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拉克88news.org - https://www.88news.org -

長治百合部落(40)長原教會:部落在哪裡,教會就在哪裡

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達來兩村共三個部落的居民,在莫拉克風災之後,共有61戶的居民住進長治百合永久屋裡,隨著入住永久屋,居民的生活重心也慢慢地轉移到永久屋裡,同樣的,宗教信仰亦然,現階段,長治百合永久屋裡正在進行各教會的興建工程。

部落、信仰在哪裡,教會就在哪裡

信徒來自德文與達來兩村的「長原教會」,是一間新教會,其名字取自「長治」永久屋裡的「原住民」教會信徒而來,在此牧會的林梅蘭傳道,原本在禮納里牧會,剛到長原教會牧會三個月的她,帶著記者走進以鐵皮屋搭建的教會臨時聚會所,上午十點左右,教會大門一打開,鐵皮屋內的燠熱立刻撲上身,在臨時搭建的鐵皮教會裡,老人家、小孩子、青壯年,這個教會的羊群與傳道人,一起在襖熱的鐵皮屋裡讀著詩篇,感謝上帝的保守。

林梅蘭說明,包含長原、谷川、佳暮在內的三間教會,建堂的費用由信望愛基金會捐助,為何會在長治百合部落園區裡成立長原教會,師丈Walis說,「因為風災的關係,有些信徒搬到永久屋來住,他們的信仰需要被照顧到,部落、信仰在哪裡,教會就在哪裡。」

IMG_7166 [1]
長原教會臨時鐵皮屋聚會所(上),下圖則為長原教會預定地

IMG_7176 [2]

 

 

用平地的標準,扼殺了單獨成村的機會

師丈與傳道也同時提到,德文跟達來兩村居民在長治百合的居住戶數並不多,「在這裡就變成不成村也不成鄉,也就會因此比較沒有資源。」林梅蘭說,曾經詢問過公部門,是否可以在長治百合裡讓德文跟達來的居民成為三地門鄉新的村落,「但是他們說,要四百戶才能達到成為一個村的門檻,我覺得這是不是用平地的標準去看?我們的部落組成,戶數根本沒辦法達到這個門檻。」

林梅蘭與Walis對行政區劃分的擔憂全寫在臉上,他們提到,搬遷下山的居民,除了教會必須新建,產業、生計都必須再出發,但因為兩個村落在長治的戶數不多 (註),即使要成立一個新的協會,可能還會面臨三等親的法律問題,Walis直言行政區對德文、達來的限制,「這裡(永久屋)是特殊的環境,你用四百戶的門檻去看,是在扼殺生存。」

IMG_7169 [3]

建立新的認同,鼓勵自助人助

梅蘭傳道說,由於三地門鄉與霧台,分屬不同的族群,雖然德文村的相助巷屬於魯凱族,「可是因為長期跟排灣族有互動,大家語言上也不會有問題,要去教會,當然他會選擇在長原這邊。」Walis也補充,「我們希望三個聚落(德文、達瓦達旺(即達來)、金大露安(即相助巷)可以降低藩籬,建立一個新的認同,但是不是要割捨對山上的認同,大家人在這裡,心都在山上,希望大家建立兩個核心,在這裡也能夠安身立命。」

在鐵皮屋的牆角,一邊擺放著主日學的孩子們會用到的故事書、彩色筆,另一側的牆上,則貼著一張認捐的統計表,林梅蘭提到,由於是新建的教會,也有基金會捐助教會的建堂費用,但教會仍缺鋼琴、投影機、攜帶式麥克風以及電腦設備,

「鋼琴的部分,我們已經先買了,跟廠商談好用一年分期付款,我們的會友主動發起募款買鋼琴,一個人一個月三百塊,慢慢的存、慢慢累積,我們也會跟會友們分享,雖然我們搬下來之後,生活辛苦,但是我們自己也要付出,不是有一句話說要先自助然後人助嗎?但是我們也不是強迫會友們一定要認捐,而是鼓勵他們。」

傳道也提到,雖然大家都知道要自己付出,但投影機、投影幕、麥克風、以及團契、禮拜使用的筆記型電腦還有管理儲存教會事務的桌上型電腦設備都不是現階段會友們的經濟狀況所允許的,因此,也必須透過網路的力量,將教會的需求對外發出,希望能夠得到協助。

IMG_7167 [4]

IMG_7174 [5]

註:德文跟達來兩村,共三個部落搬遷至長治百合部落園區的戶數分別為:第一期:德文4戶、達來13戶,第二期:德文37戶、達來7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