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依標籤) 原住民

40公釐雨量的檢驗

文/柳琬玲 - 13 五月 2011 - 40公釐雨量的檢驗 已關閉迴響。

40公釐雨量的檢驗

這一場今年度首次蒞臨之梅雨鋒面,集中在勤和以上落下的累積雨量僅40公釐左右,若非勤和村排水不良,不致造成釀災後果。村民表示,排水不良問題是八八災後留下的後遺症,居民多次要求重新規劃施作整理,但是至今沒有動靜。

春之頌系列(4)有活動 一定有幫助

文/劉瑋婷 - 12 五月 2011 - 春之頌系列(4)有活動 一定有幫助 已關閉迴響。

春之頌系列(4)有活動 一定有幫助

而在瑪雅里路旁擺攤賣水蜜桃的柯正漢,則道出了今年水蜜桃的困境並非來自無購買者,而是因為氣候使得收成不好。「我自己的是還好啦,但是平均看來大家的都不多,因為今年太冷,又冷太久了。」

嘉蘭報告68-70堰塞湖造林

文/嘉蘭報告 - 10 五月 2011 - 2 篇回應

嘉蘭報告68-70堰塞湖造林

2009年8月,莫拉克颱風的時候,太麻里溪上游的山區,包盛社舊址的右邊形成一片大崩塌。大量的土石堵住整個太麻里溪河道,形成一個堰塞湖。這一大片崩塌地從2010年12月起,開始造林,有不少嘉蘭人加入造林的工作。

屏東失依孩童期待有個家

文/柯亞璇 - 9 五月 2011 - 屏東失依孩童期待有個家 已關閉迴響。

屏東失依孩童期待有個家

在長治百合以及禮納里部落災區的小朋友確定有了固的空間可以上學的同時,在屏東災區的另一個角落,還有一群尚待支援的災區小朋友需要一個穩定的空間生活就學。

春之頌系列(3)返鄉一年的那瑪夏射耳祭

文/劉瑋婷 - 4 五月 2011 - 1 篇回應

春之頌系列(3)返鄉一年的那瑪夏射耳祭

中央重建會副執行長陳振川帶著訪台日本學者一同參加祭典,他表示:「一 路走過來,看到大家的復原力,看到這麼多的小朋友,我知道我們的責任還很沉重,我們一定會和市政府努力做好重建工作。」

災難發生時:為什麼要原住民『附帶條件』的被安置?!

文/柯亞璇 - 3 五月 2011 - 5 篇回應

災難發生時:為什麼要原住民『附帶條件』的被安置?!

對於大武村不接受政府的安排,愛鄉發展協會勒斯樂絲也表示,「的確,屏東縣政府釋出善意表示中繼屋可以是合法的。不過,我們要的中繼空間是以一個家庭為單位的,是有隱私的,是被視為是『人』的那種安置條件。」

南沙魯展售中心啟用 夢想起飛成真

文/劉瑋婷 - 30 四月 2011 - 1 篇回應

南沙魯展售中心啟用 夢想起飛成真

回首一年前的種種未知,南沙魯原鄉重建一路走得艱辛,風災當時的重創,如今水痕仍印在牆面上。但是部落並沒有放棄希望,與外界一起打造展售中心,重建山上的產業與文化。

部落產業不等於經濟

文/柯亞璇 - 28 四月 2011 - 部落產業不等於經濟 已關閉迴響。

部落產業不等於經濟

拉勞蘭部落族人也表示,「過去我們還種過鳳梨、芒果,大家都在尋求高經濟價值的作物,單一好管理的作物,部落種小米,其實講究的不是作物的經濟效益,而是它的『文化效益』跟『土地倫理』。」

從勤和到樂樂─離災不離鄉的遷徙

文/鄭淳毅 - 26 四月 2011 - 1 篇回應

從勤和到樂樂─離災不離鄉的遷徙

「我們勤和,是從日本時代從上部落到下部落。之後為了南橫(公路)又搬下來(現在的勤和里),之後因為八八水災,又搬過去(樂樂段)……」在Tama Sumai眼中,申請在樂樂段蓋永久屋,毋寧也是又一次的遷徙。

南沙魯產業起「布」 從花布康乃馨開始

文/劉瑋婷 - 24 四月 2011 - 3 篇回應

南沙魯產業起「布」  從花布康乃馨開始

參與這堂課程的南沙魯居民Ibu直言,從沒想過客家花布也能有這樣的創意呈現方式,她表示,多元的接觸是好的,可是時間不要太長,之後再選擇一兩項有興趣鑽研的方向來發展。

離災不離村,離村不離鄉,到後來「全部都離開」!

文/柯亞璇 - 23 四月 2011 - 4 篇回應

離災不離村,離村不離鄉,到後來「全部都離開」!

「遷村」與「安置」混淆,讓沒有原鄉部落可回的好茶村魯凱族人,陷入現實生活與政策矛盾之中!居民表示:「我們像是實驗品,被匆促做出決定!」

拉勞蘭青年會交接:從自己的身上去做,就會找到立足點。

文/柯亞璇 - 22 四月 2011 - 1 篇回應

拉勞蘭青年會交接:從自己的身上去做,就會找到立足點。

「不要等政府」,是台東在地組織行動的一個默契。背後所隱藏的核心問題,是外界對原住民或是部落觀感的「自我主觀意識」壓迫到部落自主發展的協調性。族人表示:「台灣社會需要被改變,我們才真正有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