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拉克88news.org - https://www.88news.org -

部落學歷的實踐之路─長榮百合國小山林小學課程

午後,長榮百合國小後方、族人稱呼為「斜坡上」的閒置空地,正由部落老人家教導六年級的小朋友農耕課程。耆老示範如何將地瓜葉三莖交錯為一組,埋在田畦的土坑裡,「你們種這個,要三個放在一起,因為他們是爸爸、媽媽、小孩子三個在一起,才會生孩子。不能埋太深喔,太深就等於埋葬起來,會死掉。」

這是長榮百合國小與台大城鄉基金會合作的文化課程,除了農耕,還包括工寮、獵寮搭建、回到原鄉部落學習山林知識等等。教學團隊以部落耆老、青年為主,學校教師在旁輔助。

長榮百合是八八災後新建小學,也是屏東縣政府首次設立的特許學校,籌備之初就背負各方期待。現在學校在教學上,與部落合作,設計系列課程,回應遷村部落對於文化傳承的憂慮,也開啟在現行體制下,如何實踐傳承傳統知識脈絡的可能。

1 [1]
老人家示範種地瓜。

斜坡上的農耕課程

斜坡上的農耕課程,由好茶、瑪家、大社三個部落的耆老、青年,組成教學團隊。在教學現場,從整地、取種苗、搭建工寮前的取材等準備工作,都由老人家帶著青壯年族人,在上課前安排好。好茶村的青年族人佬祖表示:「小朋友讓老人家在教,等於我們年輕人也一起學習。」而在現場老人家與小朋友的溝通,可能因為語言問題稍有隔閡,青壯年族人也可以隨時幫忙補充說明。

教導主任吳進源表示,特許學校在編制上,有兩位教師人力,就讓老師與部落族人一起,利用「協同教學」的方式幫小朋友上課,時間安排就是利用社會課的時數。「社會課就是教一些植物啊,有時候讓他們去看廟宇啊……可是我們這邊的小朋友,你讓他學這個,跟他沒有關係。倒不如來這邊,老人家教種田、搭建(工寮),這才是他們的東西。」

了解傳統文化知識的族人,通常不會有體制內的教師資格,但能以協同方式進行教學,「我們老師在旁邊,也是一種學習。」吳進源表示,學校的「部落學歷」課程,另外包含山林知識、文化祭典等層面,也都是請族人來協同教學,「學校和社區是教學共同體。」

2 [2]

小朋友一起邊做邊學。

3 [3]

山林小學、部落學歷的實踐之路

禮納里永久屋基地由瑪家、大社、好茶三個部落共同組成。長榮百合國小學童來自三個部落,是魯凱、排灣兩個族群的共同教育基地,也是屏東縣政府首次設立的特許學校。

八八之後的大規模遷村,進一步凸顯部落文化傳承的議題,同時也打開民族教育的另一種想像。這所災後新設的小學,在籌備之初就背負各界期許,也有多場「山林小學」座談,邀集各方人士,討論傳統知識脈絡,如何在學校教育中實踐的種種可能。

當時族人就對現行教育制度提出疑問:「如果部落裡的頭目、耆老、獵人或藝術家,比擁有教育學分的人更加知道如何培養部落的下一代,他有沒有資格成為這所實驗小學的校長?」背後隱含的是長久以來,傳統文化教育在現行的教育制度、規範之下,遭到限縮甚至流失的課題,也是這所新設「特許學校」的重要考驗。

雖然這所新設小學最後仍由公部門主導校長遴選、並確立公辦公營的模式,但校方仍在現行體制上,摸索實踐民族教育的模式,跨出實驗性的一步。校長陳世聰表示,學校提出「部落學歷」的概念,邀請部落族人進行系列課程,在校區還未落成的安置時期,就已經在推行,今年是第二年,應該會更上軌道。他也表示,這一系列的課程,最終的目的是培養孩子探索自己文化的精神。「他會去找到問題,他會去問部落的長輩為什麼?去跟他們學。這才是最重要的。」

面對實驗性的教學模式,佬祖也表示:「我們大家都還在磨合,因為也還沒有人知道什麼是最好的方式。」

除了教學方式的模合,遷村後環境改變,三村共處、各有不同的文化,以及家長們對於教育的不同觀念、想法,也都考驗這所小學。

來自大社的峨塞是教學團隊的另一成員,本身也是學生家長。峨塞認為,環境改變確實已有一些影響,「我們都笑說,(小孩子)搬到平地,好像反應怪怪的,沒有那麼快?他們知道很多現在的知識,可是像是山上的植物這些,好像就不能一下子教得太深,只能教一些很淺的。

」但他認為,「其實這也沒關係,重點是有一直去帶他們認識。」峨塞也表示,因為現在三個部落在一起,課程中也會安插三個部落的耆老來講各自部落的傳說故事、風俗習慣,「等於是三個部落可以有文化交流。」

陳世聰也指出,部落對於文化傳承有期待,而家長們則擔心孩子在學科方面的「競爭力」,如何平衡兩種期望,是學校要努力的部分。他也認為,由學校教育人員和部落族人共同磨合的教學模式,希望將來發展得更成熟之後,會轉化成一套適用在部落的體系,未來可以留給部落。

4 [4]
農耕課程是校方與台大城鄉基金會合作,教學團隊由三個部落的耆老、青壯年族人組成。很多成員也身兼多重身分,有的城鄉基金會工作人員本身是部落青年,也有部落藝術家、家長等,他們與部落的孩子共同組成了傳統知識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