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鄉共居、族人分離,忠誠營區住戶嘆兩難

本文摘要:營區住戶與原鄉居民分隔兩地,也拉扯彼此之間的情感。有人懷疑,忠誠營區是不是乾脆自己獨立成一個部落好了?幸運入住的住戶也覺得無奈「我們本來可以團結,可是政府一直這樣子搞的話,我們的心胸越來越狹窄」。( 圖/ 紅十字會/介惠基金會提供。從耕作到小孩教育,安置營區者都面臨許多為難。 )

兩鄉共居、族人分離,忠誠營區住戶嘆兩難

夜幕低垂,隱身在一片田野中的屏東縣忠誠營區,飄散出一陣陣樟木燃燒後的香氣,居民飯後群聚在家門前話家常,部落的傳統與生活習慣,似乎正一件件移植到營區中,然而,在這片和諧表象的背後,忠誠營區裡還潛藏了許多挑戰。

一個營區兩個鄉 意見易分歧

忠誠營區的居民們來自泰武鄉泰武村及來義鄉來義村、義林村及丹林村五、六鄰,在管理方面,除了由紅十字會與介惠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共同協助管理營區生活、提供駐點服務外,營區居民也自組管理委員會,作為對外聯繫與接收物資的窗口。

但是在實際操作上,忠誠營區管理委員會分別由泰武、來義管委會各九人組成,平時兩個管委會個別運作、開會,並再整合出統一意見。

發展出兩個管委會各司其政的模式,是由於泰武、來義兩鄉雖同屬排灣族,但語言和生活習慣卻不相同,居民即使生活在同一營區內,平日往來並不密切,這使許多制度都須花較長的時間討論,以達成共識,像是營區每日安排七人輪值、負責營區環境清潔的「義工隊」,就是兩會慢慢協調出來的結果。

「雖然我們是排灣族,可是生活習慣不同,他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有我們的…硬要把同族的綁在一起,我覺得很多東西都綁手綁腳。」來義管委會委員陳美琴質疑,政府的安置安排,是否太過草率、直觀,不夠了解原住民的生活習性。

有村民認為,忠誠營區像是部落的縮小版,從搭棚子、打麻將、種植農作物的種類,這些不同的生活型態就可大概觀察出他們來自哪一村,這種差異化和一些先入為主的觀念,使得居民雖然在地理環境上已是比鄰而居,心理上的隔閡卻仍難真正跨越。

語言不同也易使溝通產生誤解,嫁至義林村大後部落的泰武管委會委員朱慧娟,就曾因為語言的關係與婆婆產生誤會,「剛剛結婚時,我婆婆說『媳婦啊,去幫我拿水瓢。』我第一次聽到搞不懂就在發呆,婆婆就問我老公『她聽不懂山地話嗎?』但我們不是這樣講啊。」朱慧娟說。

大人們或許比較沒機會打交道,但每天以騎腳踏車為樂的孩子,在營區裡繞著繞著總會碰頭,陳美琴說,孩子們會互問「你哪裡的?」或是偶爾嗆一下對方,「小朋友也會有摩擦,到時候可能就是我們大人的摩擦了。」她開玩笑的說,除了管理委員會,忠誠營區未來還可能需要調解委員會。

image001
兩鄉居民組成忠誠營區管理委員會。圖左為泰武管委會委員朱慧娟,圖中及圖右為來義管委會委員林金梅與陳美琴。(攝影/林舫如)

image003

營區管理委員會平均每兩週開一次會,居民大會則不定期召開,由兩鄉住戶分別舉行,圖為1月22日來義居民大會會議情形。(紅十字會/介惠基金會提供)

image005
忠誠營區內環境由住戶組成的「義工隊」維持。(紅十字會/介惠基金會提供)

一個部落分兩地 居民難團結

在縣政府的規劃下,忠誠營區僅能容納111戶,目前安置527人,許多災民無法獲得安置,留居原鄉的居民與營區住戶的關係,起了微妙的變化。

忠誠營區的居住規劃是:泰武鄉44戶、來義鄉67戶,皆以抽籤的方式入住,但這中間的過程也惹來一些民怨。以來義鄉為例,去年第一次申請入住截止日(98年11月30日),只有二十幾件申請案,申請人不用抽籤就可以入住,直到實體建築完成、公所人員大力宣導後,申請件數才提高到93件,超過預定的戶數,使得原本設立的審核機制,最後改為無條件的抽籤。

抽籤公平嗎?有村民說,由於全面開放抽籤,獲得安置的住戶並不一定是受災戶,還有沒抽到的災民至今連家都沒有。除了一個「家」,更重要的是,外界的愛心,似乎只看到忠誠營區的住戶,更多留在原鄉的災民,就這麼被遺忘了。

有些留在部落的居民覺得不平衡,認為住在營區的住戶不但能享受設備,還能不定期獲得慈善團體的物資,「我們真正的沖水戶在村莊裡,反而不來看我們,都去忠誠營區了。」因此,到目前為止,還有許多居民正在排隊入住忠誠營區。

來義管理委員會主委郭坤旺認為,政府應該關切這些受災戶,不能因為沒有抽到籤就放著不管,「最起碼申請登記的戶數,要想辦法讓這些沒有抽到的戶數有辦法住進來。」讓重災戶在安置過程中,能獲得一定的保障。

營區住戶與原鄉居民分隔兩地,也拉扯著彼此之間的情感。身兼來義村老人關懷站志工的陳美琴觀察到,由於交通關係,一些住在忠誠營區的老人家越來越少回到部落了,留在山上的老人家一方面想念他們,一方面又嚷嚷著山下的朋友們不上山來看看他們、參與活動。甚至有人懷疑,忠誠營區是不是乾脆自己獨立成一個部落好了?

幸運入住的住戶也覺得無奈,「現在大家人都人心惶惶,我們本來是可以團結,可是政府一直這樣子搞的話,我們的心胸越來越狹窄」。

image007
族人把耕種的習慣帶到營區內,處處可見住戶們利用門前空地種植作物。(紅十字會/介惠基金會提供)

就近就學或根留原鄉? 家長傷腦筋

在營區裡,有的孩子踏著單車競速,有的則是三三兩兩群聚在一起玩玩具、玩沙,家長們有些心疼的說:「小朋友的玩樂只有騎腳踏車、騎腳踏車,然後玩沙子、玩沙子…一直重覆。」

根據紅十字會於99年1月完成「忠誠營區現住人口需求調查」,居民的「育樂需求」以64票排名第一,其次才是41票的「就業需求」與30票的「經濟需求」。對此調查結果,紅十字會與介惠基金會已向臨近光春國中借用場地,作為小朋友打球、玩樂之用,目前也在規劃增添其他設施。

當然,家長們擔憂的問題不只如此,有些家長搬到忠誠營區後,孩子的教育就受交通因素影響。一名來義村的家長便不帶孩子去原鄉的托兒所了,而未來孩子的就學地點,也讓他頭疼。

朱慧娟表示,泰武國小有24位學生住在忠誠營區,但學校有安排校車接送,單趟車程約30分鐘。泰武國小因學校位於危險區域,面臨學校安置問題,泰武家長因也安全與交通考量,不願讓孩子回到位於佳興村的泰武國小佳興分校就讀,反而傾向支持留在目前位於佳平的臨時校區。

面對教育問題,也有另一派做法。郭坤旺的孩子自從搬到忠誠營區之後,每天至少得花一個小時車程到來義國小內社分校上學。郭坤旺曾為此與老婆商量,考慮讓小朋友轉學到平地學校上課,但是,為了避免自己村子裡的學校像許多原住民學校,因人數不足慘遭廢校,他最後決定繼續讓孩子就讀山上的學校,希望盡可能讓孩子保留原住民的傳統文化與價值。

image009
騎腳踏車是忠誠營區小朋友最主要的娛樂。(紅十字會/介惠基金會提供)

image011
忠誠營區的育樂設備、孩子的教育,都是家長們認為應盡速解決的問題。(攝影/林巧璉)

(本文作者為台大新聞所同學)

6 回應 to “兩鄉共居、族人分離,忠誠營區住戶嘆兩難”

  1. 排灣vuvu 說:

    本身是受災戶,但是對於政府(含鄉公所)處理忠誠營區入住的作法不敢苟同,因為我的家實際上位於河水邊,有可能再下次的風雨就會面臨沖刷….當我們知道可以申請忠誠營區住所時,早已經額滿,更發現知道這各訊息的部落族人少之又少,似乎都跟某些握有資訊的人才知道,有些入住的族人資格並符合災民,例如某戶人家在平地有房子,卻可以申請入住…我們部落這邊的族人看到都傻眼.抗議卻得不到回應….

    • 路人 說:

      裡面的文章很多都提到
      包含頭目都説的很明白
      申請了永久屋不是自己住
      是給自己小孩工作上學方便
      自己還是要回山上住

      對!就是這樣~~
      你自己是受災戶怎麼看待自己的同胞
      這樣的想法?!
      那麼捐贈者又如何看待?

    • Amale.Gadhu 說:

      排灣vuvu:受災戶的認定是以房屋有沒有毀損,還有必需要有戶籍,如果你符合這規定就可以申請。
      一般來說村幹事或村辦公處會自動辦理,除非就是不符以上資格,但是若你覺得權力受損必須要主動爭取,我相信大家都會秉持是同族又是一樣的受災戶幫忙解決的,你認同嗎?趕快這樣去做吧!
      透過媒體放話,會被一些「不良居心」的人利用,你的好意容易被扭曲,要審思才好。
      你提的例子,很多原住民的狀況類似,本來在山上就有房子,但可能為了工作或孩子就學方便,會在外地買房子,這是很平常的啊,但是如果他在山上的家也毀損,就跟你我一樣是災民,不是嗎?

      • 排灣vuvu 說:

        謝謝,樓上的同胞,我們只是覺得大家都那麼辛苦了,還是有些人對於這種政府資源的分配掌握其中,讓其他真正需要的人自力救濟…
        (據了解,這幾戶人家是工寮被沖刷,但山上的家並未受到任何的毀損,我們只是覺得這樣的分配過程有些瑕疵,希望下次有組合屋要分配的資訊時,不是最後知道的一群.)對此事件,我們有主動反應,但歷經一兩個月了,還是沒有明確的回覆,最後家中的vuvu說:算了,他們可能更需要協助吧!!只要你們都平安,你們都還願意待在這裡,祖靈會保佑我們.

        最後給我們自己一個方向,不管外界給予的支援如何,我們都要心存感激,但我們不要失去了原有部落文化的共享精神,在面對災難困境時,我們自己要先站起來去解決~

        排灣自己要先站起來~

  2. JAGULU 說:

    DEAR 排灣vuvu:

    我是住在很遠很遠的排灣族人,我關心你們,希望你們度過難關.離開台灣很久了,在這裡細讀每一篇有關你們面臨苦難的經驗,看到有這麼多好心人在幫忙,還在一些部落蓋漂亮的歐式農莊屋宇,心中對這些好心人無限感激.對於家鄉有分配不公的情形,不要畏懼強權要繼續申請,如果他們只讓有關係的人知道申請真相,或是你們總是最後才知道,或是總是分配不到,這真的是很不公平的,請繼續讓大家知道,因為這玷汙了好心人的美意.
    DEAR VUVU:關心您也擔心家鄉出現的不公平現象,希望您的安危公平終獲保障.也希望您很快申請到一棟可以讓您安心生活居住的屋宇.

    來自海外的真情關懷

    JAGULU

相關網站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