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失依孩童期待有個家
前言:
在長治百合以及禮納里部落災區的小朋友確定有了固的空間可以上學的同時,在屏東災區的另一個角落,還有一群尚待支援的災區小朋友需要一個穩定的空間生活就學。
屏東縣原住民文教協會理事長梁明輝表示,在八八風災時,有的是父親罹難,有的是母親罹難,有的是父母親都罹難。類似這樣情況的小孩,也做過統計今近200位左右。
他說,「當然,一開始先請有血緣關係的親戚照顧以及認養。但經過長期的協助後,還有將近60位左右的小孩沒有地方可以安置。」
梁明輝表示,無法安置的主要原因是親戚家也有自己的小孩要養,無足夠的能力再多扶養一個小孩,這些孩子的親戚也希望原教協會這邊可以協助設立育幼院。
求助政府部門碰壁
因此第一時間,梁明輝就向屏東縣政府請求支援,但是縣政府給協會回函是說,屏東縣是農業縣,沒有這種錢,憑縣政府的能力是沒有辦法做到的。
他也表示,也曾經努力跟原民會爭取請中央單位來協助,但原民會也表示,沒有相關協助的管道,所以也無法支援這群災區的孩童提供安置的處所。
雖然屏東縣政府也協助提供土地給育幼院,但因規劃的位置是在汙水處理廠隔壁的空地,並且只足夠建蓋硬體設施,其空間沒有小孩可以足夠活動的空間。理事長擔心育幼院小孩未來生活空間的氣味,而影響小朋友的生活品質。因此經過評估之後,協會最後也婉拒的縣政府的好意。
協會最後決定在佳義國小對面的土地,找到一塊可以建置育幼院的空間,也開始邁向募集資金興建的過程。
向外求援自立
雖然在育幼院的土地雖已逐步得到解決方案,但是建築物體的設施費用龐大,還是需要各界的支援與協助。
在各個社會資源求助都碰壁之下,理事長除了先提供自己的教師退休金之外,還向農會貸款先解決建構育幼院的前置作業經費,但至今離募款金額三千萬左右的經費還有很大的差距。
在龐大經費的壓力下,原教協會想出「一包水泥 大大愛心」的募款方式,協助莫拉克風災失依孩童建構一個屬於他們自己家。以下是活動說明:
【方案內容】捐款買水泥:
水泥是現代建築房屋的必備材料,水泥一包價格目前約140~150元,為求整數本會皆以一包150元計算。看看社會善心朋友們願意認購幾包,將款項寄至本會代為購買(如果要自行購買再托運寄至本會亦可)。
各捐款人或單位匯款前請先將認購單傳真至本會(傳真號碼08-7992200),並以電話確認08-7991234
(詳細內容,請閱讀『一包水泥 大大愛心』成立原住民災區育幼院的臉書活動,或社團法人屏東縣原住民文教協會網站http://www.vuvu.org.tw/joomla/)
沒有家,可以重新建構,但是沒有了親人,這群風災中失依的孩童又如何重新建構起災後的生活?原教協會又是如何在現實層面突破各種難題提供這群孩童未來穩定的生活?記者將繼續做相關追蹤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