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開部落菜園認股,老人食堂凝聚社區

本文摘要:最初以「供應老人食堂餐點」想法出發的新開有機菜園,卻意外激發了居民對農業、觀光、研發水餃內餡的全新想像。對於有意將「社福」與「產業」兩者結合的重建災區而言,新開部落是值得參考的案例。 ( 圖/ 周依禪。新開老人食堂的有機蔬菜 )

新開部落菜園認股,老人食堂凝聚社區

在莫拉克風災中受創嚴重的高雄市六龜區新開部落,在當地居民與社區工作者一年來的齊心努力之下,即將於今年三月份正式開辦「老人送餐」計劃,供給部落內266位老人的共食餐點。

在台灣,老人送餐經常被使用於社區工作、部落組織,甚至連基隆地檢署都曾經以此做為社會勞動服務的工作項目,打破以往「老人送到養老院」的刻版印象,讓長者即便生活在熟悉的家中,也能享受固定送餐與陪伴。

但同樣的老人送餐方案,也會隨著蔬菜來源、送餐人力、送餐到府或開辦食堂等項目的執行方向不同,而在社區與行動者身上產生不同的效應。新開部落採取的工作方法則與大安溪部落工作站類似,以部落自身的空地開辦「有機菜園」,邀集民眾認股,收成的蔬菜將寄送給「股東」並供應老人送餐所需蔬菜,其它盈餘也將做為社區重建工作的基金。

IMG_2725IMG_2727IMG_2732

新開重建協會專員石明道表示,協會辦公室旁的空地便是有機菜園,平日是社區媽媽來照顧田地,收成將供給老人食堂「共食」的食材,也將用於「潘媽媽手工水餃」的餡料。「一開始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一般老人送餐點對點的工作內容太過單調,執行起來又花太多時間,所以我們用共食的方式來做。有機農園的部分則是因為補助經費太少,所以希望部落能夠自給自足。」

但是有機農園方案的執行,正與其他農村工作一般,受限於農作物生長需要一定時間,而必須有「週轉金」來維持系統運作。石明道在半年多前便開始計劃以認股的方式來經營社區農園,如今已將農園分為二十股,一「股」一季的認領金額是1500元,目前已經有一半的菜園被熱心民眾認領,尚有十股左右的菜園等待有緣股東。

「老人食堂只是第一步,未來我希望這批團隊可以發展成社區廚房,有能力研發新產品、地方風味餐,等到觀光產業恢復,這些就是新開的資產。」雖然現在以申請八八臨工、多元就業的方式來支應人事費用,新開部落仍以「自立」為目標來規劃老人食堂的未來。

「雖然你認一股,一整股都會種同樣的蔬菜,但我們怕大家吃膩,會自動幫大家搭配『蔬菜組』,你要宅配也可以,要來我們這裡直接吃也可以。送菜給股東很趣味,搭配這個蔬菜組也是要學問捏!有人不要芫荽、有人不要香菜,像茼蒿就很可惜,很多人都不要吃,放到都開花了。」參與老人食堂計劃的居民呂麗香,開心分享送餐過程的趣事。

「只有種菜其實太可惜,我們未來還想要發展火龍果園、芭樂園、芒果園……我們這邊的特色就是,雖然土壤富含水分,但又排水良好,種出來的水果特別甜,下次就可以來發展社區果園。」身為土生土長的新開人,呂麗香曾經一度遷徙到寶來生活,沒想到結婚之後又嫁回新開部落,言談中充滿對部落農產的自信。「吃自己的水果吃一吃齁,都不會想去外面吃別人的啦!」

「說真的,你要說重建工作,新開部落好像是八八以後才開始發展,比較不像重建。」新開部落重建協會執行長潘怡禎此言一出,呂麗香與其他忙著包水餃的媽媽紛紛表示認同:「很多建設都比八八水災以前好很多,像道路就是。」一語道盡偏鄉地區的辛酸,卻也顯示居民驚人的樂觀精神:「我們還想說,這些菜啊、水餃啊,現在是用宅配的,如果大家喜歡吃,以後就要跟部落裡的民宿合作,推廣大家親自到部落來,我們煮給大家吃!」

最初以「供應老人食堂餐點」想法出發的新開有機菜園,卻意外激發了居民對農業、觀光、研發水餃內餡的全新想像。在正式開辦老人食堂之後,隨著社區長者的固定聚餐,想必能使部落氣氛更加活絡,對於有意將「社福」與「產業」兩者結合的重建災區而言,新開部落將會是一個值得參考的案例。

IMG_2737
結合「社福」與「產業」的新開老人食堂。

3 回應 to “新開部落菜園認股,老人食堂凝聚社區”

  1. 小小萍 說:

    加油..我的家鄉 新開

  2. 黑珍珠 說:

    很讚,能將「社福」與「產業」兩者結合如部落菜園認股,老人食堂凝聚社區.潘媽媽手工水餃,,以上種種做法,非常值得很多社區參考學習。

相關網站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