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咖啡的Q&A一咖啡農友與「在欉紅」的對話

本文摘要:許哲瑋也提到,每一年,在欉紅都會將合作的農戶的咖啡豆交由專業人員試喝、品嘗,再將結果回饋給農戶,「我們雖然不見得懂得怎麼去種咖啡,但是把這個意見 給農戶,對他們會有幫助。有一年他們喝到了海鮮味,我們就把這個結果告訴農戶,他很驚訝地說:我只有灑了一點貝殼粉,沒想到這樣也會喝得出來。」 ( 圖/ 劉瑋婷 )

栽培咖啡的Q&A一咖啡農友與「在欉紅」的對話

1月10日,屏31線上雲霧繚繞,路旁隨處可見高矮不一的咖啡樹,有些枝頭上還能看見待採收的咖啡豆,這一天,「在欉紅」的工作人員帶著一台咖啡脫殼機,從台北南下屏東到了德文,交到了劉石頭vuvu的手上。劉石頭vuvu與太太年紀都相當大,平日在山上整理自家的咖啡園,採收好的咖啡豆,vuvu也細心地在地上鋪上了墊子才攤在陽光上曬乾,烤著地瓜的爐火則為山區的低溫添了暖意。

「在欉紅」是一家台灣在地的企業組織,從果醬到咖啡,走入產地與農民接觸,協助推廣台灣的農業。在欉紅與劉石頭vuvu一家過去一直有合作,此次帶著機器上山,在欉紅的許哲瑋說,考量到一台脫殼機的價格不便宜,但脫殼機又是必須的設備,「所以我們就提供機器,農戶他們就用每年提供我們豆子來攤還機器的價格,這樣也可以不用去加重他們的負擔。」

我們也跟著在欉紅一起前去拜訪農戶,同時將關於咖啡的栽種要點記錄下來,提供給一樣在原鄉咖啡產業中努力的部落居民們參考。

IMG_9014

Q1:曬乾的咖啡豆,真的乾了嗎?

跟著在欉紅一起到德文的,還有熱帶舞曲咖啡莊園的經理徐恆德,徐恆德與在欉紅的林哲豪、許哲瑋三人先協助vuvu將脫殼機架設好,告訴農戶操作使用方式後,開始拿出曬乾的咖啡豆測試機器,拿出水分測量計測量曬乾的咖啡豆,卻發現水分過高,徐恆德說明,由於山區的環境較為潮濕,因此農戶在咖啡豆曬乾的程度上要掌握在10─12度左右,「因為咖啡豆曬乾之後還會有回潮的情形,除非改用茶葉袋的包裝,才能克服這個問題。」

一行人轉往vuvu的咖啡園查看,vuvu的兒子劉俊雄提到,「以前我們就有在種咖啡,但是那個時候種了卻沒有人要買,所以又把它砍掉,這裡以前也種過水梨,也是有人說會收購,要我們去種,結果我們種了之後,沒有人買,像紅肉李這裡也有啊,但是價格太便宜了。」

Q2:每一棵咖啡樹之間要相隔多遠呢?

針對vuvu家的咖啡園,徐恆德指出,原鄉的咖啡產業因為土地朝向的關係,能有充足的日曬時間,「對咖啡最好的情況是上午十一點過後就沒有太陽,下午兩點開始起霧,這個是最好的狀況。」但他也提到,原鄉咖啡採粗放種植,咖啡樹之間的間距過於密集,一般而言,咖啡樹之間的間隔是1.5米乘上2米的寬度,「但是這個又沒有辦法,因為他們是粗放,如果沒有密集,就會採不出產量來,只能夠靠施肥來改善。」

看著滿山的咖啡樹,徐恆德也提出了建議,剪枝的時間最好是在大寒過後到立春之前,但這個漢人農民曆中的詞彙對部落居民而言有些陌生,林哲豪隨即將相對應的西元紀年時間提供給農戶。至於剪枝、讓咖啡樹重新生長的高度,徐恆德也提到,最好是修剪至離地約45至60公分左右的高度,「這個粗放式的,就可以用輪流砍的方式來處理,然後一定要施肥。」

IMG_9005

Q3:可以/應該施肥嗎?

關於施肥,劉俊雄則說出了一直以來的疑慮,「我們以前有在施肥啊,但是人家說施肥了咖啡豆就會有味道,所以我們就不敢下了。」

徐恆德回應,事實上咖啡樹也和其他農作物一般,是需要施肥的,但是在肥料選擇上,必須要分辨清楚哪些種類的肥料是咖啡樹不可以使用的。

「例如像苦茶粕、蓖麻粕、動物有機、魚粉、魚油、廢棄物或排泄物這些東西,都不適合,肥料主要還是要選擇有機肥。」

許哲瑋也提到,每一年,在欉紅都會將合作的農戶的咖啡豆交由專業人員試喝、品嘗,再將結果回饋給農戶,「我們雖然不見得懂得怎麼去種咖啡,但是把這個意見給農戶,對他們會有幫助。有一年他們喝到了海鮮味,我們就把這個結果告訴農戶,他很驚訝地說:我只有灑了一點甲殼素,沒想到這樣也會喝得出來。」

「有時候農民會覺得自己的東西是最好的,不願意去接受自己的缺點,這是最大的問題。」許哲瑋說,透過試喝的感想回饋給農民,可以更直接地讓農戶了解作物的狀況與農產品的口感。

徐恆德建議,由於原鄉土地的土質因素,建議在施肥的量上必須多增加一倍,「其實這邊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主要的還是營養不夠,需要施肥。」

另外他也建議,農戶可以透過土壤檢測的方式來確認施肥的成效,「最好是在施肥前、施肥後兩周至一個月的時間之內送土壤去檢測,這樣才會知道到底肥料有沒有產生效果。」目前,農改所也提供免費的土壤檢測。

IMG_9028
劉俊雄

Q4:進口的咖啡豆有這麼多,台灣的咖啡豆真的有機會嗎?

日據時代,台灣的原鄉就有種植咖啡豆的歷史,但當時並沒有咖啡產業應運而生,徐恆德細數,台灣的咖啡產業大概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荷蘭人帶入台灣,緊接著日本人來台之後,也鼓勵居民種植,但依然沒有發展出咖啡產業,其後,國民政府來台同樣也鼓勵居民種植,但卻無疾而終。

「現在生意人就會開始鼓勵農民種咖啡豆,因為他知道台灣以前有種,就會鼓勵。」目前,台灣的咖啡豆採收之後,絕大多數都是留在台灣銷售,徐恆德直言,「台灣的咖啡豆比起國外的,最大的優點就是新鮮。進口的可能就是今年採、明年販售,中間還需要運輸的時間。」

Q5:山上山下的存放/曝曬的空間,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

德文與達來兩村的居民,少數居民在風災後搬遷到了永久屋,山下的咖啡農戶,每天騎上半小時的摩托車回到原鄉照顧自己的咖啡樹,對於存放空間的改善,徐恆德也提出了建議:「山上因為濕氣重,所以容易反潮,建議大家可以改用茶葉袋,就可以改善這個狀況。」

在欉紅負責人林哲豪則說:「山下的存放空間上,看起來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大家在曬咖啡豆的時候,還是建議不要直接接觸到地面,最好可以把咖啡豆架高,讓咖啡豆下方也能通風。」

Q6:咖啡生豆價格不一,到底什麼樣的價格才是合理的呢?

徐恆德認為,按照德文原鄉的種植環境,「這裡的成本一定會比較高,尤其是人力上,這裡坡度這麼抖,人工會比較貴,採紅豆(咖啡豆未曬乾脫殼前外觀為紅色)一個人一天頂多50公斤,如果花開得不好,一天要採20公斤就很困難了。」

「如果像我自己的園子,一甲地大概一千五百棵咖啡樹,兩甲地的產量大概是一噸八到兩噸左右,但是在原鄉地區,一甲地如果能有四百公斤的乾豆就是很不錯的產量了。」

脫殼後的豆子,價格應該在哪個區間比較合理呢?徐恆德提到,一公斤的脫殼生豆大概落在一千元至一千二之間,農戶才能有不錯的利潤,但若加上施肥的成本,價格就必須再往上。

當我們坐在家中品嘗一杯咖啡的溫暖時,這表示這杯咖啡可能來自於咖啡樹一年開花結果三次的其中一次,農戶必須在咖啡園中穿梭,摘下咖啡樹上的鮮紅,撥去紅豆的外殼之後經歷水洗、日曬等工序之後,再以機器脫殼、手工揀選出品質不好的豆子,這批咖啡豆才能進到烘焙的程序。

不少莫拉克的受災原鄉都在近幾年逐步發展咖啡產業,但收購價格的落差過大,也是存在已久的問題,林哲豪直言,台灣的咖啡豆的挑戰不是在於國內,而是與國外的競爭,從咖啡豆出發的原鄉,還需要繼續努力。

IMG_9019

2 回應 to “栽培咖啡的Q&A一咖啡農友與「在欉紅」的對話”

  1. 阿里巴巴 說:

    看的到未來的危機 種點可可或是香料類的如何? 之前說有角豆營養很豐富

  2. 陳長士 說:

    q1:要先考慮蜜處理、還是水洗式(生豆的儲存與表現模式),文章中有脫皮機,應該是水洗式了;看文章應該是山上的濕度太高,不適合保存。
    q2:間隔多遠,看林相(優質咖啡豆的農園管理都有含遮蔭原生植物相的保留)。
    q3:與q2的問題是一樣的,林相好根本就不用施肥(落葉與脫完的咖啡皮和咖啡殼就是肥料)。
    q4:照q2、q3走精品咖啡路線(咖啡莊園)才有機會。
    q5:q1已回答,山上處理完就要出貨,或是與下游合作,提供存放空間。
    q6:熟手一天能採個20kg算是高手中的高手,50kg?(絕對不可能),阿里山可以賣到3000-3800元,照片中的是阿拉比卡的帝比卡(Typica),是已經不容易找到的古老咖啡品種,目前大部分莊園都混了藝妓種,血統已經不純了。

相關網站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