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拉克88news.org - https://www.88news.org -

三地門自救會:「做中學」,才是部落最好的媒人。

三地門自救會─部落年青人的「正面力量」

八八風災至今,許多外界的資源不斷湧進災區的部落,而未來還會有許多不同的計劃與經費預算將要進入到部落。不過目前有些災區部落因為在「劃不劃定特定區」的拉扯下,就先與部落族人撕破臉,甚至形成兄弟或者是父子之間的冷戰對立。為部落重建的難題中,又多加了一道難解的部落「感情問題」。

雖然重建造成部落內的拉扯,但是也因危機,某些部落內的力量凝聚起來。「三地門自救會」在三地門鄉原住民災區的救援組織中, 是一個「非常年輕」的運作團體,裡面的成員大約是年紀20到30間的部落青年,做的計劃雖然小小的,但是很有年青人的想法,是一股在部落不可或缺的「正面力量」。

經過風災八個多月過後,三地門自救會的年青人,在「做中學」的摸索當中,慢慢建構部落內部與外界連結的系統,以「自立自強」青年意識主導的精神,協助部落做重建的工作,形成了一個部落與外界連結的溝通橋梁。

三地門自救會負責人拉夫拉斯表示,在協助救災過程中,許多在不瞭解部落文化的狀況下,過多的資源與不恰當的方式進入到部落,很容易就會衍生出另一個「人為災害」。

IMG_4856 [1]
三地門自救會:在「做中學」的摸索當中,慢慢建構與外界連結的組織系統。

另一種「為部落服務」的方式

而在屏東地方不少部落災區的自救會組織也反應,目前部落尚無與外界達成完善共同協力的「溝通機制」,有時部落自救會除了要處理部落災民的生活問題,還要擔心志工在部落的住宿與飲食,無形中也增加了原本救災的工作量,而常感到分身乏術。

4月3日與4日兩天,中國文化大學的社區文化服務隊,再次來到三地門持續先前八八風災的服務工作,不過這次,他們學習用另一種方式來為「服務」部落。

社區文化服務隊的賴韻婷同學表示在八八風災後就隨著社團老師一起到部落服務,起初,她也害怕「有時候不知道這樣的服務資源到底好不好?如果部落不需要這樣的資源,對災區部落來講,更是另外一種無形的負擔」也擔心,這樣的幫忙,根本支持不到災區部落的族人。

先前的服務過程中,韻婷也碰過在部落服務時,部落耆老不願意開口多談的尷尬場面。不過,她仍就沒有灰心,還是持續利用假日到屏東地方的災區做服務工作。而在時間的累積與無數次部落的感情連結與累積後,也找到自己支持的方式。她表示:「在透過體驗後,其實才能了解到部落生活真正的『真實現象』,透過用心瞭解與感情的累積,就會找到一條通往與部落連結的路。」

三地門自救會的青年也表示,這次與文化大學的社區文化服務隊合作方式,也是希望能夠扮演部落與外界聯繫的溝通媒介,讓社會各界的愛心資源有效的發揮協助的力量,並且減緩不必要的文化衝擊。用做中學的精神,有體驗、有感受、有結果,的運作方式與災區部落一起重建。

用什麼方式在重建的過程支持部落,才能讓有用的資源在災區部落發揮有效的協助力量,也許才是各界愛心資源與政府計劃進入災區前,要做的第一門功課。重建之前,做好「溝通」的功課,即使只是窮學生,只要懂得與部落「用心溝通」,都會比財力雄厚的慈善團體來的有力量。

IMG_4851 [2]
社區文化服務隊的服務方式:「傾聽」是溝通的開始,「參與」是了解彼此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