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拉克88news.org - https://www.88news.org -

汛期之前(3)原住民自主防災演練

屏東霧台鄉佳暮部落的四位青年,在莫拉克颱風中,憑藉著受過專業救難訓練的本事,深入當時成為孤島的佳暮村,救出百餘位族人,得到「佳暮英雄」美譽。佳暮英雄之一的賴孟傳表示,在八八之前,就曾在佳暮部落推廣防災自救技能。八八當下,這些無形累積下來的救難技能,與部落本身的互助文化結合,則是讓佳暮族人一起平安脫險的關鍵。

如今,這幾位佳暮青年,奔走成立「台灣原住民防災救難協會」,招納各部落的有志青年接受防災救難培訓,期望在災變漸趨頻仍的環境下,讓原鄉部落的自主防災機制,得以落實、推展。

工作與生活中學會自救

八八災前,佳暮是觀光旅遊區,當地的大姆姆山吸引遊客尋幽探勝,卻也常發生山難。「如果發生山難,還是我們原住民去救。消防隊他們會來,但是他們就是在下面煮煮泡麵,等著人被救出來。」賴孟傳表示,原住民因為了解當地的地形地勢,常義務擔負在山難救援的責任,受過訓練的消防員反而無用武之地。長此以往,他萌生了讓族人也接受專業救難訓練的想法。

「那時候我就想,既然這樣,為什麼不接受訓練,拿專業執照?比如救難的時候,傷患受傷又再去移動他,會不會造成二度傷害?出事了誰負責?我們救人前,也要自保啊!」救難必須以專業知識為後盾,才能臻於完備,也更能在緊急時發揮功用。

但在當時,這種由族人自己組成救難隊的想法,不受公部門重視,推行困難。「去跟社會局講,也沒有人理,他們根本是不想做這件事,覺得沒必要。他們會說,你們有消防隊,有義消啊!」實際上,霧台鄉與瑪家鄉是兩鄉共用一隊消防隊,全隊只有14人,賴孟傳說:「真的發生(災難)的時候,14人要救兩個鄉,怎麼會夠?」

雖不受政府重視,賴孟傳仍著手在部落內推廣防災救難訓練。在防災意識未覺醒的當時,如何說服部落青年參與,則需要一點技巧。賴孟傳說:「我們就用玩的方式。」

佳暮村是觀光地區,有豐富自然資源,適合攀岩、溯溪等活動,賴孟傳便藉此推廣繩索訓練。青壯年族人為了接待遊客攀岩、溯溪,就會有興趣來學習使用繩索的技術。佳暮部落最初步的「自救訓練」,就是這樣展開。「部落的人就會覺得,又有的玩,又可以賺錢,就會有興趣。而且這(繩索)很好玩,摸過就會上癮了,就會常常練習。」

這種「訓練」沒有白費。八八風災當下,在「佳暮四英雄」進入部落前,已有一些困守部落的族人進行自救。賴孟傳憶述:「那個 時候,有些繩橋其實不是我們搭的。我和仁輝(指徐仁輝,佳暮英雄之一)有一個倉庫,其實也就是大家的倉庫。裏面平常就有放一些設備。新、舊佳暮之間斷掉的時候,他們(村中的青壯年)自己去拿繩索,拉繩橋,把老人家和病患先送出來。」

DSCN9951 [1]
5/11來義防災演習。 台灣原住民防災救難協會也前來參與,依據當地的地形地勢演練垂降部分。

面對災難,「互助」傳統的發揮

賴孟傳也指出,除了專業技能,部落傳統的組織模式也發揮相當大的功能。「在那個時機點(八八當下),佳暮表現得非常好,非常團結,我打八十分。」

莫拉克風雨之中,許多老人家眼看家園遭摧毀,一開始其實不願逃生。「老人家怎麼可能願意走?房子都流掉了,老人家是寧可共生死的。但我們都是基督徒,我們會用禱告的方式,讓大家穩下來,說服老人家先離開。」在這個過程中,牧師首先扮演起穩定及撫慰人心的角色,婦女則組織起來負責食物的供應……集體面對災難時,部落的分工讓每一個環節「所有的都非常完整。」

「在部落我們稱這是『文化』,用漢人的意思,大概就是『互助』吧!」賴孟傳說:「像以前,要砍草的時候,都是輪流(換工),今天到我家,明天換你家;收割小米的時候,也是今天我家,明天換你家。不論做什麼,都是一起,都是互相。」部落代代相承的文化,也是一種互助模式,在面對災難時,自然產生了分工與相互照顧的默契。 「這很重要。如果逃命時只是自己顧自己,這樣子是不行的,沒有辦法全部逃出來的。 」

推動防災,從「信任感」開始

部落原有的互助和組織,在面對災難時發揮自救功用。但如何依循傳統脈絡,建置更完整的防災機制?

八八之後,賴孟傳與幾位佳暮青年,成立「台灣原住民防災救難協會」,接洽全台各部落的有志青年,接受專業救難訓練。「我們只需要一個部落,有四、五個願意的人,組織起來就夠了。」賴孟傳認為,一個部落在開始時,只要能找到幾名志同道合的青年一起受訓已很足夠。憑這些年輕人學會的救生技術,加上本身對部落人、地的了解,就能發揮基本的自救作用。

「台灣原住民防災救難協會 」現有的60名成員,來自屏東、台東、花蓮各地區數十個部落。這些成員,都是透過原民部落間既有的人脈網絡互為串連。透過這些加入協會的青壯年,也比較容易進入各個部落,宣導社區防災的概念。「部落的老人家,對外面的人說的話不一定聽,但是我們自己是部落的小孩,我們去說,他們比較願意(聽)。」

賴孟傳也表示,部落的孩子,也比較知道用什麼方式說服部落長輩。「我們會用一些方法。比如跟他們說,三地門的某某部落也已經開始這樣做了,他們就會想,喔,原來三地門是這樣,我們也可以跟著做。」賴孟傳說,「跟部落講話,要用感染力,有一些『眉角』在。不能用很行政人員的方式,說『你們一定要撤離』。這樣他們一定就會想,你們這些人不懂啦,我們在這裡住了幾十年都沒事。」

賴孟傳談到,這也跟部落一向的信任狀態相關。某些政府單位的專家學者,因為對部落環境常常判斷失準,無法取得族人信任。他以好茶遷村案為例:「像是新好茶,是以前政府和專家說那裏可以居住,叫他們遷下來。結果現在新好茶都沒有了,舊好茶反而沒事。這就造成不信任感。」

而若要取得部落的信任,或許更應先從「信任部落」著手。

「應該要找耆老來,研究撤離疏散的SOP。比如預定的逃生路線坍了,哪裡還有別的路可以用?老人家在那裏住很久了,很了解當地的環境。而不是說叫學者來,因為你是學者就要聽你的。」

而耆老、村長等部落意見領袖,除了可以協助防災疏散地圖與標準流程的建置,對建立防災組織也相當重要。「器材設備的使用、分配,一開始要找村長或頭目來建置。等到怎麼編組、怎麼安排分工這些事,村長或耆老願意交給你,就表示信任你這個年輕人了。我們(年輕人)也就會更有信心,覺得我們可以來救出族人。」透過部落傳統的組織脈絡所建立的防災機制,容易取得族人的信任,更有落實的可能。

現代技術與傳統智慧的結合

此外,賴孟傳也認為,老人家傳承的山林知識與現代救生技術結合,可以發揮更大效用,值得善用。「如果原本有六十分,和傳統知識結合就會有八十分。比如叢林穿越的時候,一般就是要拿地圖,要GPS定位,但是部落的人不用。我們就直接看山有什麼特徵,記住了就可以走,只要說好在哪裡會合就行了。」

同時擁有現代救生技術和傳統山林知識,也較容易判斷部落的實際需求。以進行演練為例,「比如說這個坡度,平地人會架繩子,但是我們就判斷部落的人一定可以(走過),就不用架了。但是像這裡(來義村),公所本來只叫我們演練垂降。但是中間是河,雨來了人一定往兩邊跑,河道一定很寬,我們就會說一定要再演練繩橋。」

而通訊設備的建置,確保災變時訊息交流無阻,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配置完整通訊設備,需要行政部門的協助,接受通訊設備的操作訓練,也與其他的訓練一樣重要。

賴孟傳同時認為,居民的防災意識仍要不斷提升,對於災難隨時保有警覺和準備,才是他感到最困難的部分:「人還是最重要的。一定要不斷不斷去提醒。」

過去,台灣社會在經歷如九二一、桃芝等大型天災,逐漸重視推行「社區防災」,期望達成社區由下而上的自保自救。但在原鄉部落推廣,不一樣的人地關係和文化隔閡,容易面臨更多困難。八八之後,防災意識重被喚起,多個山區部落遭受重創。由部落出身的青年,以較為貼近並同理的方式,進入原鄉部落推廣防災,或可視為另一種八八經驗,另一種防災推廣工作得開始。

DSCN9955 [2]
演練繩橋,適用於河道旁的逃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