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頌系列(4)有活動 一定有幫助

本文摘要:而在瑪雅里路旁擺攤賣水蜜桃的柯正漢,則道出了今年水蜜桃的困境並非來自無購買者,而是因為氣候使得收成不好。「我自己的是還好啦,但是平均看來大家的都不多,因為今年太冷,又冷太久了。」 ( 圖/ 劉瑋婷。山上的水蜜桃 )

春之頌系列(4)有活動 一定有幫助

路好了,遊客來了

那瑪夏春之頌系列活動在四月開始,首先登場的是「戀戀螢火蟲」,選在周末假日作為活動的第一天,但並未湧入大批的遊客,遊客多半自行開車上山,位於那瑪夏「大門位置」的南沙魯居民們回憶:「以前這個時候遊客已經非常非常多了,那個遊覽車是一台接著一台沒有停過的耶!」

DSC06808

雖然第一週的遊客不多,但孔効平對於春之頌活動直接對果農帶來的幫助則是持樂觀的態度,他說:「可能會比去年好,因為現在路好了嘛!」但相較於對果農的幫助,談到對民宿業者的影響,孔効平則直言:「可能還不行。」其原因是風災造成民宿的水路、電路都受到影響,至今仍有許多業者尚未申請復電,也有部分民宿的聯外道路仍是中斷受阻。

而仍維持營運的民宿,有些則是自行為遊客安排行程,部分民宿業者會特地將遊客帶至南沙魯,向外來遊客解說部落受災狀況,同時由於南沙魯部落在部落餐廳內自製了一面照片牆,記錄自八八當時至今的重建之路,也吸引不少遊客目光,加上部落婦女也在部落餐廳製作脆梅,不少遊客也在行程結束後帶上一罐脆梅返家。

DSC06821 DSC06854
遊客雖不多,但活動人員仍熱情的與遊客一起跳原住民傳統舞步

DSC06857 DSC06858
幾乎是家戶必備的小貨車掛上由南沙魯的部落藝術家烏布手繪的水蜜桃與螢火蟲看板後,化身為接駁車。

隨著春之頌的活動往前推進,每個周末上山的遊客也愈來愈多,負責駕駛接駁車接送遊客賞螢的南沙魯居民烏布即表示,一開始兩周的遊客數量真的不多,但到了戀戀螢火蟲活動的最後一周,遊客數突破百人。同時,後續的活動也接著展開……

有活動,一定有幫助

戀戀螢火蟲活動結束後,緊接而來的是布農族射耳祭以及鄒族河祭。對於活動效益最「有感」的,莫過於在活動場地周邊擺攤賣特產或小吃的攤販。

南沙魯居民賴玉花,在部落內的房子在八八當時首當其衝,沒了遮風避雨之處的她,選擇了杉林永久屋,風災當時的恐懼,至今仍盤旋在她心中,「如果一個人我就不敢回去(原本住的地方),我只會到我採茶的好姊妹家裡。」

DSC08038

賴玉花在春之頌系列活動中擺攤,賣的是原住民風味的烤肉以及小米粽,災前完全不會開車的她,做生意都必須靠母親幫忙開車接送,因為這場風災,她學會了開車。問她去年跟今年春之頌的生意有沒有差別,賴玉花表示,去年她正好在南投採茶,沒辦法來擺攤,但就她記憶所及,災前的春之頌和今年的春之頌相比,「當然是沒有比之前好,但是還可以啦!」

而在瑪雅里路旁擺攤賣水蜜桃的柯正漢,則道出了今年水蜜桃的困境並非來自無購買者,而是因為氣候使得收成不好。「我自己的是還好啦,但是平均看來大家的都不多,因為今年太冷,又冷太久了。」

DSC08101 DSC08106
柯正漢與自己所種的水蜜桃。

對於區內的春之頌活動,柯正漢也肯定活動對地方的幫助,「辦活動,對我們比較好,因為你辦活動,遊客自然會來。」

另一位同樣也種植水蜜桃的居民孫寶山,種水蜜桃的「資歷」已有八年,更是去年水蜜桃評比的前二名。他表示,今年自己的水蜜桃約有五萬多粒(指可採收的水蜜桃),跟去年比起來相差不遠。災前便開始種水蜜桃的王寶山,談起今年的水蜜桃產量普遍不佳,也直言,「水太少、氣候也有關係。」

孫寶山同時也是梅農的身分,對於今年的收成,他說,「有史以來收最多的一次!」同樣地,他也肯認春之頌活動的效益,「活動一定有幫助,因為有的人可能不知道(指地方的農特產)。」

那瑪夏也曾開放遊客有親手採水蜜桃的體驗,但柯正漢與孫寶山的明白表示:「不能這樣做。」過去都有開放遊客採水蜜桃,但是因為水蜜桃表皮相當脆弱,一經手觸摸,就會造成落果,柯正漢說,「還發生過隔天採(果農採收),全部都壞掉!」

水蜜桃同時也是不能久放的農產品,孫寶山建議,希望區內可以開始規劃「水蜜桃加工」、「梅子加工」的產業,除了可提高經濟價值外,也可提供消費者更多的選擇。

DSC08109
孫寶山

註:關於那瑪夏射耳祭,詳見:春之頌系列(3)返鄉一年的那瑪夏射耳祭,關於鄒族河祭,則在後續文章中刊登。

評論機制關閉

相關網站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