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環境山水

困境/契機-六龜新發社區重建觀察

文/溫炳原 - 7 十一月 2009 - 困境/契機-六龜新發社區重建觀察 已關閉迴響。

困境/契機-六龜新發社區重建觀察

位於河階台地的新發社區,災後面對治水議題。身兼荒野保護協會志工的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表示,地主們都體認到大自然的力量,因此善用「增加河川容量」、「與洪水共存」的改造哲學及行動對策,可讓以國土保育為主的重建,不再只是紙上談兵。

那瑪夏大逃亡─奔逃的部落人生

文/munch - 1 十一月 2009 - 1 篇回應

那瑪夏大逃亡─奔逃的部落人生

跑回山區的那瑪夏大逃亡,不斷展開,政府該悟澈,山下無能遷村安置,就該將重心移回山上,開始去規劃協助山區的部落,找到安全的居住位置,進行永續和諧的山居型式,讓原住民不只是文化的代表,更是自然生活的世界楷模。

茂林拜訪筆記:讓魚住回濁口溪

文/邱靜慧,溫炳源 - 27 十月 2009 - 6 篇回應

茂林拜訪筆記:讓魚住回濁口溪

相較於溪流生態資源的重大損失,茂林鄉人在這次的災難中也算得上是十分幸運的,因為慶幸的是全鄉境內茂林、萬山及多納等三村住民均無傷亡傳出,王理事長認為這是過去護溪護魚行動所奠定的生態意識,無形之中協助居民度過災難。

排灣大武的未來-安全評估說明記錄1015

文/楊念湘 - 26 十月 2009 - 排灣大武的未來-安全評估說明記錄1015 已關閉迴響。

排灣大武的未來-安全評估說明記錄1015

「大武鄉原住民族部落原居住地安全初步評估說明會」於10月15日召開,主要說明大武鄉大竹村的愛國埔部落、大竹部落、富山部落、加津林部落及大鳥村的初步評估安全性。目前初評結果,愛國埔、大竹、富山、大鳥為不安全,而加津林部落則是短期安全,長期來看不安全。

享受熟悉的家鄉味─魯凱阿禮再返鄉

文/古秀惠 - 24 十月 2009 - 享受熟悉的家鄉味─魯凱阿禮再返鄉 已關閉迴響。

享受熟悉的家鄉味─魯凱阿禮再返鄉

儘管屏東魯凱的阿禮部落,已經有遷村的打算,但是族人仍然不時回去,整理維護,瞭解情況,目前路還沒修好,每次回家都是翻山越嶺,手腳並用,但不論未來暫居在哪裡,舊部落都是永遠的家,再困難都無法放棄的家。

安全不安全?拉扯中的勤和村

文/康椒媛 - 23 十月 2009 - 1 篇回應

安全不安全?拉扯中的勤和村

為了要不要遷居,安不安全的問題,勤和村內部有很大的拉扯,在政策不斷變化與內部意見不一的壓力下,村長放棄說服大家,決定放手各自作主,將來的勤和是否還會是完整的一個部落,有待觀察。

還有很遠的路─嘉蘭與歷坵的安全評估說明會

文/楊念湘 - 18 十月 2009 - 還有很遠的路─嘉蘭與歷坵的安全評估說明會 已關閉迴響。

還有很遠的路─嘉蘭與歷坵的安全評估說明會

原民會巡迴召開的安全評估說明會,今天(10月14日)一開始是由專家學者報告嘉蘭村與歷坵村的安全評估,分別報告了這次災害的各種成因、之後可能還會面對的災情、及面對的因應方式,之後,由災民表達對報告的想法,官員再給予回應。

桃源鄉寶山村遷村地點探勘1014-居民滿意,專家覺得不安全

文/康椒媛 - 16 十月 2009 - 1 篇回應

桃源鄉寶山村遷村地點探勘1014-居民滿意,專家覺得不安全

桃源鄉藤枝部落的居民,希望在「藤枝段155、156地號土地」重建,但是專家學者認為該地「具有向源侵蝕及工程困難,故不建議納入考量」,居民表示,聚落可以分成幾個小基地,不用作大規模整地,也不要求蓋鋼骨屋,「茅草屋、小木屋都好,因為我們要的是空氣而已」。

六龜鄉遷居地點探勘1014–有可納入考量之地,但是…..

文/康椒媛 - 16 十月 2009 - 六龜鄉遷居地點探勘1014–有可納入考量之地,但是….. 已關閉迴響。

六龜鄉遷居地點探勘1014–有可納入考量之地,但是…..

本次六龜共提出4塊土地作安全鑑定,其中最被關注的是位於新開分校舊址的「六龜鄉不老段935-1地號」,該塊基地雖離原居地很近,本身也很平坦,但是後方有土石流威脅,前方有河流,是否合適作為安居地,地方上有很多不同的聲音。

為了跟政府開會─嘉蘭召開部落會議

文/楊念湘 - 12 十月 2009 - 為了跟政府開會─嘉蘭召開部落會議 已關閉迴響。

為了跟政府開會─嘉蘭召開部落會議

為了因應10/14原住民委員會主委孫大川將來到嘉蘭召開「原民會原居住地安全評估說明會」,嘉蘭村民也召開部落會議,在10/14前統整部落想法,讓孫主委及政府官員能參考村民的想法進行部落的重建。

我們如何看待溪流與疏浚?

文/胡慕情 - 30 九月 2009 - 我們如何看待溪流與疏浚? 已關閉迴響。

我們如何看待溪流與疏浚?

從前從前,當我們還不稱呼高屏溪流域之一的荖濃溪為荖濃溪時,她被布農族稱為「La-ku-la-ku」,也就是「兇猛、敬畏的河」。據自然步道協會理事 林淑英老師描述,布農族的生命經驗從不侵犯La-ku-la-ku,「他們相信溪流孕育所有的生命,刻畫出高山峻嶺和溪谷的美麗圖案,所以要非常尊崇。」但如今我們並不尊崇La-ku-la-ku,並進一步侵犯它。

讓阿里山喘口氣吧

文/巴蘇亞.博伊哲努 - 24 九月 2009 - 4 篇回應

讓阿里山喘口氣吧

阿里山最輝煌的時光也許已經過去了。在全球氣候產生劇變、自然的反撲如此強烈之後,即使百般不願,我們還是得要嘗試改變──我們可能要開始思考另一種經營的方式:經評估而限制人數的小眾觀光;以小型巴士行駛於不必是雙線道的山區道路;更多的森林步道取代以往穿梭山間的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