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後的原鄉心聲─就地避難做好,降低社會成本,又可讓部落團結自主

本文摘要:針對610豪雨後的各地安置撤離經驗,行政院重建會主任秘書張恆裕,邀請高、屏地區政府、民間團體、居民代表分享各自經驗。居民代表提醒,與其大規模撤離到平地,山上的族人最希望的還是就地的避難、安置,不但降低社會成本,也能讓部落保有團結自主,盼相關單位正視。 ( 圖/ 葉一萱。那瑪夏國中學生撤離後返鄉復學。 )

610後的原鄉心聲─就地避難做好,降低社會成本,又可讓部落團結自主

行政院重建會於7月3日召開「610水災及泰利颱風安置措施座談會」。有了八八經驗,各地方政府啟動預防性撤離,與民間團體合作模式、安置措施等方面皆有所調整,行政院重建會主任秘書張恆裕,邀請高、屏地區政府、民間團體、居民代表,在會議上分享各自經驗。

但來各地區的居民代表們提醒,與其大規模撤離到平地,山上的族人最希望的還是就地的避難、安置,不但降低社會成本,也能讓部落保有團結自主,盼相關單位正視。

就地避難若可行,不必把直升機當小黃

高雄市那瑪夏區南沙魯里里長李惠民說:「政府一定要知道,原鄉就是要有避難屋。把直升機當小黃的,是政府不是我們。」

八八災後,南沙魯里被判為不安全,不願離開家鄉的族人,選擇在部落上方的民族平台建造避難屋,遭到政府以「不安全」為由否定,千辛萬苦才爭取到。過去三年的汛期,以及這一次豪大雨,南沙魯族人在平台避難屋上,共炊共食,互相照顧,安然度過雨災。李惠民認為:「這證明過去政府、專家的判斷是錯了。」

族人認為,很多部落本身是安全的,只是因為災後道路脆弱、逢雨必斷,政府指示居民撤離下山。如果原鄉有避難屋,就不需要啟動「直升機當小黃」的大規模撤離,讓山上居民奔波勞頓之餘,枉自背負浪費社會資源名聲。

莫拉克獨立新聞網駐地記者柳琬玲,分享親身走訪平地收容中心、山上原鄉兩地的觀察。她說,雖然這次在高雄地區,民間團體和社會局照顧營區居民,盡心盡力,但仍不免看到,「(族人)悶熱不安,意志消沉,想著山上的雞一隻一隻死了,想著我沒有地方做農工、沒有收入,我要怎麼生活?」反而留在山上部落的族人,「忙著上山接水管、巡視,雖然沒水、沒電,但是精神奕奕。」

https://www.88news.org/wp-content/uploads/2012/06/71.jpg

安置中心內的人心不易安定。(圖/劉瑋婷。屏東三地門體育中心)

撤離安置,容易削弱部落自主

屏東縣霧台鄉大武村村長彭玉花也指出:「(政府的)安置是很好,但是會削弱部落的自主能力,也使部落又對立。」

大武村是霧台鄉在八八之後少數沒有遷村、選擇原地重建的部落,但是道路逢雨必斷,這次大雨,只好接受指令撤離下山。彭玉花表示,他們鼓勵族人自立出去依親,僅三十多名族人(多數為老人家)接受政府安排,入住隘寮營區。「我們一直說不要安置,安置會安逸,我們一直給村民一個觀念是出去依親。只要我們自主,不管在哪裡我們都不會是政府的包袱。」

然而她卻看見,政府只照顧在安置所的民眾,民間有物資進來,只能協助到營區族人,依親的、留鄉靠自己的,都沒有照顧到,這樣反而使部落對立。「我們的做法是,不是坐飛機(直升機撤離)才享受物資,那是分化。想想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不要有被忽略的人。」這次,撤到營區的大武部落族人,靠自己集資準備食物、共炊共食,「不用吃很好,吃一點野菜、一鍋湯,配飯,就可以,就像在原鄉一樣。」

彭玉花也說,八八之後,大武村在人力培力、防備災、文化保存、農作物都有所成長,只因為知道自己的部落是安全的,才會這麼用心經營。這一次接獲命令要撤離,老人家拿出番刀,說寧可死在自己的土地上;拿出存摺,說寧願政府把他的錢都拿走,不願下山。「我們需要就地安置,不是把我們趕下山。不然我們就什麼都不要做了,一直等下雨,然後就下去(營區)吃飯。」

https://www.88news.org/wp-content/uploads/2012/06/19.jpg

茂林多納部落的自主就地安置,分組照顧自己。(圖/鄭淳毅)

面對災難,有沒有其他思維?

相對高屏地方政府,在本次豪大雨迅速啟動「預防性撤離」,展現高度撤離效率,部落代表則認為,面對災難的思維不應只有「撤到平地」。部落希望就地安置,政策應予以配套協助。

高雄縣桃源區高中里長賴文德說,部落內以活動中心為指定避難處所,但漏水、功能不完善。他認為,出動一架雙螺旋直升機,動輒四、五十萬,「我們桃源八個里,一個里五十萬,就是四百萬,可以把活動中心功能化。」活動中心功能化,就能提供居民就地避難。

這次高中、復興里活動中心漏水,因為是違建,無法報修,政府本應協助將活動中心合法化。基本設備也匱乏,但其實只要簡單備有廚具(這次為里長自掏腰包購買)、洗衣機、烘乾機(避難只會帶簡易衣物換洗)、男女廁所分開等,就可以讓在地居民安心避災。

南沙魯里長李惠民認為,政府若要予以協助,最好參考、配合部落的意見。「防災演練我從來不參加,因為都是做給長官看的,實際用不到。」

他指出,南沙魯有自己的避難屋,一旦下雨,族人自己就會視情形著手準備,政府還要等黃色警戒、紅色警戒依序發布,族人早就已經在平台上避難了。而物資發放,也常有重複、浪費情形。「像錫安山就說他們不需要食物,只要給他們油料,偏偏就是無法滿足他們的需要……民生、民權的路已經通了,偏偏還用直升機送油上來。」聯外道路危脆,遇雨易斷,「里與里之間一定要配加流籠、繩索,沒有道路也不會成為孤島。但是就是沒有這些設備。這些消防局、紅十字會都有技術可以協助,備而不用都是可以的。」政府既然有經費協助部落準備物資、設備,就應該先過問部落意見、了解實際需求。

https://www.88news.org/wp-content/uploads/2012/06/Untitled-1-600.jpg

南沙魯部落就地避難,平日菜園就是最好的備糧冰箱。(圖/南沙魯就地避難居民拍攝影片)

專家判斷的「絕對安全」,與居民需要的「相對安全」

這次水災遭大水沖毀數戶民宅的桃源區復興里,過去一直要求原鄉設置避難屋,但每每遭政府和專家學者以「不安全」為由否定。本次豪大雨,族人選定想做避難屋的地方,沒有遭河水沖擊,反而下部落數戶民宅遭沖毀。無家可歸的族人,現在得安置在離原鄉兩個小時車程的杉林組合屋。柳琬玲說:「如果復興有這個避難屋,現在就不需要煩惱這幾戶人家的安置問題。」

她提出建議:「人家(族人)知識沒有你們(專家)高,但是人家是把身家性命賭在那裏。是不是在公務員體系中,有可能把『絕對安全』的概念,往『相對安全』的方向調整?」山林和河流不斷變動,所謂「絕對安全」的判斷,是否果然「絕對」?而在地居民認為的「安全」,其實是在一定的降雨規模之內,可以保住自己的身家性生命,並隨時注意周遭環境的變化,調整因應之道。

重建條例延長兩年,政府如何回應就地安置需求?

回顧過去中央推動重建政策,以山上居民遷居平地永久屋為主,在原鄉大規模鑑定「特定區域」、「安全堪虞區域」,認為許多部落不安全,對原鄉重建的挹注闕如。不願遷居平地的部落,如高雄市勤和里、南沙魯里,爭取原鄉重建,要求在部落建置避難屋,都遭政府以「不安全」為由否決,爭取過程備嘗艱辛。屏東霧台族人自立建置的三和避難屋,也因為沒有通過政府許可,至今仍是「非法違建」。

高雄市重建會主任王正一坦言:「當初沒有大規模投資(原鄉)避難屋,大家走過這個過程,都知道這個政策背景。」高雄市重建會願意重新面對「部落想回家避難」的需求。

王正一表示,包括當初在原鄉大面積的鑑定「安全堪虞」地區,市府可以討論如何重新判定、縮小不安全範圍?以及各里長皆反映可供避難的社區活動中心有漏水問題等,也可以重新清查、整備。

南沙魯里長李惠民詢問,既然如此,是否願意核撥重建經費,開始建置原鄉避難處所?高雄市伊斯坦大議員辦公室主任張德政也指出,就算中央沒有經費,像永久屋一樣的方式,媒合民間團體資源來協助,也是可行的。

對此,行政院災防辦說「沒有辦法馬上做決定」,安置的相關辦法,主管機關是內政部,必須呈報內政部才能決定。重建會主秘張恆裕說,已經了解在地安置是族人需求,會做成報告向相關單位反映。

道路仍是治本之道

最後,族人也提出,重建三年依然危脆不堪的道路,如果能夠改善,才是治本之道。高雄市議員伊斯坦大貝雅夫說,「原住民本來就會安置,安置是本能。道路做好了,根本不用談安置。」但原鄉道路的工法不堪一擊:「鋼便橋為什麼不是兩邊(陸地)都接到?偏偏留一邊?蛇龍沒有挖到三公尺深,只是貼在河床上。」

張德政也指出,如果政府與其花錢做逢雨就斷的便道、屢斷屢修,應該投資更高規格的方式來修復道路,可以撐更久的時間。長期看來,也更節省成本。

https://www.88news.org/wp-content/uploads/2011/09/4-600.jpg

削山便道的開路模式,許多居民都認為恐怕撐不過豪雨考驗。果不其然,2011年7月通車的削山便道,才通車兩個月就斷了三次,此後便不斷的修修補補,到今年6月豪雨連路基都被徹底沖毀。開發削山便道的原是為了取代河床路,讓居民汛期有路可走,但顯然成效不彰。圖片為2011年9月,削山便道沖毀,居民背負日常用品回家(圖/鄭淳毅)。

(20120609豪雨成災後的完整系列報導,請點選這裡閱讀)

一篇回應 to “610後的原鄉心聲─就地避難做好,降低社會成本,又可讓部落團結自主”

  1. Amale Gadhu 說:

    老人家曾經訓誡大紅水侵襲的時侯,要先團結起來然後迅速地往高處走,不要害怕更不要懷疑,因為山林是世代祖居地是祖先庇護的故鄉,我們要學習與山林和平共存,守護山林世世代代永遠流傳。

相關網站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