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拉克88news.org - https://www.88news.org -

遷戶籍才能取得耕地?新來義永久屋居民卻步

遷居永久屋的部落居民無地可耕,一直是生活適應上的大問題。繼禮納里、長治百合永久屋都已分配耕作地之後,新來義永久屋在本月初開始抽籤作業,確認住戶可分配的地塊。但現在傳出,鄉公所要求居民必須先將戶籍遷入永久屋,才有資格獲配耕地,令許多期盼農耕地已久的住戶猶疑卻步。

閒置空間成為臨時耕作地,270戶均分

新來義永久屋入住屆滿一年,住戶表示,大部分的年輕人從以前就在外工作,遷居永久屋後生活模式並無太大改變,但老人家就必須面臨很多適應問題。今年九月,新來義永久屋終於開始農耕地分配,將永久屋基地內的閒置空間,暫時交給住戶耕作。

相較禮納里、長治百合永久屋稍顯幸運的是,新來義占地遼闊,申請耕作地的住戶不必抽籤,幾乎都可以分配到土地。列入規劃的耕地面積約4.5公頃,由270戶均分,每戶配得48坪。協助配置作業的新來義管委會主委許蘭花表示,雖然每一戶分到的不多,但至少大家都有,「我們是認為,有就大家分,哪怕只能分到一點點。不要有的人有、有的沒有,就不會引起爭議。」

但沒想看似順利的配置作業,在即將抽籤時出了狀況。居民發現,鄉公所規定必須設籍新來義的住戶,才有資格獲配耕地。入住永久屋是否要遷戶籍,一直牽涉部落的敏感神經,如今為了一方耕作地必須遷戶籍,令很多人卻步。

參照其他永久屋基地,皆未規定必須遷戶籍才能獲配耕地,為什麼新來義有此規定呢?

新來義農耕地,設籍住戶才有資格獲配

屏東縣政府原民處副處長蔡文進表示,長治百合的耕作地是縣政府辦理,當時縣府沒有提出要遷戶籍的規定;新來義永久屋的耕地是來義鄉公所在辦理,「農耕需知」是鄉公所制定的。但開會討論時,縣府、公所、村民意見領袖皆在場,無人對「農耕需知」裡規定「需設籍新來義」一事表達意見。他表示,現在既然居民有疑問,縣府會再和鄉公所討論。

但蔡文進也指出,就算這次居民不希望為了農耕地遷戶籍,遷戶籍仍是遲早的問題:「永久屋在移轉過戶時,也要是戶籍在裡面的才可以,這只是時間先後的問題。」目前永久屋尚未過戶給居民,日後核發房屋使用執照、辦理過戶時,居民仍得把戶籍遷入永久屋。

負責農耕地業務的來義鄉公所農觀課課長曹慧英說,當初「遷戶籍」規定是和部落一起開會討論的,當時沒有人提出異議,現在要執行時,族人才有意見,恐怕會對已遷戶籍的住戶不公平。對於已遷戶籍的住戶,鄉公所會先辦理耕地分配手續,還沒遷戶籍的,就先保留農耕地,等待遷戶籍之後繼續辦理。

「沒有遷戶籍的,我們也不會視同放棄,雖然我公文上是這樣寫,但是我的意思就是希望要遷到新來義,這樣對有遷戶籍的人也比較公平。我們會先幫他們(把耕地)保留下來。」

來義鄉代表、現任新來義管委會主委許蘭花則認為:「希望鄉公所一定要從寬認定,給村民一點時間、空間。因為永久屋核配過程的一些瑕疵……現在的耕地又是臨時性的,在還沒有永久性的耕作地之前,給村民一點空間去和家人商討。」

許蘭花認為,就算牽涉到房屋使用執照的問題,遷戶籍無法避免,但是村民需要緩衝的時間和空間。

IMG_8203 [1]

還沒等到耕作地,不少老人家在屋前屋後的空間,種上一點絲瓜、青菜,或者回原鄉的土地耕作。

遷戶籍,需要時間空間

現在,170戶之中,約130戶已遷戶籍、140戶未遷,各占一半。已遷戶籍的申請戶,在本月初先行抽籤,決定分配在哪一塊農耕地,接著簽定縣府、公所、耕作戶的三方契約。而未遷戶籍者,則保留農耕地,在遷戶籍之後才能繼續辦理。

然而,遷戶籍的問題一直令很多族人擔心猶豫,沒想到為了農耕地,必須當下做決定,很多人因此卻步。

不只一位來義族人曾表示,當初申請時永久屋的,有很多是八八之後分戶,「有的是老二分戶出來,獲配永久屋,但老大沒有獲配,他如果遷戶籍,可能會影響老大在原鄉的房子。」遷動戶籍可能引起家庭手足間的拉扯,也讓族人擔心原鄉房屋和土地權益問題,不斷牽動部落的敏感神經。

一位來義族人說:「沒有這些問題的人,當然就先遷了,但是有這些問題的人,就沒有遷啊。他們不會想這麼草率的決定,只為了一個暫時性的耕地。」

族人也表示,這樣會讓很多原本期盼耕地的人卻步,也就失去了將尚未使用的建地,分配給住戶、暫時解決耕作需求的美意,「好像不是那麼的人性化?」

關於耕作地的擔心

一位來自義林村的老人家表示,她的確有申請耕作地,但也還在思考遷戶籍的問題,所以可能申請會無法通過。

談起永久屋生活,她表示自己仍會兩頭跑,整理原鄉和永久屋兩邊的房子,生活適應得還好,只是很擔心:「我們真的不希望我們原鄉的東西消失。」永久屋是否以屋換屋、是否遷戶籍的問題,是居民心頭隱憂,如今因為申請農耕地再度被挑起。

此外,種田的老人家也表示,就算分到耕地,新來義沒有灌溉用水仍是一個問題。「不像在山上,可以接山水,這裡沒有水啊!只有自來水。」但總不可能拿自來水灌溉。

對此,曹慧英說明,耕作地交給住戶之前,縣府會先幫忙整地,灌溉用水的問題則由鄉公所負責。鄉公所的構想是,日本時代留存至今的水利工程二峰圳,至今仍為部分鄉民供應用水,位置就在來義原鄉與新來義之間,離永久屋距離僅約二、三公里,適合做為永久屋灌溉用水。但引水工程粗估需費兩百萬,鄉公所還在努力找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