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百合部落(33)從水果玉米到紅龍果  百合部落園區耕地重新出發

本文摘要:縣府於長治百合園區規劃兩處耕地,其一為縣府推動的11公頃有機農業區,先前鎖定水果玉米,目前改成火龍果為單一推動目標,另有2公頃定義為「心靈耕地」,原先縣府規劃種植紅藜,後因水源不足,目前暫定開放給民眾登記耕種。 ( 圖/ 劉瑋婷。長治百合耕地,目前由縣府推動紅龍果栽培。 )

長治百合部落(33)從水果玉米到紅龍果 百合部落園區耕地重新出發

莫拉克風災三周年前夕,屏東縣政府在六堆文化園區旁的台糖農地舉行「播下新苗」活動,邀請遷居至長治百合部落園區的居民以及協助災後重建的非政府組織共同種下紅龍果,象徵重建區內的產業有了新起點。這處緊鄰隘寮營區以及六堆文化園區的農地共有11公頃作為長治百合部落居民的耕地,而與這塊耕地僅一條馬路之隔的另一片農地則是規畫給部落居民作為心靈耕地之用。

縣府規劃的主題耕作園區─從水果玉米到紅龍果

屏東縣縣長曹啟鴻在致詞時表示,以紅龍果作為重建區產業的起點是經過縣府與許多專業人士共同討論出的結果,他提到,從山上搬到位在平地的永久屋之後,除了過去的傳統作物之外,居民也需要嘗試種植平地的農作物,品名「蜜寶」的紅龍果是具有品種權的,因其好管理的特性,可使居民免除必須短時間內投入高成本的困境,加上耐儲藏、高達20度的甜度等特性,目前蜜寶已有外銷加拿大、日本、韓國的市場,未來將會保價收購,縣府方面也希望一年後開始收成之際,居民能提撥部分的收入進入縣府的社會專戶,讓這筆錢繼續幫助更多的人。

IMG_3847

IMG_3841

屏東縣原住民事務處副處長蔡文進說明,11公頃的土地中,其中有2公頃在隘寮營區旁,過去兩年,屏東縣政府租下這片土地,也嘗試推行種植水果玉米,「但是因為土質的關係,水果玉米的成果不好,那紅龍果不需要耗費太多人力,是門檻比較低的農作物。」農地是採登記制,蔡文進提到,原先登記的居民有近四十戶,但因耕地的限制因此透過抽籤方式取出33戶,每戶有3分地的耕地。

這處農地是由縣府提撥善款進行整地等相關作業,同時也請來專業的廠商進行一年半的陪伴計畫,保價收購十年,蔡文進說,「一年半之後開始有收成,希望農戶可以回饋10%到社會專戶。」而這10%的回饋即包含了政府先行投入每分地約8萬元的成本,以每戶三分地計算,居民逐年繳清24萬的費用之後,往後的紅龍果買賣所得就全屬居民所有,「等於是本錢由縣府先出,至於土地的租金,一分地是5000塊錢。」

IMG_3836

保留2公頃「心靈耕地」開放給居民抽籤使用

心靈耕地部分,蔡文進說,原先規劃種植紅藜,除了是部落的傳統作物之外,也兼具景觀作物的特性,但過去推動時卻發現水源不足、因雨使作物無法正常生長的問題,目前縣府對於心靈耕地的運作方式仍在規劃。

此外,住在長治百合部落園區的居民不解,為何心靈耕地或是政府推動的11公頃有機農業區都不能種果樹?蔡文進說明,因為農地的短期契約因素,因此不能種植果樹,在永久屋基地內的畸零地也將開放給居民作為心靈耕地,但目前霧台鄉公所希望待園區內的公共建設興建完成後,一併統計、開放畸零地予居民登記耕種。

心靈耕地方面,長治百合園區內共有40戶抽中心靈耕地,負責卜拉米專案中長治百合基地的「中華民國我為人人實踐推廣協會」專案經理宋金山表示,就他所知,四十戶居民中有十八戶想要放棄,其原因包含耕地距離居住地有一段路程、耕地已經五六年沒有耕作,重新整理必須花上長時間以及金錢等等,但部落居民對於產業仍有相當大的需求,「像吉露已經成立產銷班,阿禮、佳暮也希望能夠成立共同生產管理的組織。」

IMG_3865
位於六堆文化園區旁的心靈耕地

3 回應 to “長治百合部落(33)從水果玉米到紅龍果 百合部落園區耕地重新出發”

  1. 藍保 說:

    這是百合園后裡三年來第一個好事。期待中…

    • abc 說:

      對抽籤到的33戶來說,或許是三年來唯一好事,
      對那沒抽到的7戶呢???政府有何照顧?
      政府政策照顧對象,難道要用抽籤選擇照顧對象嗎?
      每個國民,可否用抽籤來盡納稅義務?

      可否請記者幫忙計算一下,三分地收成預估多少?
      要逐年還24萬,還要每年固定繳交1萬5千元租金,
      再扣掉10%的回饋,還有一些農具、肥料消耗費用、自然災害等,
      分攤為每月的所得,會剩下多少?

  2. David 說:

    這樣說吧,每個種植火龍果的農民都有成本,他們能以較低的成本種植,已經是不錯了?總不可能要政府免費提供所有東西,讓其它納稅人滿單吧。

相關網站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