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契機-六龜新發社區重建觀察

本文摘要:位於河階台地的新發社區,災後面對治水議題。身兼荒野保護協會志工的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表示,地主們都體認到大自然的力量,因此善用「增加河川容量」、「與洪水共存」的改造哲學及行動對策,可讓以國土保育為主的重建,不再只是紙上談兵。( 圖/ 溫炳原,20091027的新發社區河岸 )

困境/契機-六龜新發社區重建觀察

前言:

今天是八八水災後的第81天, 在南方重建聯盟及美濃水患自救聯盟成員的引領下,我們勘查了受災嚴重的高雄縣六龜鄉新發社區,此行最主要的目的是想瞭解該社區河階地受沖刷的狀況,以及近來高雄縣政府與六龜鄉公所協助水利署辦理、預定在本週上網公告招標的砂石疏濬工作。

踏勘的結果顯示,對於重建工作的推動,政府似乎講得快、做的慢,甚至本末倒置,只顧行政便利、不管人民的權益。

位於河階台地的新發社區

新發村是這一次八八水災六龜鄉受災最為嚴重之一的地方,救災期間媒體爭相報導斷橋前高掛「死亡32人SOS」 看板畫面、較為大家熟知的新開部落就位於新發村內。

不過我們今天踏勘的河階台地,則是新發國小所在地的新發社區,相較於部落及山邊地區嚴重受災的情形,此地災民雖然稍稍幸運些,但社區重建還是面臨相當大的困境,特別是政府作業腳步的緩慢,拉大了社區的無力感,「重建」成為災民呼之不來、揮之不去的魅影,讓 聚落內人心惶惶。

首先是如何處理河邊被沖刷過、佈滿沙土礫 石的土地呢?在工程會陳振川副主委政策倡議下,近日來水利署已於各地辦理河道疏濬的工作。新發社區旁的這一段荖濃溪,據居民詢問的結果,官員表示也在其中。

疏浚與治水該如何處理?

由於河邊農地才剛被大水沖得一塌糊塗,居民紛紛關心起相關的資訊,而雖然疏濬內容已送至水利單位審查,但依照過去的經驗,鮮少會事先跟社區溝通想法。 因此疏濬的範圍是否包括村民這些被沖刷掉的河階地呢?水利工程的低水護岸會劃設在這些河階地內或外?災民對於攸關這些社區安全及村民權益的資訊一無所知。

其次,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災前社區努力 爭取的低水護岸,當時在水利單位遲遲沒有下文,災後,相關單位卻又決定要進行此項工程,難道水利單位所蓋的堤岸、被這一次水災沖毀得還不夠多嗎?此外,整個地理環境已經改變了,難道不需要重新檢討工程的適宜性嗎?

更何況,許多堤岸建設不僅無法解決水患問題,反已被視為是製造水患的根源。可見治水必須徹底檢討,蓋堤岸與水爭地的治理,應該轉向還地於河,但水利單位卻好像都不檢討這些,反而還是矇著頭到處蓋,田總幹事認為跟編列土地徵收預算有關。用地徵收,所需經費龐大,政府財力不足、擔心湊不出來。

這不禁令人想起2006年,在不顧整治功效、未進行政策環評,且還有營建立委沒有利益迴避的情況下,國民兩黨共謀,不管民間水患治理聯盟的呼籲,通過了一項政治分贓的肉桶法案,立法院甚至以不受公債法額度約束之限制的舉債方式,通過這筆1410億的治水特別預算。

而現在這些已經花出去、用在蓋水泥防水工程的錢都被莫拉克颱風沖到水裡了。如果當初這些錢能夠留下,現在也不用擔心想要還地於河,卻編不出徵收土地的預算。

困境與契機

最後,雖然困境在前,但新發社區也有一些 契機。帶著我們下到河階地旁察看災情、同時也是受災戶的田崇一總幹事表示,此時正是說服地主還地於河的最好時機。

身兼荒野保護協會志工的他說,現在地主們都體認到大自然的力量,因此善用「增加河川容量」、「與洪水共存」的改造哲學及行動對策,可讓以國土保育為主的重建,不再只是紙上談兵,而能徹底改造一向 被傳統水利水保工程所壟斷的治水專業。

1-1806135417-400

政府官員說疏濬一舉兩得,可防二次水災,又可增加收入。但不將坍塌地因素納入考量,只顧清除河床上的砂石,無疑地只是想發國難財。

2-1806135418-400

河邊農地才剛被大水沖得一塌糊塗,水利單位要蓋低水護岸,又要疏濬,難道政府宣稱以國土保育為主的重建,只是把責任丟給山上的原住民,而卻又一再地與水爭地?

(本文原刊載於旗美社大部落格)

評論機制關閉

相關網站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