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目前部分村民已先回山上整理家園,留在營區的多為配合孩子就學的家長,及身有病痛需醫療照顧的老人家。村民們最關心的是回鄉後的道路不便,及醫療、就學、永久屋申請、回鄉就業等,對返鄉之路顯得疑慮重重。( 圖/ 鄭淳毅,老人家擔心道路不通就醫問題。 )
那瑪夏返鄉路,準備好了嗎?
那瑪夏鄉除了民族村(南沙魯村)因村子毀損嚴重無法返鄉之外,民權(瑪雅)、民生(達卡努瓦)二村都須在縣府所訂的1/21返鄉日返鄉。1/5在二村的安置地點仁美營區,縣府舉辦了返鄉說明會,向災民說明目前的重建情形,並希望災民如期回鄉。
報告的政務官,包括公路總局小林監二站蔡洪麒站長、原民處谷縱處長、社會處吳麗雪處長、那瑪夏鄉呼頌鄉長、教育處科長、民生國小陳麗玉校長、民權國小吳庭育校長及主任、三民國中王世哲校長、民政課課長、護理長,並有內政部長官到場關心並旁聽。
目前,二村已有部分村民先行回到山上整理家園,留在營區的多半為家有小孩、須配合孩子就學的家長,及身有病痛需要完善醫療照顧的老人家。會議現場,村民們最為關心的是回鄉後的道路不便,及醫療、就學問題,另外還有永久屋申請、回鄉就業等疑問期待政府回應,對返鄉之路顯得疑慮重重。
政府官員報告村子重建情形。「你們放心,政府不會說把你們弄回山上就不管你了。
到場的數十位居民中,多數是帶著孩子的家長和身有病痛的老人家。
道路不便,影響生活的便利及安全
村民們首先反應的,是進入那瑪夏鄉的道路。目前通往那瑪夏鄉的三條路線,一條經南化水庫、一為經嘉義茶山的179線,一條是經過獻肚山、小林村的台21線,其中包括一段通過楠梓仙溪的溪底便道。
三條路的路況都不理想,陡坡險彎,有的路面也未及鋪上柏油或水泥,只要天落小雨,就容易打滑甚至「爬不上去」,往返車輛幾乎都需有四輪傳動,隔年汛期通過溪底便道的路也必斷無疑。如此路況,令人擔心往返安全,生活上也多有不便,有的老人家長期病痛,需時常到山下的醫院,就診更成最直接的憂慮。
公路局蔡站長報告,溪底便道會在1/15前鋪設柏油完成,唯河川局要疏濬,要與河川局先協調,「不能說我們先鋪,到時和疏濬道路有衝突怎麼辦。」至於179線及經獻肚山的道路,經過台南、嘉義縣府轄區及私人土地,都在協調當中,「獻肚山的路不好走,但也是暫時的……獻肚山到鄉裡,整段柏油路都發包出去了,要開始隨時可以開始。」
對此,有居民建議,獻肚山的路容易打滑,應先用水泥鋪起來,「不然下毛毛雨就不能走,就蛇行了。」另外嘉義到茶山的路要在四、五月之前汛期之前完成,否則就算是小雨量,楠梓仙溪的函管也會沖掉。對此,蔡站長表示可作為參考。原民處谷縱處長表示,會請縣府工務處出面協調。
不過仍有村民表示,如果政府執意讓村民回鄉的話,將在外面租屋居住,「因為真的太不方便了。」
就醫憂慮:請為我們身體不好的老人家想想
村民們擔心道路不便,連帶影響醫療問題。有人需定期洗腎、有人因慢性病需常去醫院拿藥。風災前道路無虞還可時常往返,災後就成了問題。
老人家說:「我有高血壓、糖尿病,每個月有一、兩次要回診,以前有路,現在呢?」有的病患須多次檢查、複診「一個禮拜要去(醫院)一、兩次,我沒有車,也不會開車,也沒有那麼多錢,路又那麼遠……」「上面也替我們身體不好的老人家想想。」
對此,護理長表示,瑪雅、達卡努瓦村各有醫療站,有兩位醫師駐點山上,慢性病患者只要備妥健保卡、處方簽,可由衛生所代為領藥。洗腎患者,每星期一、三、五仍像災前一樣派車接送,唯前提是「只要獻肚山的路是好的」。護理長認為,山上的醫療狀況已恢復如初,「都和以前一樣,我看不出這方面還有什麼問題。」至於需要多次複診的個案,則建議「你可以自行在山下租屋,或者跟醫院協調。」
不過,據悉山區的醫療情形在災前也並不理想,醫護車平時未配給醫療人員,曾發生產婦不及送醫,由替代役男接生的情況。家有孩子的家長表示,衛生所醫護站的醫療設備只能應急,且服務不完善,有時半夜不開門。「像是退燒藥、塞劑這些基本的都是我們平常自己準備,不然小孩子突然怎樣的話怎麼辦。」若無法改善鄉內的醫療品質,護理長口中的「已經恢復現況」,似無法打消村民們的疑慮。
至於救護車無四輪傳動,風災之後的道路往返不易,社會處吳麗雪處長表示「我們已經幫大家募到一台四輪傳動車,交由原民處安排給村子使用。」
返鄉復學:學生跟著家長,學校跟著學生?
教育處科長報告,家長們關心的就學問題,原則上是「學生跟著家長,學校跟著學生」,縣府不會強制家長行動。民生國小與三民國中已決定原地復校,至於校園已毀的民權國小,已有企業認養了重建經費,但是要請鄉公所提供土地。目前,考慮「先到民生國小併班上課(民權國小學生就學問題,請點選這裡閱讀)。
有村民提出,兩校合併,要先經過協調同意,「家長都可以嗎?學校都沒問題嗎?不要到時候又有紛爭。」
民生國小的教室不足,且教師宿舍也不夠,如何容納民權國小非本地人的教職員住宿?家長們也重申1/4家長會議時討論的,孩子上下學的接送問題,從民權村到民生國小約需半小時車程,現在的路「都是四輪傳動在走,如果用小巴的話,我怕會有意外。」
科長回應,「兩校合併案」是因為家長要回去了,卻找不到適當的地點建新校園而做出的權宜之計。交通部分,若不能使用公車接送,會補助家長們交通費。教職員宿舍問題,「民生的老師本身也不夠住,也許可租山上民宿、度假村,看看費用,我們再去向教育部談。」
因日前(1/4)民權校方曾在營區舉辦家長會議,徵詢家長們對原鄉復學的意見,多數家長並不同意立即返鄉復校,而這次教育處的報告,卻隻字未提國小暫留山下安置的選項,有家長在會後表示失望及感到「不舒服」,「會都白開了,原來你們已經決定了。」(民權國小學生就學問題,請點選這裡閱讀)。
至於三民國中原地復校的決議,未舉辦家長會議經過討論,校長解釋是「因為山上與營區的家長們意見兩極」,所以不做開會討論。由於三民國中校區被劃在紅色警戒區範圍內,與會的南方部落聯盟幹部也質疑,「在紅色警戒區復校?學生的安全誰負責?」校方回應,希望原地復校是「山上家長的意見。」家長會長則說,三民國中的校區雖劃在紅色警戒區內,但是「它是屬於危險區中安全的部分。」
三民國中在未經家長會議討論下將在紅色警戒區內復校,民權國小似乎也將在忽略家長主要意願的情況下回鄉復學,且尚未提出完善配套措施,科長卻仍表示「我們不預設學校的去向」,讓居民相當不解。在場南方部落聯盟幹部問及,若縣府已規劃1/21村民需返鄉,「如何落實剛剛說的『學生跟著家長,學校跟著學生』?」科長只回應,校方都有準備其他腹案,可以再和家長討論。
永久屋與就業
另有人提到永久屋申請問題,吳處長表示會分三階段審核,第一階段是「被認定房屋毀損者」,第二階段為「屋子完好但是被劃為特定區域的」,第三階段是「月眉若有空餘的房子,房子完好又沒劃為特定區域,但因為害怕不想回去的,也可以提供。」並表示「慈濟是說春節前讓屋損的先進去住,不要讓大家沒地方過年。」
然而目前為止,就社會處手上的通過屋損認定的名冊,只有四戶人家。至於村民表示自己沒有房屋及土地所有權證明等問題,皆無正面答覆。也有人提到就業問題,社會處回應,已申請99年度的新計畫,三民鄉將有300個職缺,「如果你們還不夠的話,原民處可以補足這部分。」
回鄉路疑慮重重:決策太倉促了,我們反應不過來
許多村民們的疑問,都未得到具體答覆,因此對返鄉之路仍充滿不安。多數的發言居民都認為,在村子土石流後地質未穩定、路況也不佳的情形下就倉促返鄉,只是勾起大家對風災的恐懼。待在山上,若逢雨季來臨,不知是否再度引發災難?
不少村民表示,喜歡回到山上的家,也常趁著周末上去看看,但在山上聽到雨聲時,仍感到害怕。「我還是會回去,那裏是我永遠的家。可是我至少想在活著的時候,過得好一點。」
對於大家擔憂的汛期再臨的問題,吳處長表示現在有積極規劃,將加強山上的避難措施,若就近找不到避難措施的設置地點,就請國防中心等相關單位提供避難屋。至於具體安排,仍無詳細說明。
呼頌鄉長提出呼籲:「原住民應該要自立自強……雖然這幾個月會比較辛苦,但要咬緊牙關、面對現實。」如果真的有人不想回去的,「我們不要再在這裡打攪阿兵哥……有經濟能力也可在外自行租屋。」聞言,台下紛紛耳語:「就是沒有啊……」
南方部落聯盟執行長吳紹文指出,「我很同意鄉長自立自強的話,但自立自強是一個過程。」政務官應負起政治責任和人道責任,如三民國中學生安全問題,和未經改善的醫療環境。
一位婦女表示,「讓我們自由選擇,無論結果怎麼樣,都是我們自己選的。」
有的村民則在會後表達無奈:「是他們(政府)沒有給我們信心。從一開始,叫我們去佛光山就是佛光山,去營區就是營區,現在要回去就回去。」
「其實,我真的很喜歡回家的感覺……在營區心情一直很飄浮,要回去了,心裡半喜半憂,很難形容。」一位媽媽在會後說出了村民們在會議中一再表達出的情緒。她獨立帶著三個國小孩子住在營區,丈夫留在山上工作,每個周末仍習慣帶著孩子回鄉走走、看看。但想到三個小孩中,一個身體多病,另一個在風災逃難中受驚且不易適應新環境,實在很難毫無顧忌的回家。「我覺得他們的決定太倉促了,沒有給我們時間思考。我們都反應不過來。」
村民們對返鄉之路疑慮重重,但看來已勢在必行。
想簡單的問一些事情!
就是!
1.瑪雅村民可不可以有永久屋?
2.教育部你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3.政府及縣府及鄉公所你們準備好了嗎?
4.99年度計畫.說有300個缺以上的工作機會.那是有多久的時間?半年?一年?
5.今年水災再來..路被沖壞了.政府還要派直升機嗎?還要空投物資嗎?
誰可以回覆?
不是每個人都想回山上住..考慮的事情還有太多..不要因為堅持一些事情..迫使每個人都要跟著留在山上..想想可樂果!!
誰造成現況.那就誰負責.是總統.就用人民的聲音和行動.讓他下台.是官員.就檢舉彈劾他.是校方.就把事情鬧大.讓新聞媒體暴暴料.
人是健忘的.誰弄的.就得記得牢牢的才行.要去找盟友.找力量去行動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