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拉克88news.org - https://www.88news.org -

水利署:曾文越域引水工程,3年內不會復工!

經濟部水利署署長楊偉甫日前表示,高雄縣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未來3~5年可能都不會再復工,水利署僅會針對曾文水庫進行清淤,盡力延長水庫壽命,並積極開發伏流水等替代水源,日後在大高雄地區應會主推吉洋人工湖

楊偉甫也透露,阿里山一帶的河川清淤工程難度太高,水利署目前的作法,是會優先針對臨河部落進行護堤強化與疏散,因此攸關山美部落居民生計的達娜伊谷生態園區重建工作,很可能得再多觀察幾年,才能提出較為清晰的重建方針

至於近來引起諸多關注的新竹縣尖石鄉比鱗水庫興建計畫,楊偉甫表示,目前政府的規劃是要在麻里光一帶另建高台水庫,兩水庫之間也會再進行越域引水工程。楊偉甫強調,他很清楚尖石鄉一帶的泰雅族人對於水庫有很多疑慮,但目前一切水庫計畫都還只是「選項」,不一定會推動。他表示,如果真的要推動,不會不顧反對意見,會先與當地居民坐下來好好溝通,再視情況而定。

IMG_9921 [1]

上圖為越域引水工程在那瑪夏鄉一帶的取水口,目前仍勉強高於河面;至於桃源鄉勤和村一帶的取水口,目前仍被深埋在土石堆中。

停工 / 復工,關鍵何在?

水利署長楊偉甫日前出席「災後河川子民,部落文化論展」系列講座時表示:「水利署所屬的許多構造物(如攔砂壩、越域引水工程等)在莫拉克風災中,幾乎被摧毀殆盡,讓我們體認到過去的作法不一定對。以後水利署一定會修改現行作法,並努力向原住民學習與水共處的智慧。」他表示,災後的慘痛經驗,讓他再也不敢以「專家學者」自居,日後定會努力向原住民學習,並修改現下台灣治水方針。

楊偉甫在受訪時表示,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在莫拉克風災中遭到掩埋,水利署評估,以目前荖農溪土石淤積狀態,如要以工程手段恢復運作,恐怕要付出非常大的代價,因此3~5年內不會再重啟越域引水工程。他表示,現階段水利署只會針對隧道內進行安全補強工程,避免意外發生。

重點根本就不是會停工幾年,而是政府到底有沒有魄力去釐清越域引水工程對環境的影響!如果確實有影響,那就應該要永遠停工,連復工都不用談!」小林村重建發展協會會長蔡松喻聞訊表示,現在討論什麼時候要復工,根本言之過早,也沒有切中問題核心。

蔡松喻強調,當初越域引水工程環評時,還沒有發生莫拉克風災,但如今山河變色,當地地質已脆弱不堪,政府應請專家學者審慎評估,當地到底適不適合重啟工程,又工程對環境到底有多少影響,釐清問題所在後,才能討論要不要復工。「政府說至少停工3~5年,到底是要講給我們災民聽,還是喊給包工程的人聽,我實在很懷疑。不釐清問題,只說短期內不會復工,但我們在地人也住得不心安,不知道到底要不要搬家啊」,蔡松喻說。

高雄縣八八再造聯盟召集人理斷牧師表示:「荖農溪每年都會暴漲,不適合越域引水工程,這是我們原住民一直以來都知道的。我們一直以來的立場,從來都沒有變過,那就是反對越域引水工程,希望他永久停工,政府也不要再把資源浪費在沒有意義的建設上了!」

地球公民協會理事長李根政則直言:「越域引水根本已經不可能再做了,除非政府要直接往河床下面挖…但你看那砂石淤積量,可能嗎?」

吉洋人工湖是大高雄最好的選項?

由於過去政府不斷強調,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可大幅改善南部缺水問題,如果越域引水停工,那麼南部地區供水問題,究竟要如何得到滿足呢?楊偉甫強調,水利署目前除了會努力進行曾文水庫清淤,設法延長水庫壽命外,也會積極開發替代性水資源。他解釋,日後政府將會積極推動「吉洋人工湖」興建工程,而這也是政府努力想以「伏流水」、「地下水」資源,取代表面水資源的政策之一。

吉洋人工湖要一口氣開挖700公頃優良農地,而且豐水期容易造成周邊淹水,枯水期又等同是在抽地下水,根本就不划算!」李根政表示,水利署明明就有委託專家進行「吉洋試驗池」模擬未來人工湖效益,卻發現豐水期不但引水量有限、容易造成周遭淹水,枯水期也等於是在抽地下水,證明成效有限,希望水利署不要刻意忽視實驗結果,也期望政府可以重視在地居民反對、監督的意見。

李根政補充,就算水利署想要開發替代性水資源,人工湖也不符合經濟效益。他認為,水利署當務之急,應該是著手管理需求端,例如進行水價合理化、強化回收水再利用、改善漏水率等等,才能降低新開發水源的壓力

對於李根政的回應,楊偉甫則表示,水利署與關心水資源的學者、專家,已有長期互動經驗,日後工程要正式進行前,一定會與專家學者好好溝通。「但現階段來看,吉洋人工湖仍是大高雄地區最好的選擇,也是很好的水資源開發工程」,楊偉甫強調

IMG_7831 [2]

阿里山一帶河床砂石淤積嚴重,幾乎已從河床變成石床。

工程力量有限,阿里山重建之路仍漫長

師大地理系副教授汪明輝是出身自阿里山鄉樂野村的鄒族學者,他在「災後河川子民,部落文化論展」中表示,鄒族雖擅長游獵,但也是非常親水的民族;以近代社區營造成功案例來看,達娜伊谷生態園區就是鄒族文化最重要的表現。

然而,由於達娜伊谷在風災中受到重創,而阿里山曾文溪上游一帶,卻未見水利署大動作進行清淤工程,教許多關心重建議題的人感到憂心。

對此,楊偉甫回應表示,阿里山土石崩落情況實在太過嚴重,如要以人為力量清淤,恐怕得花上超過10年的時間,因此水利署會先觀察今年颱風來臨時,現在淤積的土石會有何變化,看看能不能在自然界達成平衡點,日後再做打算。

「我們必須瞭解,在大自然的力量之前,人為力量是非常渺小的。阿里山(如二萬坪一帶及曾文溪上游)現在淤積實在太嚴重,而且路又很小條,工程上能清運的砂石量實在太有限,而我們也不可能為了清運砂石,又另外開大路上山,那對自然的破壞更嚴重!

楊偉甫強調,沒清淤絕不是水利署懈怠,而是工程力量真得很有限。他表示,「考量到人民居住安全,水利署會優先針對聚落進行堤岸補強工程,並搭配疏散措施。至於河床淤積問題,我們得觀察這幾年颱風之後,河床會有什麼變化,再來研擬適當的解決辦法」。

記者追問,要多觀察幾個颱風,才研擬河川清淤、治理之道,這話聽在當地人耳裡,會不會太過刺耳,認為水利署罔顧人民安全?楊偉甫則回應,相信原住民都很瞭解大自然的力量,也清楚人與自然相處的方式,本來就是會不斷地變化,這點真的要請在地人多體諒,因為工程的力量真得很有限

IMG_9442 [3]

由比麟大橋眺望那羅溪溪谷。政府預定要在比麟大橋下游100公尺處興建比麟水庫,屆時所有臨水部落恐將陷入遷村危機,當地生態也會受到影響。

司馬庫斯:堅決反對比麟 / 高台水庫!

此外,當日在論壇中發表論文的政大民族系助理教授官大偉,也把握楊偉甫參與論壇的機會,表示希望以一個泰雅族人的身份,向水利署長詢問政府是否真的要在新竹縣尖石鄉一帶興建比麟水庫。

對此,楊偉甫先是表示,大漢溪上游的「榮華壩」嚴重淤積,使用壽命大幅縮短,讓水利署瞭解過去興建水壩的政策,可能有修正的必要。但他隨後表示,為了供應新竹科學園區用水,政府的確規劃要在比麟、馬里光各興建比麟與高台水庫,兩者之間還會搭配越域引水工程,引發參與論壇民眾一陣譁然。然而,楊偉甫也補充:「這一切都還只是未確定選項,還不是定案。如果真的要推動,不會不顧反對意見,會先與當地居民坐下來好好溝通,再視情況而定。」

司馬庫斯長老教會牧師阿隆‧尤巴斯在得知水利署發言之後表示:「這沒什麼好溝通的,如果政府真的要在我們傳統領域蓋水庫,那我們所有泰雅族人都會走上街頭抗議、連署、請願,所有能做的事情我們都願意去做!這件事情,我們反對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