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日常生活

留在山上是災民,住在營區是難民

文/柳琬玲 - 19 十一月 2009 - 1 篇回應

留在山上是災民,住在營區是難民

高雄縣政府最近打算終止部分的營區安置,引發災民反彈,因為回家的路尚未通,族人對訪鄉後的生活與看病照顧等問題感到憂心,而且明年雨季來臨是否又要到處搬遷?因此最近營區流行一句話:「留在山上的是災民,住在營區的是難民」。

千頭萬緒─「桃源鄉重建會」開張了!

文/柳琬玲 - 18 十一月 2009 - 1 篇回應

千頭萬緒─「桃源鄉重建會」開張了!

莫拉克重災區之一的高雄縣桃源鄉,11月12日召開第一次鄉級重建委員會議,地點特定選在原鄉公所會議室,鄉內各村含建山、高中、桃源、勤和、復興、梅蘭村(含樟山部落)、梅山、寶山村等各村代表與自救會均專程參加。

山上的人,在平地,點燭光

文/柳琬玲 - 15 十一月 2009 - 2 篇回應

山上的人,在平地,點燭光

災後至今100天。從14日晚間到15日清晨,受災的原住民在高雄縣鳳凌廣場跨夜靜坐燭光祈福晚會,這個晚上,有災民,也有外界關注的朋友,點燭光,紀念這段沒有山上可以回家的日子。

災後百日,部落家園難覓

文/陳永龍 - 15 十一月 2009 - 災後百日,部落家園難覓 已關閉迴響。

即便部落最終確定得要遷村,也得在中繼部落「集體、安居」的基礎上,才能找尋到適合部落定居的安全山林地。重建不只是居住問題,生活與生計重建路途漫長;災後百日,祈願政府與民間更看見部落生活,也祝福部落團結與主體性更加彰顯!

他們的三不一沒有:不能怕、不能哭、不能選擇;沒有家

文/l劉瑋婷 - 13 十一月 2009 - 2 篇回應

他們的三不一沒有:不能怕、不能哭、不能選擇;沒有家

族人從家裡逃往平台,又被安排到臨時安置所,工兵學校是族人們的中期安置所,卻找不到安心,他們必須在這裡決定以後「家」要在哪裡,「生活」怎麼繼續,孩子教育、部落文化,未來在哪裡?

原民部落災難與重建研習會議,經驗分享(1)

文/楊念湘 - 10 十一月 2009 - 2 篇回應

原民部落災難與重建研習會議,經驗分享(1)

面對莫拉克風災造成的重大災害,台灣原住民醫學學會協助行政院衛生署,於11/5、6舉辦「全國原住民地區部落社區健康營造觀摩會暨災難與重建研習會議」,聚集各方志工、基層工作人員、專家學者,分享經驗、討論學習,彼此充電也彼此鼓勵。

平地不是我的森林 布農人要回家

文/柳琬玲 - 6 十一月 2009 - 3 篇回應

平地不是我的森林 布農人要回家

今天(11月5日)一早,勤和村長將帶著30名青壯村民搬離營區,回去那個被政府認為「不安全區」的家園,桃源鄉勤和村布農部落,要先把部落整理好,再把家人接上去。勤和村民請社會處能將社會愛心,用於返鄉。

災民沒隱私,生育力下降…

文/大社達瓦蘭部落 - 31 十月 2009 - 災民沒隱私,生育力下降… 已關閉迴響。

災民沒隱私,生育力下降…

風災至今已經第84天了,所有的族人仍然住在政府安置的營區裡,雖然有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地方,雖然三餐的伙食不是問題,但…….個人的隱私問題卻一直未得到妥善的處理。

重建,從粉刷社區活動中心開始

文/陳博洲 - 30 十月 2009 - 1 篇回應

重建,從粉刷社區活動中心開始

最近在六龜開啟了一項很有社區動能的重建計畫─混凝土工程人員培訓班。10月18日在六龜鄉新發村開班授課,第一周課程是油漆粉刷。邱大哥希望這課程結束不要只是給予結業證書,希望能提供考取技術士丙級證照的機會。

山上的民生村人:山下的,為什麼還不回家?

文/康椒媛 - 29 十月 2009 - 1 篇回應

山上的民生村人:山下的,為什麼還不回家?

目前住在山上的民生村人已經表決「不遷村」,也丟了一個問題問山下的民生村民「為什麼不回家」?山下的民生村民,除了少數幾戶想住永久屋,其他都想回家,但重點是放在何時回家,以及回山上後的經濟、教育、安全等問題。

重建會新聞稿1028─那瑪夏返鄉討論會

文/重建委員會新聞稿 - 28 十月 2009 - 重建會新聞稿1028─那瑪夏返鄉討論會 已關閉迴響。

重建會新聞稿1028─那瑪夏返鄉討論會

莫拉克颱風重創高雄縣那瑪夏鄉,那瑪夏鄉公所被迫暫遷旗山鎮民眾服務社辦公。那瑪夏鄉長伊斯坦大.呼頌今天(28日)在「鄉公所返鄉計畫討論會」中,指鄉公所復建地未定及那瑪夏鄉聯外台21線道,降為「簡易修復」丙類道,山區又將降限影響農作,已引起災民疑慮不安。

屏東魯凱最近消息1028-推動中繼屋,繼續找地重建

文/Laucu Druluan 安君毅口述,生命力新聞網柯珂訪問記錄 - 28 十月 2009 - 屏東魯凱最近消息1028-推動中繼屋,繼續找地重建 已關閉迴響。

屏東魯凱最近消息1028-推動中繼屋,繼續找地重建

遷村、重建的路不知道還要走多久,目前最重要是推動中繼屋,讓居民能有自己的村辦公室、活動中心,讓居民回家是真的「回家」,才不至於久而久之失去社區機能。現在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居民對於重建法條的熟悉度不夠,我們在部落巡迴開說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