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美社大《再見莫拉克》系列(1):寶來,花開了

本文摘要:老人家通常一輩子生活在寶來,熟悉寶來的一切,「寶來」對他們而言是歸宿,只是八八風災之後,每次下雨天都令人心驚膽跳,因此在地組織決定揪這些老人家成為一個團體,讓彼此互相陪伴,成為支持彼此生命的力量。 ( 圖/ 寶來重建協會.透過公共空間共同建造的過程中,讓社區長輩有足夠的參與感。 )

旗美社大《再見莫拉克》系列(1):寶來,花開了

系列前言:三年,社大與居民之間的重建之路

文/周依禪(旗美社大重建站專員)

3年,對莫拉克風災重建區域的人來說,可能是一條回不了家的路,可能是重生的另一段生命旅程。3年了,你還記得多少關於莫拉克的片段?是路塌橋斷、災民抗爭?還是普羅旺斯永久屋、災區觀光復甦……?我們想說,重建的故事每分每秒都在發生,那些密實的故事充滿力量,透過《再見莫拉克》專欄,透過參與重建工作的夥伴,親身的經歷與紀錄,再度看見莫拉克留下的故事,也象徵重建區要與莫拉克說再見,不再受風災之苦。

《再見莫拉克》專欄由旗美社區大學重建站啟動,因為我們深知,記錄是一件最容易被忽略,卻也最不能被忽略的事,希望透過重建區夥伴的親筆撰寫或口述,讓更多人知道這些用淚水和勇氣交織而成的故事。旗美社區大學學區包含高雄縣九鄉鎮(旗山、杉林、甲仙、六龜、茂林、桃源、那瑪夏、內門、美濃),10 年多的耕耘與在地居民建立了緊密的關係。

2009年8月,莫拉克風災重創高雄縣,旗美社大除第一時間協助災後物資運送、志工分配、災區資訊傳遞等工作,並於2010年承接原高雄縣社會處(現高雄市社會局)「八八風災社區重建在地組織人才培育計畫」與原文建會(現文化部)「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組織重建計畫」,4月「旗美社大莫拉克社區重建站」成立,一路陪伴7個鄉鎮(除內門、美濃)30幾位社區夥伴走到現在。

救災時,要抱持一個都不能少的精神,災區的重建經驗傳承,也是一個都不能少。災後3年,路還沒鋪好,橋還沒蓋完,他們仍持續努力前行,想打造一個讓居民都安和樂利的生活,工作沒有停止的一天,但總要有時間去沉澱,去思考已經做的、正在做的或未來想做的,當中有許多動人的故事,還有很多的辛苦和經驗,我們鼓勵重建夥伴說出自己的故事,關於社區工作、重建經驗的紀錄,不只是個人與社區的成果累積,更是一項寶貴的資產。

為此,我們特別舉辦「重建歷程記錄工作坊」,讓終日在社區忙碌的重建夥伴,能靜下心來整理自己,親筆寫下他們的故事,這些文章就成為專欄的血與肉。

這些在重建區努力的人們,是邊流淚邊做事,是一直跌倒再站起來,挫折讓他們流淚,為自己的家園把眼淚擦乾,繼續往前走。許多婦女從家庭走出來,擔起社區的重建工作,有年輕人看見家鄉的需要,挺身回饋社區,當然也有因家園破碎、村民失散,不得不接下重建的擔子,大部分的人對社區工作一知半解,他們有的連電腦都不太會用,不僅要參與各種不同的課程,還得承受社區的期待,甚至面臨單打獨鬥的困境,他們如何面對這些考驗?如何看到社區的改變而感動,而繼續向前?

這些故事仍持續在進行,也是重建路上最美的風景,邀請你,一起閱讀他們的故事。

─────────────────────────────────────────────────

寶來,花開了

圖文■呂月如(六龜寶來重建協會工作人員)

人生,大概都是難以預想控制。你很難去明白下一刻你的人生會發生什麼事情,又為何發生,我,也是一樣。我從來沒有想過我的人生會和「老人」有關聯。以往,照料中風祖父母的擔子除了父母,就是妹妹了。

長輩的相處學問對我是艱難的課題,也可以說在思想上,認定「老人」就是麻煩,麻煩相處,麻煩溝通。這樣的心情在莫拉克風災成為高市府社會局在地組織進用人員之後被改變。我在重建區的工作之一就是承辦了寶來社區長輩的關懷陪伴,以外地人身分進寶來做重建的工作。兩、三年之後,我的收穫和感動是難以言喻,每每在社區長輩親切喚了我的名字,或是看著寶來接上開著的雨傘花,心中的悸動更是難以控制。

您看過成群成群的雨傘花開嗎?這裡說的「雨傘花」不是因為風大而讓雨傘外翻的傘花,而是每一支雨傘端正的、欣喜的呈現完美的姿態。「一群群」說的也正是一群人們手中的傘正炫耀奪目開出最美的弧度。如果您來六龜寶來的大街,每個星期二早上,您可以看到成群的長輩老人家,或是遮陽的拿著他們的傘,慢慢的往活動中心走去。這一段短短的路途,他們說笑,互相陪伴。在這個時刻,老人家心情快樂了,手上的雨傘花和臉上的笑容一樣綻放開來,成了最賞心悅目的畫像。

17_201207312023071G6Mh

透過公共空間共同建造的過程中,讓社區長輩有足夠的參與感。

八八風災對於南台灣不啻是種難以復建的重創,每個重建區在救災過後,面對的課題就是生計和心靈上的安撫重建。寶來,遠在高雄市六龜區最北側的地方也一樣。這個昔日以觀光溫泉聞名的地方,在八八風災後,最大的問題就是觀光區不再風光,當初依靠這樣產業謀生的人們,生活型態不得不有了改變。偏鄉,人口外移情況已是常見,災後重創,留下來的只有走不了的弱勢和不想走的老人。許多賴以維生的土地或許被填平、被沖毀,大多數溫泉山莊也因為觀光人潮銳減,不得不裁員以減少開支,於是只賸下老闆自己家人苦撐時有時無客人出現的局面。

每一天,寂靜的社區鮮少人走動,因為大部分的人在當時無所適從的待在家中,不知道所謂的未來如何規劃,當然也包括老人家。老人家通常一輩子生活在寶來,熟悉寶來的一切,「寶來」對他們而言是歸宿,只是八八風災之後,每次下雨天都令人心驚膽跳,老人家更是如此。因為這樣的原因,在地組織決定揪這些老人家成為一個團體,讓彼此互相陪伴,成為支持彼此生命的力量。

同巷弄的老人家呼朋引伴,一群群的往寶來社區活動中心集合。一早的活化課程之後,就屬於大家的共食時間,這一段時間,長輩走出自己的房子,一起做運動,一起吃飯聊天,一起分享一個禮拜以來的喜、怒、哀、樂,每個禮拜二的早上,成了街上最熱鬧的時候。

寶來的社區長輩陪伴日,不僅僅只有老人家的參與,青壯年志工投入以及在地溫泉業者觀察這樣情形,自發決定每禮拜免費供餐給參加的長輩,在在說明這樣的工作不單單療癒老人家受創的心靈,更讓這樣的聚會時間,變成了社區情感凝聚力量的起點,而這一天也成了寶來沒有悲傷、恐慌,只有歡笑的一天。

作者呂月如簡介

旗山溪洲的一個女生,災後怎麼會到近兩小時車程遠的寶來擔任駐點重建工作,這樣的問題是月如最常被問到的。

月如災前在家鄉旗山做過幼稚園老師,也在花店做過專職,從送貨、插花、布置、會計,都是一手包辦,也因此結識在寶來地區從事社區與重建工作的寶來重建協會。

面對全新的工作,這份不以營利為目的,要不斷累積熱情、消耗熱情的重建工作,月如似乎很快的沈浸其中,心思細膩且有條理思考的她,迅速的在寶來的老人照護據點中,擄獲所有老人的信任,同時也運用幼教經驗在兒童課輔的操作中,讓社區更多店家和人員自主投入資源。

一位社區經驗豐富的老師曾聽完月如一次工作簡報後,直說:「這女生已經中了社區工作的毒,上了癮般的投入,她已經離不開寶來這塊土地了。」

歷經兩年多的社區重建工作,月如在團隊中除了扮演重要的螺絲釘外,也不斷的對外吸取各種不同的經驗,將它運用在寶來的重建工作,也一直穩固當中創造新思維。

月如經常在言談之中談到社區老人家的可愛,同時也常談到對於老人照護資源短缺的心疼,每每颱風來臨時,月如還是不放心的逐一拜訪或電話關懷這些社區的寶,社區長輩給了月如很多被需要感,這份感受同時也成為她持續投入社區重建工作的毅力種苗。

17_2012073120230312UD5

評論機制關閉

相關網站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