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鄉零重建,制度性迫遷?部落看見的八八兩週年

本文摘要:花大錢卻毫無收效、百廢待舉的重建工程遍及原鄉,族人在原鄉努力重建,但對外交通大動脈卻破碎斷續,台灣原住民族部落行動聯盟伍杜米將說:「這不是迫遷是什麼?沒有拿槍逼迫我們,卻用制度上要我們放棄家園!」 ( 圖/ 鄭淳毅。花大錢卻沒有修到重點,居民感觸很深。 )

原鄉零重建,制度性迫遷?部落看見的八八兩週年

編按:莫拉克災後兩年,政府發佈公路復健達八成的高執行率政績,並認為永久屋為「普羅旺斯」美景,但部落族人看見的八八兩年,卻是道路崩塌、原鄉未來不明的狀態。以下為八八兩週年,受災部落至行政院抗議的新聞,相關訊息,請一併閱讀:「沒有路,他們在凌晨兩點出發」、「返鄉路不安全─那瑪夏、桃源居民要台21線、南橫公路復建,苦勞網。

────────────────────────────────────────────────────

八八兩周年,政府宣布重建政績,稱永久屋完工達九成、公路省道復建達八成,以高執行率自喜,與此同時,卻有來自高雄、屏東原鄉重建區的族人,舟車勞頓來到台北行政院前,高喊「原鄉零重建,迫遷達九成」,抗議災後兩年,政府在原鄉的重建,竟連一條安全的路都蓋不出來,導致人命持續喪失,更遑論生活、產業復原。

沒有交通命脈,失去基本生存權,來自高雄的布農族人沉痛說:「我們回家是應該的,是有尊嚴的,結果你們都會區有機場、有高鐵、有地鐵,我們只有一個南橫公路,竟然沒有辦法讓我們回到家是安全的。」公路局處處承諾、時時跳票,到如今,花費大筆公帑,道路修復仍舊不敵區區兩百毫米雨量,「連到現在到底花費多少錢,都沒有讓我們知道。」

族人認為,原鄉努力重建,政府卻失職至此,形同變相迫遷。台灣原住民族部落行動聯盟伍杜米將說:「這不是迫遷是什麼?沒有拿槍逼迫我們,卻用制度上要我們放棄家園!」

1 2
抗議現場

重建零進度,返家覓無路

抗議現場,族人高呼「我們不要普羅旺斯,我們要台21線!要南橫公路!」沒有道路,族人說,是過著「只要一下雨,就會有莫名的壓力」的生活。

高雄市那瑪夏區長白樣伊斯理緞指出,台21線至今仍是河床便道,動輒隨水流走,每逢雨季,那瑪夏族人每日往返的上百車輛,都必須行走179線產業道路,路況「險象萬分,車子一下去都是車毀人亡。」忍耐了兩年,就是期待著一條「永久性道路」,不料今年六月,公路局向鄉親表示,雖然永久道路的可行性評估已完成,但經費粗估要32億,因「政府沒有錢」不能動工。白樣說:「那這樣有什麼意義?把那瑪夏擺在山上,有什麼意義?我身為區長非常羞恥,因為我沒有辦法讓鄉親過著有盼望的生活。」

桃源區族人也指出,負責南橫(台21線)路段的交通部公路局第三養護工程處,明明在今年初已經向桃源族人表示「永久性道路」選線已經完成,甚至多次開過路線的說明會,為何交通部長毛治國日前卻在媒體上發言,聲稱台20、21、24線等受損嚴重的山區道路,將「暫不復健」?活動總召理斷牧師說,公路局在地方上,「走到哪裡承諾到哪裡」,其行政首長卻如此草率發言,否決了山上族人的殷殷期盼,「這些話我們聽起來非常傷心」。

當日除了高雄那瑪夏、桃源布農族人,尚有屏東霧台、大社的魯凱、排灣族人前來,甚至外打拼的游子亦來聲援關心,大家都面臨同樣的問題,即是道路做為重建命脈沒有修復,原鄉的產業生活都停擺。

「兩年來的感覺難以形容」

談起台20線南橫公路至今沒有復建,高雄市桃源區梅山里的布農族人Anu感慨萬千:「經過這兩年,很難形容那個感覺。一開始我們是想要一個高架橋,現在只要求讓我們有一個走路的空間,連這樣都沒有。」

42歲的Anu在梅山長大,到外地求學、工作,他說,自己在外打拼積蓄,希望將來回到梅山蓋房子、重新經營自己的土地:「我在外面辛苦,想在45歲回鄉。但是最近我想,我的整個理想都會破滅。」不僅道路沒有修建,連聚落的基礎安全工程也闕如,梅山里陳情兩年的護岸蛇籠沒有做好,Anu說:「我在梅山有一塊地想蓋房子,可是現在離河床越來越近。那個蛇籠發包一千多萬,只有四層,這樣是怎麼做的?」而花大錢卻毫無收效、百廢待舉的重建工程遍及原鄉,梅山案例只是冰山一角。

行政院重建會副執行長陳振川在抗議場外接受媒體採訪,表示重建大部分已經完工,少部分道路未修,是因牽涉自然環境不穩定、大量土方未消失,「真的是比較困難的部分」,強調政府已盡力在做。

對此,Anu也不以為然:「我想到政府官員在講話的時候,就會很激動。」他認為,政府將道路未修復歸咎自然天災,但其實是工程單位不了解自然環境,在規劃設計上失誤:「路線規劃本來就錯了,路線規劃應該尊重我們當地人,進度又太慢。」

3

道路修不好,是天災還是人禍?

原鄉道路重建延宕,每年人都有因此喪失生命。桃源區長顏國昌指出,以南橫的中期修復工程削山便道為例:「削山便道一下雨就完了。我們回家的就那一條路,我們也知道那條路是必死的路,因為沒有做好,可是我們還是要走,所以我們死了幾個人?」

儘管公路局解釋便道都是暫時性,修出來只為讓居民先通行,並非永久道路,抗災力有限。但族人也反駁,便道儘管是臨時性,若是工程單位了解當地自然環境,施工得當,不致於遇雨即斷,導致連年發生送醫不及、或車行危路等死傷事故。

桃源區高中里長賴文德指出,削山便道把「好好一個青山山脈削成這樣」,「環保人士如果不是同情我們族人(沒有路),早就出聲大力反對。」公路局不在低緩平台施工長久道路,先選擇陡峭山壁做便道,偏偏又設計不良——八十度的陡坡,護坡只有兩道;水土保持、排水、植被沒做好;便道正對布唐布那斯土石流衝擊區,卻沒有安全設計的防護擋土牆……以上種種,賴文德說:

「我不是專業的人,各位都是官大學問大,我們一介草民,卻一看就知道!」他進一步指出:「我們不怪天然災害,但是後半段這真的是人為疏失。勤和到復興,便道竟然每一次風災都抵不過兩百毫米(降雨),花了這麼多錢!到底花了多少賑災款?公路總局也沒有讓我們知道,從來沒公布!」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那瑪夏台21線,那瑪夏區南沙魯里長李惠民指出,公路局在台21線便道,隨便施作鋼便橋,罔顧水勢流向這些當地人眾所皆知的常識,果然八月一到,河床路就通通不見了。

高雄市議員伊斯坦大貝雅夫也指出,公路局罔顧自然環境的施工方式、未尊重當地居民意見的工程設計,已讓居民懷疑工程有弊端:「避開河床、不被河水暴漲沖毀的(工法)也有,問題是你們的工程品質,在人民看來就是不斷在洗錢!」

7
到交通部談台20、21線問題。

公路局:絕不會「暫不復建」,但還未編列預算

公路局否認工程有弊端,也強調原鄉道路問題是因自然環境不穩定,所以進度緩慢,但對於長期永久性的道路復健,一直沒有中斷。

高雄市議員伊斯坦大貝雅夫則回應,六龜區新發大橋一樣行經土石量大的河床,橋基打入河床15米,可見高難度的復建工程並非不可行;新發大橋在完工時,大段石頭路一夕之間鋪上柏油,全因總統馬英九要來剪綵。族人認為,原鄉道路儘管修復有困難,政府的執行態度才是關鍵。

桃源區復興里里長高華德指出,南橫公路的勤和到復興一段,早已完成長期道路的選線,以清水平台等台地,建造吊橋,連接既有農路,更為安全平緩,公路局卻遲遲不施工,不斷興建河床上方陡峭危險的削山便道,令人不解:「選線已經選了,河床部分就不要再做,一到雨季在那邊修修修,浪費國家的錢。」這次削山便道又不敵兩百毫米雨量崩塌,導致一名杜姓婦人延誤送醫死亡。

那瑪夏族人也指出,公路局明明在今年六月告知鄉親,長期性永久道路已完成可行性評估,最後卻又說「政府沒有錢,可能無法施工」,是兜頭潑族人一盆冷水。

理斷牧師說,公路局在地方上,對鄉親「走到哪裡,就承諾到哪裡」,為何最後交通部長毛治國卻對媒體發言,說原鄉山區道路「暫不復建」?他表示,看到公路局在六龜區新發、寶來大橋的高難度工程,「我看到你們這樣一個工法,我確信你們做得到。希望你們用你們的專業去做。」他也希望不要用成本計算的考量看待山區道路重建,「即便只有一兩戶在山上也應該用最大的力量扶持。」

公路總局表示,道路選線之後,將循可行性評估、規劃設計、編列預算等程序,最快也要半年之後才完成。台21線可行性評估已在今年六月完成,只差走完接下來程序,粗估經費32億,而台20線則連可行性評估都未完成。

族人也質疑,將來可行性評估走完程序要半年,是否趕得上明年編列預算時機?若趕不上,豈不是又要拖一年?要求公路局說出具體時程。但公路局堅稱盡快在半年走完可行性評估程序,其它無法保證。

8
公路局第三養工處在8/4在桃源區開說明會簡報,對桃源族人表示粗估台20線修復將編38億經費。族人當日在交通部才知曉,台20線只是選線,並未完成可行性評估,中央也還未討論到經費。接待族人的公路總局副局長趙興華也表示,「沒有看過這個經費,我們還在了解。」有桃源居民表示,公路局在地方上宣稱選線已完成,並有預估經費,讓族人以為將要施工而苦等,「好像詐騙集團。」

提國賠,請求檢討疏失

八八兩周年,原鄉重建零進度,而中央政府大力宣傳永久屋、道路執行率高達八、九程的亮麗重建數字,突顯重建過程中,政策和執行上的疏失,與施政者如何面對原鄉等長久積累的問題。

在此次族人北上抗議的現場,也有來自那瑪夏區南沙魯部落的族人,前往水利署提出國賠申請,要求重新審視過去罔顧族人強烈反對而執行的越域引水工程,對部落帶來的深痛傷害。此舉也正呼應了包括小林、台東嘉蘭、屏東好茶等部落,也在八八滿兩周年之際,提出國賠的舉動。

協助部落辦理國賠事宜的中研院民族所黃智慧指出:「全世界對天災的研究,都指出同樣一個結論,就是不只是天災;天災之後,加上背後的制度,造成人禍,才會造成災難,這是大家共同的結論……」今日,小林、嘉蘭、好茶、南沙魯等重災區部落陸續在八八滿二周年期間,提出國賠,「這是跟國家最卑微的請求。大家都說,哪怕一塊錢也好,政府要給我一個交代,就是檢討疏失。」

4 5

南沙魯在水利署遞出國賠申請。南沙魯里長李惠民說,政府說八八致災原因是超強降雨,族人也都同意有強降雨,但「即便是這樣大的雨量,如果不是越域引水,不會讓族人在第一時間來不及逃亡。 」終致部落痛失27位親人。南沙魯提出國賠,要求政府重新檢討越域引水工程問題。

6

6 回應 to “原鄉零重建,制度性迫遷?部落看見的八八兩週年”

  1. TinTin 說:

    親愛的朋友:由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第二屆雲豹新聞獎」已經開始報名徵件了,歡迎報導「原住民相關議題」的作品參加!!
    詳情請上http://www.ipcf.org.tw下載報名表,或電洽(02)2311-3998分機111陳小姐。

  2. 為所當為 說:

    為了少部分人的利益, 花大多數人繳的稅金, 去修一條隨時又可能被破壞的道路, 還導入開發, 破壞水土, 進而破壞大多數人的利益.

    這算盤不知是怎麼打的.

    還是日本人在的時候好.

    應該恢復山地管制區, 入山要有入山證. 休養山林. 停止開發.

    為所當為. 政府要挺的住呀!!

    • 莫自以為 說:

      不懂你所謂的少數人利益是指什麼?
      因為山上的人少,所以他們就不應該有一條安全的路嗎?
      所以都市的人多,就應該要努力為了都市、企業、工業的利益,
      不斷去開發東部地區、蓋核電廠,甚至是莫名其妙去跟農田搶水、跟農民搶地?
      這些就是多數人的利益?就應該被正當化嗎?

      我想你應該是沒有走過這條路,同時也只是覺得部落的人只要下山就好,
      就不會有這些問題。
      事實上,台20、21線兩條便道出問題都是因為公路局根本沒有由當地的地形地貌去做選線,
      如果您有機會到那瑪夏,不妨看看那瑪夏目前還有留存、還能通行的,
      大概都是省政府時代所完成的道路,挺過八八風災,挺過兩年的颱風季,
      至今安然存在的,那些被沖毀的,是公路局沿著河床開的便道,
      而這些沿著河床的便道,包含削山便道,根本是用鼻涕糊的,
      水一來就斷。

      你該質疑的是政府為何要把這些可以拿來修築正常的道路的錢砸在水裡,
      而不是把罪名怪到原民要道路就是要導入開發的頭上,
      事實上,上山開發的、偷木材的、甚至偷走鋼便橋的基柱的,
      很多都是平地朋友,
      這些人上去拿不該拿的東西的時候,曾幾何時問過居民意願?

    • 視界 說:

      以這種觀點來看全球的話,所有的開發,尤其是工業科技都應該要停止,因為地球環境變成如此惡劣,就是自工業革命以來,為了追求經濟的發展,滿足人類過度需求,大量不當的開發汙染才造成環境氣候急遽惡化。還是300年前好。

      嚴格講起來山上的原住民,落後或未開發地區的人享受最少,卻吞下環境惡化後最多惡果,數百年來剝奪了人家的生存環境,還湊著別人的鼻子高喊「不要礙著我們的利益!利益!利益!」

      因為有太多人抱持如此功利自私的態度和想法,人類社會才會越來越不堪,以利字掛帥的的思維,最終只會萬劫不復。

  3. 很多開發案 說:

    那很多開發案也是如此,例如中科四期、國光石化、讓林口台地走山的劫運新莊機廠,台北市絕大多數的都更案,這些政策投注國家補貼、毀壞台灣環境、圖利少數財團與地產投機客,希望樓上也有這個勇氣站出來反對。

    所謂的公共資源,正是要拿來建造沒有廠商願意建造的公路;所謂的公務人員,就是要投身沒有人願意投身的辛苦事業;所謂的公部門,本來就應該為了弱勢族群甘做賠本生意。不然我們繳稅幹嘛?讓政府錦上添花地捧有錢人懶趴?

    這個問題可以討論,但你應該明白承認,你覺得原住民不值得國家照顧、原鄉道路不值得國家修建,而不是拿什麼浪費資源、破壞環境來說嘴。原鄉道路再拓寬三倍,其對山林大地造成的破壞,也比不上中科四期、國光石化的萬分之一。

  4. Takiludun ANU忠德 說:

    遺憾啊!重建安全的『南橫公路』會影響大多數的利益嗎?
    為了少數的股票利益,動用『國安基金5000億』值得嗎?
    原鄉建設叫做破壞水土保持,都會重劃叫做刺激經濟發展,
    這是什麼邏輯啊!
    為了這塊美麗的土地,我們提供豐沛的水資源和自然景觀,
    沒有『都更計劃』,土地公告價值『70元/平方公尺』,
    且相關法令嚴苛,這樣無條件供奉給大家使用,不夠嗎?
    如此對待原鄉的人,公平嗎?
    感謝這樣的資訊平台,完整的報導。即便意見不一,立場不同,

相關網站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