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拉克88news.org - https://www.88news.org -

縣市合併延緩進度,小林國小明年完工

於莫拉克風災中與小林村一同受災的小林國小,本於去年(2010)底歡喜舉辦動土典禮,教育部國教司並發新聞稿指出,希望小林國小能於今年(2011)八月完工,以便讓學生在九月返校進行各項學習活動。但以目前進度看來,小林國小於今年九月在新址復學的希望恐難成,三十餘名學生必須在甲仙國小繼續寄讀一年。

縣市合併陣痛期,小林學生續寄讀

於去年小林夜祭前的練習時(2010年10月),小林國小學生姚家翔便興奮地表示,聽說學校下周要動土,自己就快要可以回去唸書了。未料過了一年,五里埔永久屋雖然順利完工進住,小林國小卻進度落後,姚家翔和同學們仍須每天早上起床坐半小時的交通車到甲仙國小上課。

小林重建會總務陳叔惠表示,認養單位TVBS基金會已於本月開始動工,希望明年九月能夠開學。對於復校進度不如預期,陳叔惠僅委婉表示,適逢縣市合併的交接期,許多行政單位的流程似乎變得相對複雜,使得重建速度減緩。「剛好甲仙國小也因為校舍老舊進行整修,我們的學生在裡面好像在組合屋上課一樣,很臨時,很心疼,又要多等一年。」

但她強調,TVBS基金會十分關心小林國小復校工作,居民代表也能與執行長直接溝通,小林村仍十分感謝各界幫助。

4 [1] 17 [2]
(左)舊小林國小校舍一景。(右)舊小林國小校舍一景。照片提供:小林重建會

五里埔復校,與社區連結

身為復校工作居民代表的陳叔惠表示,小林國小是滅村,不是廢校,本來就應該把它蓋回來。「曾經聽有人說,我們人又不多,還要在五里埔蓋一個學校,好像我們很浪費。但話不是這樣說的,有一個學校在,讓學校跟社區連結,是社區生命力的來源,這是很重要的事情。」

翻開小林國小的規劃報告,校舍中設備齊全的的視聽教室便計畫在未來與社區居民一起共用,充分顯示了偏鄉小學與社區活動緊密結合的關係,也呼應了陳叔惠的發言。

相較於大部份小林國小家長均選擇住在五里埔永久屋,陳叔惠卻是未來小林二村的居民,再次顯示了她對小林國小應該原址復校的堅持。「因為戶籍問題,選二村就只能在杉林讀,就只有我一個人的小孩會來山下讀書,所以我不是為了我自己,這本來就應該有的小林國小,我們要把它重建、呈現回來,這是應該要有的事情。」

對於未來小林國小復校的期望,陳叔惠表示,當局應以小林國小學生的「身份」來思考此一問題,正視學生可能有的家庭困境。「例如五里埔很多家庭都還不能說很安頓下來,第一學期的學費應該要予以減免,讓學生安心學習,這樣的幫助不能中斷,跟一般廢校又復校的學校是不一樣的,不能忘記他們還是小林村倖存的學生。」

004 [3]
2004年,小林的孩子在村落中騎腳踏車。照片提供:小林重建會

小小獵人要回家

除了肩負讓小林學生安心上學與喚醒五里埔社區活力的責任之外,小林國小在滅校之前,也是全台平埔文化保存的重鎮之一。學校除了設有平埔文化圖騰與瞭望台之外,更於平埔文化的信仰中心—祭祀太祖的公廨—旁設立獵人學校,讓老獵人帶領學生在裡面學習製作弓箭、學習狩獵並傳承平埔文化。這樣豐富的文化是否能在復校之後持續傳承?

對此,陳叔惠表示,由於能擔任獵人學校老師的耆老多半於八八水災中過世,僅剩一兩位仍在世,不知道是否能夠重啟獵人學校的學習機制。「我們仍會在建築中加入平埔文化元素、也會復興校門口的瞭望台,但是獵人學校的事情現在還沒辦法開始想,一切都要等正式復校以後再說。」

縣市合併於台灣地方自治史上是值得紀錄的大事,社會關注的焦點也多半集中於五都選舉的藍綠拼場勝負,卻鮮少人關心縣市合併下受到影響而延宕的種種偏鄉行政工作,亟待新任市府急起直追、趕上進度。小林國小的復校工作不僅是小林重建工作的里程碑,也是南部平埔文化復興的重要媒介。不論政治如何紛擾,關心莫拉克重建工作的民眾必定都衷心期待小林學子能早日回到自己的國小上學,甚至能重拾向長者學習的機會,成為新一代的小小獵人。

15 [4]
災前的舊小林國小校門,帶有平埔文化特色的瞭望台。照片提供:小林重建會

003 [5]
災前的舊小林國小獵人學校。照片提供:小林重建會

34 [6]
當小林國小復校,五里埔新家園才能真正地活絡起來。照片提供:小林重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