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村共組新來義部落,住民大會討論公共事務

本文摘要:新來義部落於19日晚間召開第四次住戶大會,討論了許多居民適應新生活的過程中所關心的各種問題,從路燈報修、設立公車站,家屋改建與園區造景,到耕作地配置和爭取在地小學等。 新來義部落也隨著居民們的入住定居,成為生活機能更臻完善的社區。 ( 圖/ 鄭淳毅。住戶針對兩耕作地的配置方案與第二期公共設施景觀工程是否要求重新設計進行表決。 )

三村共組新來義部落,住民大會討論公共事務

八八之後,屏東縣新埤村的南岸農場,逐步建立起占地約25公頃的「新來義部落」永久屋群。新來義部落第一、二期永久屋分別由紅十字會、慈濟基金會援建,距離來義鄉約二十分鐘車程,居住著來自來義鄉的來義、義林、丹林村居民。隨著今年1月15日第二期居民入住,總戶數也上看三百戶。在這個因災後遷居政策而興起的特殊聚落,居民們於去年9月成立管理委員會,處理新社區的大小事務。

3月19日晚間,管委會在新來義部落召開第四次住戶大會。會議中由來義鄉公所各課課長報告重建相關事務,也討論了許多居民適應新生活的過程中,所關心的各種問題,從路燈報修、設立公車站,家屋改建與園區造景,到耕作地配置和爭取在地小學等。 新來義部落也隨著居民們的入住定居,成為生活機能更臻完善的社區。

1

新來義部落。占地將近25公頃,總戶數上看三百戶,是位在新埤鄉的來義排灣族新社區。

2

活動中心內設立的聯合辦公室,管委會、三村行政人員、生活重建中心都在此進駐辦公。

三村共居的「新來義部落」

新來義部落的住戶中,包括來義村中約八成的居民、義林村(包括大後部落)的部分居民、丹林村的第五、六鄰住戶,管委會主委許蘭花指出,目前已有兩百八十多戶入住,顯然新社區已具一定規模。有族人表示,遷居新來義的族人,大多數在過去都是「同一個部落」:「過去都是從舊來義遷下來的,慢慢分散到各地,在八八之後,又在永久屋聚在一起了。」

在新環境共同適應新生活,新來義部落的課題千頭萬緒。管委會主委許蘭花首先報告生活機能相關事務的進度,包括路燈報修情形、部分住宅區有電線外露情況已修復等等,經過新部落的沿山公路185縣道,也準備設置公車站,方便居民往來交通。來義鄉生活重建中心也在日前於永久屋試辦了「日間老人關懷站」。

新來義住戶涵蓋來義鄉三個村,許蘭花在報告中也表示,管委會目前沒有立案、也不是行政機關,在面對永久屋的各種工作上很需要相關部門協助,她笑稱:「主委也像村長一樣需要村幹事,請鄉公所務必協助我們。也很歡迎各村村長輪流進駐我們辦公室。」

由於在屏東縣府在永久屋住宅贈與三方契約上,與居民簽約要求入住後應限期將戶籍遷往永久屋,鄉公所行政人員與村長們也提醒各村村民盡速辦理遷戶籍事宜。民政課朱課長表示,新來義部落會比照縣政府「鄉中有鄉」的處理模式,「遷了還是在來義鄉之內,還是我們鄉公所服務的範圍。」居民在戶籍上地址雖改變,仍屬原鄉。但他也透露,確實仍有不少居民有疑慮,「因為他們擔心遷了,上面(原鄉)就會變空無一人。」但公所配合政策,仍會要求住戶在期限內完成遷戶籍。

耕作地有眉目,「以戶為單位」分配閒置地給住戶

大會中也討論耕作地配置。耕作用地是早在討論遷村、永久屋政策之初,族人就一直關心的問題。在新來義永久屋尚在規劃時,族人就多次建議,永久屋基地應該要有耕作用地,讓未來住戶得以延續原本山居生活的習慣。來義村長洪嘉明曾表示:「我也說過,如果在新部落沒有耕作地,我們的老人家會生病。他們就算住在新部落,也常常在等,假日的時候小孩子要不要載他們回山上看看。」

如今,耕作地爭取終有眉目。許蘭花表示,縣政府已經同意永久屋基地上還未使用到的空間,暫時分配給居民耕作。新來義部落在規劃之初,是以被鑑定為安全堪虞區域內的戶籍數目來估算預留面積,因為後來許多族人不願遷住永久屋、也有族人爭取第三期永久屋尚無下文,占地二十多公頃的新來義部落仍有不少閒置地。縣政府已經同意將這些閒置地暫時分配給居民做為耕作用地。

但許蘭花也指出,兩百八十多戶住戶中,申請耕作地的就有243戶,「如果以戶為單位去分的話,每一戶也分不到多少,那個地會很小。所以也有人提出是不是以鄰為單位?或者是以戶為單位先分好了,再讓他們自己去看要不要跟一些親友合作一起種之類的。」

住戶大會現場提出三個方案──以戶為單位、以四戶為單位、以鄰為單位來申請土地配置。最後居民以壓倒性的票數,舉手贊成以戶為單位分配。至於接下來的配置問題,鄉公所則委託管委會來處理。

除了閒置地可分配為耕作地之外,農觀課課長曹慧英也報告了鄉公所的產業重建政策。一是正在執行的「相芋在來義」產業計劃。配合產業重建,來義新部落的產業中心的產權,將在今年12月底前,由援建單位紅十字會交付給屏東縣政府,屆時縣府會把產權移交給各鄉公所管理。在此期間,鄉公所也會先進駐,處理相關設備。

此外,鄉公所也在新來義部落附近爭取台糖地,規劃「綠義岸燃,族夢農場」產業計畫,供族人耕作。但該計畫尚未獲得縣政府同意。

雖然「綠義岸燃」計畫也與農耕產業相關,但許蘭花表示:「他們那個計畫中是比較高經濟作物,一般老人家想種一些自己的東西,沒有要賺錢的。」鄉公所及管委會將先處理縣府已同意的閒置地分配耕作地計畫。

3

4

住戶大會中兩項表決案,耕作地的配置方案與第二期公共設施景觀工程是否要求重新設計,兩項表決案的結果,都是以壓倒性票數產生。

排水、漏水問題持續處理中

此外,新來義部落入住以來,長期出現排水設計不佳、導致住家管線堵塞或漏水案例。一位住戶曾表示:「他們的排水是設計埋在地下,很多人發現排水不通,挖開來看,發現他水管有的亂接,也有把好幾個短的用剩下的,直接套在一起的都有。」雖然永久屋完工後仍有保固期,可以向包商要求維修,但不少住戶也表示,反映上去的成效不彰,不如自己動手。

一位居民說:「有的人反映上去,要等好久都沒來,來了又好像修不好……像我們那裏,上次說有漏水,請他來抓漏,結果他把二樓的地板都塗上一層防水漆,滑死你。所以之後我們乾脆都自己來。」不少住戶都有過入住之後,自行整修水管線路的經驗。

對此,管委會主委許蘭花也表示:「這個問題到現在也都還有。我也是無意間發現,因為居民也不講,好像他們也是覺得都不想講了吧。那管委會在去年9月30日成立之後,現在就是有問題,請他們通報管委會,我們一起去找營造商。因為他們還有一年保固期。」她也表示,「我們現在也是很期望紅會,無論如何請他們站在居民的立場,要求他的包商要做好。」

她在會議上也提醒居民,「問題沒改善的,請大家耐心通報。麻煩你們耐心走一趟管委會通報一下。」

新建學校,共同爭取

會議中也發下問卷,調查家有孩子的住戶的就學意願,希望「在新來義部落新建的學校就讀」,或是「在附近的萬隆國小」就讀,抑或有其他選擇。

來義村的學生原本就讀來義國小內社分校,家長表示,八八之前約有六、七十個學童,「因為人數很多,以前也有想過爭取變成獨立一個學校,不過沒有結果。」莫拉克之際,靠近河道的來義東部落受災慘重,位在東部落的內社分校,校舍也遭受到土石衝擊,師生遷往來義國小本校就讀。雖然之後校舍一度修復,但又在次年凡那比颱風再度受災,此後被認定為不安全區。雖然縣府沒有明確宣布廢校,但河道清疏過程中,怪手已將大量土石回填至學校操場,幾乎已掩埋所有建物,居民也都默喻廢校應是最終結果。

如今,來義村約有八成村民獲配永久屋,連合其他二村,新來義住戶也上看三百戶,居民認為應該爭取在新來義部落設立自己的學校。

許蘭花表示:「目前縣府還沒有同意,他認為我們現在才說要新學校,反映得太慢了,但事實上,縣府之前也沒有很明白說(內社分校)會廢校啊。」她表示,為今之計,爭取學校的第一步要先做意願調查,「我們在開第二次住戶大會的時候,在場差不多六百個人都是贊成的(爭取新學校),現在就是做一個問卷,把數據弄出來。」

一位來義的家長表示:「大家當然都是希望,在自己的區域裡有學校念。」她表示,遷住新來義的家長中,也有不少乾脆將孩子送到附近的國小念書,當初也曾聽聞政府提議將內社分校師生直接併入附近的國小就讀,但此案不了了之,「因為畢竟平地的學校和山上的學校,在教學上還是有差。」

身為來義鄉代表的許蘭花,與來義村長洪嘉明都在大會上報告時提醒族人,學生人數達到一定門檻就可建校,要讓縣政府看到這項數據,了解新部落的需求,希望大家在填寫問卷時,同心協力爭取自己的學校。

5

6

位在來義村東部落的內社分校,建物已幾乎被土石掩埋。

7
住戶大會結束後,來義村居民留下來選鄰長。永久屋中來義村的聚居區域,住民已劃分出十個鄰,相當有效率的選出鄰長。來義村長洪嘉明表示,自己目前每周都分成一、三、五,二、四、六,輪流住在永久屋和原鄉,處理兩邊村民的事務。

評論機制關閉

相關網站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