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三年,安置是否變專業?(5)高市:記取莫拉克經驗、事先整備

本文摘要:延續14日的豪雨危機,目前暫告解除,此次高雄市府的安置措施,獲得居民正面好評,若能在原鄉設置更多類似的避難中心並進行專業安置,即使面臨極端氣候威脅,人民生命安全也將因得宜的避難機制而得到保障。 ( 圖/ 安置居民。牛稠埔避難中心。 )

災後三年,安置是否變專業?(5)高市:記取莫拉克經驗、事先整備

前言:

今天(6月22日)下午兩點,高雄市轄內因610豪大雨以及泰利颱風影響而撤離下山的茂林區居民,結束在營區的安置,返回原鄉,成為高雄市內第一批結束安置、集體返回原居地的居民。

莫拉克獨立新聞網先前報導「災後三年,安置是否變專業?(4)居民、政府、NGO都專業─高雄牛稠埔經驗」一文中已提到在牛稠埔的安置中心內,這次的預防性撤離已可看見政府與民間組織、居民都因為曾經歷過八八風災撤離的經驗,在許多地方都能看見機制的運作,本文為「災後三年,安置是否變專業?」系列之五,透過採訪高雄市社會局救助科陳綉裙以及社工科劉惠嬰兩位科長,讓外界能夠更清楚社會局在這次撤離安置的運作上,有哪些措施以及想法。

莫拉克經驗累積,政府部門較能掌握狀況

陳綉裙表示,若將這兩次撤離的經驗做比較,莫拉克風災當時的災害規模大,同時不斷有災情傳出,並有斷訊的情形,在陸陸續續收到訊息之後,公部門開始進行相關的整備作業,「所以那時候從得到訊息要開始提供服務,我覺得那是完全沒有給時間的,得要一直去做一些處理、一直去做一些因應,讓我們的民眾可以得到比較妥適的照顧。」

雖然莫拉克風災至今不滿三年,但正因前一次的經驗,包含市政府、區公所等各級單位多能夠掌握大概可能碰到的情形、應做哪些整備與因應,陳綉裙說明:

「以社會局來說,我們要去做後續處理,就是我們收容所跟物資的整備。收容所第一個時間點在地一定是各區公所的收容所,所以在地收容所的安置點已經就是平常整備,而且我們也會因著它們是位於哪一區,尤其是山地易致災區、易成孤島區,平常就會請他們要整備三周以上的儲備糧食,我們也會去做檢視,剛好這一次是在五月底六月四號是最後一次,我們都做了一些檢視,所以這次發生的時候,隨時可以啟動他們整備的物資,因為過去的經驗,我們在異地開設的收容所平常就已經整備,已經有跟軍方取得這樣的支援。」

除了鳳雄營區、燕巢工兵學校兩處軍方的營區外,今年第一個開設的安置地點是牛稠埔,陳綉裙提到,「是因為八八風災覺得有這樣的需求,所以在去年正式有開設,所以這次也能夠在第一時間安置。」

而民眾的心理上,陳綉裙認為,「這一次其實是都是屬於比較預防性的撤離,所以民眾心裡是比較有準備的,至少在心理上面、在實質的準備上面,我覺得他們是比較有準備的。」

陳綉裙提到,這次的啟動安置的機制,有幾項特點,第一個是立即整備啟動,而接受安置的民眾,多是八八風災時就接受過安置的居民,因此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居民的需求。行政作業上,也因為過去的經驗,每個階段要做何整備都較為清楚,民眾也因為先前安置時與社工人員接觸的經驗,「他們也比較知道哪些事情可以找社工人員來做協助。」

在整個安置中心的開設上,負責現場指揮的都是社工科派駐的社工人員,硬體的部分,建築物的部分,如牛稠埔營區就會請紅十字會做協助,「當然就是在整個收容所的安置,還是會因為收容所的規模,有哪些相關的單位要進來提供服務,這個部分都還是由社會局專業人員在做主責。」陳綉裙說。

1
牛稠埔營區內,第一次社福團體聯繫協調會。

以社會局做單一窗口統籌

為何這次會由社會局做單一窗口的統籌規劃?陳綉裙表示,八八風災時,也都是透過社會局的窗口,但因為當時營區同時有許多單位進駐,因此必須跟每個單位做溝通協調,社會局會在收到訊息之後再到該單位的會議中做協調,加上八八當時進入營區的資源量非常大,可能直接跟民眾接觸或是跟公所、軍方接洽,來源非常的多、快且不一致,因此這次就由社會局去扮演統籌運用的角色,陳綉裙表示:

「因為有些團體假設我營區安置的是四百人,你可能只有一百份,這一百份如果讓民眾去處理,對民眾自己來說,或者是他們的幹部,其實會有很大的壓力,要怎麼去做處理,我們也是因為這樣,民眾也有這樣的經驗,所以才會由社會局去做統籌。」

顧慮異地安置的因素,各公所人員也會進駐到安置所,「主要由社會局開設,但是我們還是需要有了解居民的單位,目前像這一次在安置處所,中央單位是沒有駐點的,主要是因為民眾的需求還是回歸常態,比如說民眾有農損,就由公所農業課會去蒐集報到中央,模式會比較像是用一般的程序去處理。」

社工科科長劉惠嬰則說,在軍營內安置的居民進出都須出示識別證,營區的空間也較為寬敞,「小孩、老人都被照顧得很好,我們也會放電影、也有卡拉ok、遊戲空間,像茂林托兒所就直接在營區開設。」

「牛稠埔的部分,雖然離市區近,但是因為擠進太多桃源的鄉親,我們原本預計容納350人,但桃源撤離下來的居民希望能在一起,即便是打通鋪他們也願意,所以在這部分就沒辦法像在營區一樣房間比較多,營區住的條件會比較好,也有冷氣,那紅會那邊比較擁擠,因為擠進四百多人在裡面,水量上可能會比較不足。」劉惠嬰說。

營區管制是否不便?居民表示還好

對於是否有居民反映出入管制可能造成不便,劉惠嬰說,居民非常感謝社會局的處理方式,「他們說門禁森嚴也很好,早上也謝謝我們在這邊的照顧。」她認為這次是預防性撤離,無法與八八風災相比,今天早上安置在鳳雄營區的居民、里長與牧師也都強調不是災民,只是暫時離開,「大家都說,我們不是災民,只是暫時離開,里長、牧師也都這麼說,不能說用災民的方式來救濟,我們也知道大家都很思念家鄉。」

劉惠嬰表示,「雖然我們希望不要再有災難,但以後如果還有這樣的情形,我們希望一次比一次做得好,唐議員過來的時候也說,希望不要異地安置,就地安置,找一塊安全的地方在自己的家鄉。」

今日返回茂林的盧蘭妹認為,雖然出入需要跟營區做登記,「但是這也是顧慮到我們的安全,臨時進出這個是ok,但如果你是要回部落,這個就一定要登記。」盧蘭妹提到,先前傳聞有桃源區的居民在外出時發生意外,因為聽聞這樣的意外發生,她認為做進出的管制也較為恰當。

而燕巢工兵學校也因為進出需要登記、訪客也必須明確表達要找哪一位親友才能入內會客,一名入內探視親友的居民轉述安置在營區的親友的說法:「他們是說覺得還好,而且因為房間是套房式的,都有一套盥洗設備,對於吃、住還有管制也都還能接受,因為心態上都知道只是暫時被安置,只要路好了就可以回家。」管制較為嚴格的營區,也有居民認為較不會受到打擾。

小結:

延續14日的豪雨危機,目前暫告解除,雖然還有很多居民等待道路修復才能返鄉,不過這次高雄市府的安置措施,獲得居民正面好評,若能在原鄉設置更多類似的避難中心並且進行專業安置,儘管台灣不斷面臨極端氣候威脅,人民生命安全也將因得宜的避難機制而得到保障。

(20120609豪雨成災後的完整系列報導,請點選這裡閱讀)

一篇回應 to “災後三年,安置是否變專業?(5)高市:記取莫拉克經驗、事先整備”

  1. 李自強 說:

    待此次
    鳳山牛稠埔收容安置中心的任務結束
    自強會上山–奉獻服務
    1.桃源區勤和以上各里緊急避難點之規劃及配套建議
    2.有關各里備災物資品項及數量之配套規劃建議
    3.協助桃園區及茂林區之避難撤離機制指揮通信與聯絡配套規劃建議
    4.茂林區萬山部落複合式災害下孤島型之避難撤離自主防備災演練–萬山里防災手冊
    5.六龜區新發里複合式災害下孤島型之避難撤離自主防備災演練–新發里防災手冊
    6.因應複合式災害之防備災宣導
    7.此次收容驗證實效之策進與精進作為–但要先給此次收容服務投入的社工.志工及行政同仁按1萬個讚.感謝你們的奉獻與人性關懷
    8.災變收容服務課程傳習–預計7月底8月初起.針對不同環境.不同服務層面.不同工作層級.個別開班傳習
    天災不斷.我輩因對下一次災害做準備
    減災及備災於災害發生之前
    救災是痛楚
    離鄉安置是不得已的無奈苦衷
    相信經過此次0610大雨
    鄉民對於防備災的需求急迫性有所增長知識
    大家動起來–積極為鄉里防備災而努力
    祈願 天佑台灣

相關網站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