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生活系列(25)「民族國小」謝幕

本文摘要:從「民族國小」到「民族大愛國小」,對部落族人來說,形成情感上的「斷裂面」:「國小重建過程,有很多的意氣之爭,但是大家都忘了,它是一群人共同的、很深的情感。這也是重建中很重要的部分,卻沒有被考慮進去」 ( 圖/ 家在南沙魯。已不復建的民族國小。 )

大愛生活系列(25)「民族國小」謝幕

「校長要我敲響第一個鐘聲。這一敲下去,代表我們(老師們)也從這裡畢業,真的是,不想敲……」在民族國小服務多年的陳主任,在畢業典禮之後,負責敲響第一聲的校鐘。過去,民族國小畢業典禮之後也會敲響校鐘,但今年的鐘聲則別有一番離別感傷。

2011年6月17日,民族國小在大愛園區中的愛農教會舉行畢業典禮,送走十位畢業生,同時也為這所四十餘年歷史的學校劃下句點。

高雄市那瑪夏區的民族國小,遭莫拉克沖毀後,走過兩年寄讀生涯,重建過程一路坎坷,屢生變數。如今,在大愛園區蓋起的新學校將更名為「民族大愛國小」,廣納園區內原民漢人學子,將成為一所「新興小學」,不再是過去那個屬於「布農部落孩子」的「民族國小」。

民族國小承載南沙魯族人集體情感記憶,與南沙魯部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許多來參加孩子畢業典禮的家長,自己也是與學校一同成長的校友。在離鄉遷居大愛園區之後,原有的民族國小也將不再是民族國小,面對這樣的道別,族人滿懷不捨和感慨。

一位長期關注災區重建的工作者指出,從「民族國小」到「民族大愛國小」,對部落族人來說,形成情感上的「斷裂面」:

「一所學校就這樣莫名沒有了,但是為什麼沒有?找不到人給個交代。我們連越域引水,都可以做致災調查,但國小為什麼沒了?沒有人可以給答案。在國小的重建過程裡,有很多的意氣之爭,但是大家在這裡面都忘了,它是一群人共同的、很深的情感。這也是重建中很重要的部分,卻沒有被考慮進去,學校最後也成了重建執行率上的數字。但它是不是真的被重建了呢?沒有人知道。只知道,所有人都失去了這一所學校。」

1 2
(左)民族國小最後一屆畢業生,身著傳統服飾參加畢業典禮(右)家長會長致詞。會長感興表示,自己也是校友,這次與孩子們一起畢業,充滿不捨。

3 4
(左)畢業典禮後,學生、老師、家長齊聚在愛農教會外,敲響校鐘(右)教會內,不只是畢業生,連家長和老師一一與布景合影留念。

以下為一位學生家長,同時也是民族國小校友的婦女,口述自己對家鄉、對學校的記憶與思念之情,原文整理如下:

身兼學生家長也是學校校友的部落婦女的心聲

畢業典禮我沒有去,聽說很多的人都哭了,我女兒也哭了。去年好像沒有這樣啊。我問我女兒為什麼哭,她說不知道啊,就是一直想哭。

一開始是說用遷校的方式,所以民族國小蓋在這裡(大愛園區)。但是後來就沒有民族國小了。也許是我們說錯了,說「因為南沙魯(民族村)很多人搬下來,這裡才會有學校,因此這個學校要叫民族國小」,也許這番話讓別人聽了不舒服,因此被否決了這個名字,所以之後就沒有再堅持。

那個時候不是投票(決定校名)嗎?民族國小」差一票,決定是「大愛國小」,知道結果的時候,我的心情真的好沉重好沉重。可是沒有辦法,因為不是只有我們(南沙魯)住在這裡了,還有很多其他地方的人……後來又聽說叫做「大愛民族」,至少還有「民族」兩個字在上面,心裡好過一點點。

我以前的生活很小,只有家裡和國小。長大去外面念書,每次回來都還是往國小跑,每次去都會拍照,因為每年都會有一點變化嘛。可惜照片也都被土石流沖走了。我兒子是最後一個(屆)畢業,之後就八八土石流了。

那時候我和我姊姊還在感嘆說,啊,(學校)變化這麼大,只有這四棵樹,還有旁邊的鳳凰花沒有變。這些樹都是從那麼小一年一年看著長大的,只剩這四棵樹,然後我們的孩子在前面表演。才剛感嘆這些樹很漂亮,突然一陣風吹過來,刷一下,不知什麼東西掉下來,我姊姊說,這是不好的預兆。也很玄,之後土石流就是從這四棵樹的地方沖過來,國小沒有了。

我們家就在國小旁邊,很近。家人回來,就會在房子上面鋪上草蓆,躺著看星星。我爸爸會說很多以前的故事,或者家人分享一些心情,那個感覺一直記得。我以前比較不會去跟人家玩,就是自己跟花、跟蝴蝶玩。學校旁邊有桃子,很多草莓、百香果,都有,我們也可以趁下課跑去外面採。下課,這麼短的時間耶!但有的時候還是會超過時間,為了怕老師罵,就拿一堆野果野菜送給老師,希望老師不要罵。所以我的思念之珠(琉璃作品),就有對這個國小的懷念在裡面。思念之珠的顏色,是大自然裡的顏色,因為我小時候是一直看著很美的畫面。

現在是沒有了,不過聽到叫做「大愛民族」,還有一個「民族」在裡面,心裡好過一點。很多老師都說要回山上(下學期將調回那瑪夏),將來的老師我們都不認識了,不知道會怎麼樣……

14 1

民族國小過去的照片(家在南沙魯/提供)

8 11

5

八八風災帶走民族國小校舍,坎坷重建路則讓南沙魯族人不得不與民族國小道別。面對將「轉型 」成為「民族大愛 」的國小,校長張新榮期許學校擁有「巴楠花 」精神。巴楠花是布農族的祈福象徵,在漢人則是代表生命韌性的菅芒花。盼這所新學校在大愛園區中,與多元族群共存共榮。

評論機制關閉

相關網站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