屋」的設計上,以及綠建築的考量上,選用了鋼骨結構的材質來做為設計的主要材料。

而其中對於為什麼不是鋼筋水泥的迷思,他也說明,這個部分是因為使用者的心理感受,不太一樣,才會產生這樣的想法。

四、回「家」的路,「談」何容易?

洪明裕也表示,在規劃的過程最主要的難題就是,部落的整合太難。而其中影響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在好茶村經過2年多快3年,長期住在隘寮營區的安置狀況下,人都散了。不過,即便是人都散了,規劃團隊仍就把持溝通的原則,到部落與族人一起參加部落會議討論,跟部落持續的討論「永久屋」的每一個設計階段。

不管一棟建築物花費幾百萬的預算,幾千萬人的愛心,「把持溝通的原則」是設計者在建築專業領域裡對使用者最起碼的「尊重」。族人的「永久屋」若只是在會議室裡討論,又「談」何容易?

3 回應 to “魯凱族人回「家」的路,「談」何容易?”

  1. 啦法告-嘎斯ㄅ浪 說:

    很多人都在為自己的下一代決定一些很難想像的未來,山林、都市、人類、動物、植物、生態、生活、傳統、文化、科技、進步…因該只有兩種結果:
    一是進步到忘了思考、檢討、反省、不敢面對,因而自尋滅亡(人類是會思考的動物,也就是說可溝通的高級動物,聰明反被聰明誤)。我比較高級一點巔….我還會唱歌….矮殺
    二是進步在傳統文明中的智慧謀生存(很美的生活著、像人一樣的生活著),有智慧的作為會影響人類生存的時間長短,因為…我們只是地球中一點點中的一點點。
    現在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生活的方式在地球的某一塊土地上呼吸著,但近這幾年山海的呼吸有點困難,當有一天當地球要選擇自己的生存運作方式時,我想永久屋和避難屋因該不是問題了,有意義的活著也不是問題了,有沒有人也不是問題了,有錢沒錢有後代沒後代有信仰無信仰……很多的很多…..我想…之類等等的,反正都是出在人的身上,那….其實我也不知道後面要打什麼了,因為也是很少用電腦之類的,只是看到銘裕兄的報導就回一些現在想到的。

    想對慈善單位和政府說,反正都要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或一年剩兩季還一季的,至於善款,就給建築專家和災明去溝通,政府就等建築商蓋的前中後去關心一下,送一下燒酒雞還是涼水之類的,在看災民是否有無過程中的問題需要幫忙的;我想政府因該還有更多更有意義的事要做嘛,觀察一些全球暖化的原因哪,是否要執行一些政策在這些危害地球的一些工廠和畜牧業或等等之類的集團遊戲呢…..,總之…我刻了一塊鐵,上面刻著兩個字,矮殺,只到未來的Q世紀有新的生物發現時,至少他們會發現到很久的以前至少有個矮殺文化…..矮殺…笑一下嘛
    人類加油
    政府加油
    慈善機構加油
    大家加油
    小魯凱啦法告留

  2. 番婆 說:

    什麼時候感受到政府存在?
    什麼時候感受到政府不存在?

    什麼樣的執政黨會&能 這樣選擇?

    什麼樣的人民會選擇供養這樣的政府?
    什麼樣的人民會選擇供養這樣的執政黨?

  3. 陳來紅 說:

    以部落意識為主體的文化傳承
    在住屋 ~ 在生活~~在生計~~都是迫切需要重視的~~~~
    能留在原鄉 族群文化傳承較容易保存

    原住民的討論看似鬆散但自有秩序井然
    問題是會議的型式
    如果非原住民熟悉的
    連表達都完整都會是很困難的~~

    昨天在桃園縣的社造課堂上
    在演出的原則與方向上有共識的確立後
    來自四族居住都會的原住民
    短短兩小時
    他們可以從劇情到道具&角色安排&出場順序
    不但搞定還精采演出 驚豔全場
    也順利的向其他社區推廣原鄉的 歌 舞 木琴的樂音~~~~
    到各社區教唱教舞教樂有何不可?
    原鄉是根~~~是族人根~~也是文化重要的根~~更是最具台灣代表性的根~~~請多珍惜與尊重!

相關網站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