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摘要:居住在長治百合的三地門居民們,都面臨著採了生豆但卻不知道能賣給誰的窘境。大概有十至十五戶的居民都有咖啡豆等待著買主。經過農戶們討論過後,決定以共同窗口的方式來與消費者聯絡,若您有意願購買生豆,可與馬妹聯絡。馬秋妹:0912-746108。 ( 圖/ 劉瑋婷。馬妹的咖啡豆 )
長治百合部落(41)等待買主的三地門咖啡豆
時序進入莫拉克災後的第三個冬天,在長治百合部落園區裡,許多老人家在家門口整理著從山上採下來的月桃葉、咖啡豆,或者整理自己的小菜園。
一位達來的vuvu是這樣形容著自己在永久屋的生活,「我住在這裡很好,我的老么在這裡照顧我,因為我的身體不方便,開窗戶就可以看到外面,只能這樣了,我身體不好,但是還是想回山上,這裡沒有山上的味道。」午後,vuvu的孩子會將vuvu扶抱到輪椅上,推著vuvu到門口,整理月桃葉、看著來往的人們以及遠方的群山。
同樣是來自達來的馬妹,也在家門前曬著咖啡豆,她說,在平地的生活,樣樣都必須要用到錢,「很希望耕地可以真正的給我們,讓我們種吃的東西,像在山上的生活一樣。」
馬妹的咖啡豆
問馬妹為何選擇永久屋,馬妹談起了自己的故事。馬妹的父母親,是在風災當年在伊拉大橋遭洪水沖走的罹難者之一,考慮到自然環境的變動,馬妹與家人決定搬到山下,「老人家會講說,幹嘛要離開(原鄉),其實有好壞啦!在山上,空氣好,也不會餓肚子,但是就怕颱風來啊!以前的伊拉(即谷川)好美,我是從伊拉嫁到達來的。」
漢名馬秋妹的她,大家習慣叫她馬妹,她提到,三地門在日據時代就已經開始種植咖啡,「去年虎頭蜂很多,我們不敢採,怕會被叮啊!今年就比較沒有(虎頭蜂),但是產量比較不好。」馬妹說,咖啡一年開四次花,卻只結果一次,在山上,她也種了生薑以及其他農作物,對於咖啡豆,馬妹相當擔心,「這裡(永久屋)沒有人會來買咖啡生豆,採了也不知道要賣給誰啊!」
三地門的生豆,等候買主光臨
同樣來自三地門的林金玉,則是德文的婦女,先生災後過世,子女們都在附近工作,白天只有她和一歲多的小孫子相伴,在山上也種咖啡的她,選擇讓自己的鄰居去採收咖啡豆,「因為我不會騎摩托車,要去哪裡都比較不方便。」
盛產咖啡豆的三地門鄉,居住在長治百合的三地門居民們,都面臨著採了生豆但卻不知道能賣給誰的窘境。包含馬妹、林金玉在內,長治百合裡大概有十至十五戶的居民都有咖啡豆等待著買主。
目前居住在長治百合的三地門咖啡豆,經過農戶們討論過後,決定以共同窗口的方式來與消費者聯絡,若您有意願購買生豆,可與馬妹聯絡。馬秋妹:0912-746108。
建議一開始要用低價不虧本甚至虧一點賣出去 這樣有信心 東西好以後才有人來問 如果按照成本賣很貴 大家的選擇太多 不會一直買的 這樣存貨積到壞掉 更不好
生豆需要儲在陰涼乾燥處,否則久放容易變質,
建議考慮直接賣綠咖啡/白咖啡是否…
(生豆曬乾/煮熟直接研磨~有點像豆漿)
我們自己種野放阿拉比卡波旁種咖啡 無農藥無肥料 可是尋求網路幾個類似友善農業的通路都被拒絕 理由是 咖啡是很個人品味的東西 不合適上架。
最有銷路的是參加農夫市集 因為會到農夫市集的客人 很大比例是支持小農 無毒 友善環境的 他們願意支持台灣自己產製的咖啡
但參加咖啡展直接面對盤商或消費者 最直接的問題就是 他們都用中南美進口豆的價格來壓台灣咖啡小農 即便我們認為自己訂的台灣咖啡價格是很合理 (消費者還點出有些台灣咖啡漫天喊價一磅高達兩三千塊 但不如中南美咖啡的好喝) 但是還是非常難以跟低價的中南美或中南半島咖啡比較。
目前我們咖啡生豆主要是烘焙師自己來買 或是少數有自己烘豆喝的客人 但比例還是佔很少的百分比 大部分客人喜歡烘焙好的咖啡 但烘焙程度又各有喜好 所以必須客製。
你們需要的是行銷
試著在網路上多放一點介紹跟圖片
並作適當的擴散
無農藥的MIT咖啡豆應該不難賣的
參考別人成功的經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058N9EsY7o&feature=my_favorites&list=FLJviqodSfT89bUVbo45HiaA
生咖啡豆含綠原酸,烘培就會被破壞,最近說綠原酸能減肥所以開始流行起來,
台灣的生豆,價格拼不過發展中國家的,只能跟人家比新鮮度。
在地新鮮生豆做綠咖啡,一定比在貨櫃裡關上把來月的新鮮。
不妨試試看吧!
生豆曬乾、煮熟直接研磨,抱歉,我就直說了:生物鹼太強,檳榔有吃過吧!心臟可能會受不了,味道會帶甜味,不過沒經過烘焙,很難有什麼風味!簡單來說,離市場可接受的飲品有一大段距離。要減肥,在身體可接受的範圍,喝幾杯是可以提昇代謝,會提昇運動的效果,所以運動前喝黑咖啡可以加強一點減肥的作用!
台灣的咖啡豆,之前某公司展示的幾支都太老了,為了賣生豆,還說農家故意放上三年陳化…老實說,賣得出去還要放陳年幹麻呢?
我認為在台灣咖啡做出穩定好品質、好口碑之前,政府該扶植、提供低利率資金、幫忙在公家機關設立農家直營的咖啡店,會比放煙火式的咖啡嘉年華、咖啡展、農特產展好多了,而且一杯一杯賣,才能達到咖啡豆的販售最佳效益(一杯一杯賣的效益會高,其實是因為內含了烘焙跟沖煮的技術與營運成本)。
yiting wu 說的正是目前市場的現況,台灣人力成本高於東南亞、中南美洲、非洲等咖啡豆的產國。我從沒買過台灣的生豆,原因也是因為CP值太低,對咖啡品質的要求跟真正目標客群脫節,如果只想強調不酸、不苦、不澀這種大眾口味(有趣的是,酸、苦、澀主要是靠烘豆師決定的),烘豆師買進口的低價豆就可以做到了!台灣的咖啡豆產量不高,應該強調有層次的花香、果香、果酸,鎖定高價豆的客群。
以前台灣咖啡最讓人生氣的,就是自認為咖啡品質好,到處都要稱世界第一,自比藍山、夏威夷。老實說,這兩支咖啡實在也無法稱霸世界,但確實做出名聲了,尤其是夏威夷咖啡也跟台灣咖啡一樣,發生過用外國豆來騙消費者的醜聞。現在台灣咖啡的風味如何?其實我有喝過幾支讓人驚艷的,有部分咖啡農真的有在下功夫,甚至請來國外的生豆後製處理師來上課,品質有在上升(速度算快,但是還要更快!),很有機會可以打出名號,但是,前題是在做起來之前,名聲不要被一些近利者先打壞了,這些近利者包括:放煙火式辦咖啡活動的政府、言過其實的店家、價位訂太高的農家。
可能有人看到我提到農家,心裡不舒服。這麼說好了,風味先不談,賣 kona 的價位,但是瑕疵率超遠超過 kona,這樣算是還好的,更差的還有生豆上滿佈的黑點(後處理失敗),微生物感染率達九成以上,烘焙剛下豆,就飄出水溝味(不過我有遇過這類處理失敗的台灣咖啡,挑完豆後,下豆還有臭味,靠烘焙手法盡量去除之後,竟然還有不錯的風味),這些失敗品,我不能接受訂價藍山、夏威夷同等價位!
在種出穩定的高品質台灣咖啡之前,台灣咖啡農還有很長一段時間要努力、要忍耐!要賣熟豆的話(其實最好的方式,是一杯一杯賣,當然烘焙、沖煮的技巧也要提昇),烘焙技巧也要提昇。講到烘焙技巧,這又是另外一篇爛帳了…
我最近向馬妹買了咖啡豆,預備託朋友烘焙,因為從未設想過是帶殼咖啡豆,也因為我們只是一般消費者,面對帶殼咖啡豆不知如何處理,不知網路上的朋友是否可以給個建議。謝謝大家!
屏東縣有一些咖啡產銷班或合作社有脫殼機,可付費請他們幫忙.
我們是森高砂咖啡,最近跟馬妹接洽,已將此批豆子收購完成。目前正與部落討論是否還有更多豆子可以一起收購,預計農曆年後將整批製作進行義賣,屆時再與板友們分享。
我們希望能夠建立長期合作的可能性,也謝謝這篇報導,讓我們知道有這個產區的存在。少量種植的豆子當然在品質上有改進空間,不過台灣豆的發展,也是需要各位板大高手的砥礪與指教才能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