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之前(1)堰塞湖有監測,無預警機制?

本文摘要:堰塞湖是莫拉克主要致災因素,但災後兩年,基本的預警機制闕如。各里雖有避難空間,但避難時機仍靠居民自行觀望判斷。區公所防災演習演練的種種方案,一旦大雨路斷後,都完全無用武之地。 ( 圖/ 鄭淳毅。堰塞湖已與河床路(畫面左上方土石處即為目前道路)同高 )

汛期之前(1)堰塞湖有監測,無預警機制?

時值五月,全台因乾旱進入限水危機,但八八災後第二年的汛期也悄悄掩至。去年雨季,桃源區出現防災計畫與現實差距頗大,災難現場應變混亂的情形。所幸去年山區降雨不大,未有嚴重災情。但災難現場,政府訂定的防災備災機制是否足堪應變?今年將再度接受檢驗。

堰塞湖威脅年年上演

堰塞湖潰堤,是桃源區在八八時的受災主因。莫拉克颱風的超強降雨使堰塞湖爆發,大水漫淹多個聚落,居民在千鈞一髮間逃命,令許多人談起來仍餘悸猶存。既為致災主因,相關單位對於因應堰塞湖,是否有所準備?

對於近日有媒體報導「水位上升,堰塞湖岌岌可危」,指出今年桃源區面積25公頃的堰塞湖水位上升,恐又潰堤成災,行政院重建會也以新聞稿「堰塞湖非人力能抗拒,應啟動疏散撤離機制」回應,認為「大自然的力量」非人為疏導可抗衡,文中指出「儘量降低形成堰塞湖的風險外,並請高雄市政府必須針對堰塞湖潰壩保全範圍及對象,做好潰壩之預警、通報、疏散、撤離等緊急應變措施演練,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事實上,桃源各村里已有自己的避難空間可以撤離,居民所擔心的,正是堰塞湖是否有「潰壩之預警、通報」,讓居民即時了解堰塞湖狀況及撤離時機。可惜的是,四月以降,已分別有行政院重建會、高雄市重建會、交通部長毛治國等率重建團隊,趕在雨季前到桃源區訪視重建進度,但對於堰塞湖是否已有完善的監督和預警機制,各級單位始終無人能正面回應。

1 2
水位已與河床便道齊高的堰塞湖。若潰堤將衝擊復興、勤和、寶來等聚落。

據當地居民表示,在梅山里上方、勤和里上方兩處,因地形地勢,每年颱風季都會形成堰塞湖,颱風後就會隨水退去,這是當地無人不曉的事實。而往年因降雨而生成、隨水流而退去的堰塞湖,卻在莫拉克的集中強降雨下潰堤成災。當時便有居民認為,相關單位對於每年的堰塞湖形成視而不見,毫無監測和預警,才造成莫拉克當下居民的倉皇逃命。(居民說法請參考以下報導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1906766/IssueID/20090901)

莫拉克以後,土石淤高,位在勤和上方、南橫98k處的堰塞湖更成為經年存在的常態,一下雨就水位升高,甚至漫淹過河床便道。一旦又因強降雨潰堤,將首先衝擊上游復興、下游勤和、寶來等聚落。

勤和就地重建協會總幹事劉行健回憶去年汛期現場:「我去問鄉公所(堰塞湖現狀),鄉公所說歸林務局管,林務局說沒辦法掌握資訊,要我再問別的單位。」他表示,堰塞湖若潰堤,只在瞬息之間,政府單位卻只能讓民眾以電話輾轉相詢,求助無門。

當地居民也表示,去年雨季時,都是居民自己定時監測河水水位高低,以判斷堰塞湖現狀,再決定撤離時機。但也出現有自行監測者誤判水位,使居民受到虛驚。

管轄無整合,各單位互卸責?

堰塞湖是桃源區雨季的主要威脅,但各級單位卻無統合機制,權責不清,無法化解居民疑慮。四月底,交通部長毛治國前來桃源區復興里訪視,面對「如何建立預警機制」的疑問,回答:「公路局有監測,之後再請公路局段長來跟大家說明。」事實上,勤和上方堰塞湖屬第七河川局(以下簡稱「七河局」)管轄,梅山口上方屬於林務局管轄,與公路局無涉。

而七河局局長張良平則在報告中表示,是因為「公路局削山便道施工,堆置的土方才形成堰塞湖。」他認為,七河局在去年做過一次引流工程,將堰塞湖水位疏導下降,公路局的削山便道卻將土方堆置在堰塞湖口,使水位再度上升。對此,公路局第三養工處處長鄧文廣當場反駁:「堰塞湖在八八之後一直就有了,河川局的說法我們不能接受。」

而在場居民則私下說:「現在就是河川局和公路局在互推啦!實際上他們兩個都有問題嘛。」居民認為,堰塞湖本會自然淤高,而公路局施工堆置土方,也確實加快淤高速度。但河川局身為權責單位,並未主動出面解決問題,直到當日交通部長會勘,才承諾會與公路局協調,再做一次引流工程。

也有不少居民不約而同指出,河川局在堰塞湖下方開挖引流的方式並不管用,重點在於堰塞湖上方的土石清運:「應該要把上面的土石清疏,清過了水自己就會流下去了。」但當日會勘時間相當緊湊,許多看法未能加入討論。

3
河川局認為公路局施做削山便道、在堰塞湖口堆置土方,造成堰塞湖淤高。公路局則認為堰塞湖是八八後自然形成。

有監測,無預警?居民:自己救自己

河川局也坦承,引流只能使水位下降,威脅減低,若遇強降雨,「土石流都是瞬時的事」,無法杜絕堰塞湖之患。因此,河川局今年將在勤和里設置觀測點,監測堰塞湖狀況。然而,監測的資料,「我們是報給市政府」。那麼,市政府的防災指揮中心是否有面對部落的通報機制?

市府重建會執行長古秀妃坦言,許多災難當下的即時資訊雖送至市府防災中心,但事實上市府仍無法直接掌握許多在地狀況,只能授權給地方上區公所現場處理。但訊息傳遞如何確保完善、即預警機制是否能成立?「目前還沒有解決方式」。面對如何預警和通報部落的撤離時機,桃源區長謝垂耀也顧左右而言他:「所以我們希望除了河川局,水保局也加入監測。」

而據八八災後進入原鄉協助重建的民間工作人員指出,區公所內許多人員是兼職人員,流動性大,合作默契不足,則又導致每年防災演習都要重頭來過、災難當下的指揮應變也一片混亂。

堰塞湖是莫拉克主要致災因素,但災後兩年,基本的預警機制闕如。各里雖有避難空間,但避難時機仍靠居民自行觀望判斷。而降雨導致路斷,替代河床路的削山便道也未能保證通行的狀況下,區公所防災演習所演練的種種狀況:火災發生由消防車滅火、斷電由台電前來修復、降雨200毫米強制撤離下山等等措施,其實都無用武之地。

有居民揶揄:「演習,我看就是消耗預算。這些演習,大概就是下雨前有用吧,下雨之後,我們還不是自己救自己。」(系列待續)

5
(上)交通部長毛治國訪視堰塞湖及削山便道。 在聽取公路局報告便道將於五月分完工、指示河川局進行堰塞湖引流後,倉促離去,未能回答堰塞湖預警機制,及居民對於其他重建進度的問題。唯居民爭取在河床路鋪設柏油近半年,剛巧在部長上山前一天終於開始進行了鋪設。有復興里民打趣說:「我們還是很感謝部長上來,至少我們有柏油路了。」

image 4
(左)通往梅山的道路一直都顛簸難行(右)交通部長來的前一日,終於鋪了柏油。

3 回應 to “汛期之前(1)堰塞湖有監測,無預警機制?”

  1. 劉行健 說:

    去年2010年6月9日晚,一場小雨,本部落荖濃溪河段水位不升反降,族人立刻研判應是上游堰塞湖淤積導致,當時村長曾正勝先生立刻以廣播告知族人示警,當下造成不小的恐慌!畢竟,族人們最驚恐的記憶是莫拉克風災,2009年8月11日的荖濃溪上游的梅蘭堰塞湖潰堤事件,洪水、土石、倒樹瞬間沖進部落的景像,族人們深深難以磨滅!

    當時,在下曾經虛心的致電政府有關單位,希望能夠在未來建立一套預警系統,於類似狀況發生前,主動告知族人避險!但是,非常遺憾的是,近一年了,沒有一個政府權責單位重視我們卑微的呼聲!給予我們應有的尊重和回應,這難道就是口口聲聲號稱〝親民愛民〞、把我們當〝人〞看的政府應有的思維和表現?而有關單位到底在災難中學到什麼教訓,使人質疑?面對這些荒腔走板的施政態度,實在令人心痛與難以接受!

    記得曾經致電相關政府部們詢問【堰塞湖】的事情,如經濟部水利署河川局、農委會水保局及88水災中救災最邁力的八軍團等諸位長官…,所獲訊息是【堰塞湖】並不由他們主管?!最後,百般探詢,才獲悉原來堰塞湖的監測,是農委會林務局所主管的業務。只是我們這升斗小民,如何能夠希望權責單位能夠尊重我們小小原住民,要求在已知可能存在及可預知的災難之前,為維護身家性命,給我們一點點最卑微的一個『避災機制』的請求呢?

    所以,不是我們刁蠻,也不要企圖用〝面對災難、走為上策〞,這麼簡單的思維,未經深思熟慮、充分溝通、相互尊重,就想要以此趕我們下山。我們更不是拿自己的生命財產與上天開玩笑,我們直覺以為,為了滿足某些政治人物、學有專精及部份自認為聖潔清高之士,以其主觀意識想要遂行其自尊、權威、地位、清譽,而犧牲原住民族賴以維生、安生立命的祖傳之地,這是極其不道德的!

    請執政掌權者發揮『同理心』,設身處地的想一想,災難不是任何人願意見到的,造成災難的原因很多也極其複雜,原住民族人也承受不起所謂的〝破壞台灣山林水土的元凶〞的罵名與代罪羔羊,如果當權者真把原住民當〝人〞看待,不應剝奪其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如果反而自已為是,視不善言辭的原住民族人傳統的美德而不顧,認為多數單純的族人均默默承受、沒有聲音為當然,要知道「物極必反、苛政猛於虎」,如果有權柄者,仍然一意孤行,而造成不必要的反彈與不信任和衝突,勢必自食惡果,請三思而後為!

    畢竟,我們只不過是極其卑微想要維護祖傳之地、一個能夠安生立命的守護者而已!

  2. 劉行健 說:

    注意!!!!!
    有颱風了!!!!!! 編號第1號-輕度颱風–艾利(AERE )於2011年5月7日下午14:00發布,
    預計5/10接近東台灣!!!!!

  3. 李自強 說:

    平安

    不管堰塞湖有無監測,預警機制
    部落內的備災機制及避難規劃
    勢所難免.更應積極面對與準備
    我們面對的天然災害不是僅有這個堰塞湖
    在88時候發生堰塞湖潰堤氾濫的地方及次數
    大家依然記憶深刻

    為了部落的永續安全考量
    全部落的人更應團結一致
    共同努力完成部落防災準備工作
    以因應未來極端氣候的變化所帶來的環境威脅

    個人會積極協助完成該部落的整體備災及避災規劃配套措施
    但最重要的是部落裡的共識及配合
    個人雖然對於偏遠易致災地區的環境及備災避災需求
    實務工作非常熟捻
    但完成規劃不在於我個人的努力便可
    最重要的是長官的關愛體會和公部門的行政支持
    及部落裡每個人的攜手合作

    4月28日及29日在勤和部落裡的桃源國中
    在個人及專業團隊的協助下
    積極的完成了2天1夜的
    校園安全「防災避難演練–少年備災培力營」活動–勤和平台大型避難屋避難演練
    該演練主要是鑑於學校所處地理環境位置,為提升學生師生對天然及人為災害的認識與預防、整備應變能力,模擬勤和地區及少年溪發生地震及土石流災害情況,實施應變處理演練,檢視學校災害處置能力及各項災害處置流程

    個人雖負責該「少年備災培力營」的企劃主筆及同時擔任該活動總教練
    活動及演練雖然非常成功.平安及真實
    但實務上沒有全校師生及家長們的共同努力及認真付出
    我們是辦不到的

    我們共同得到寶貴的實務經驗
    雖然團隊的狀況想定已經非常詳實詳盡了
    但有些突發情事還是在當初規劃時所無法預料到

    所以說
    對於事情的問題
    做就對了

    從做及演練中找出解決問題的
    更好答案及方法

    我願奉獻–心與雙手.盡力而為
    請在天上的神
    指引我們對這塊土地的愛凝聚再一起
    為部落的安全及永續共同努力

    阿門

相關網站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