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原地

南沙魯原地重建系列(4) 走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南沙魯

文/劉瑋婷 - 5 四月 2011 - 2 篇回應

南沙魯原地重建系列(4) 走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南沙魯

芬多精協會表示,希望透過這項活動,讓更多人知道在原鄉還有很多人在努力重建,也讓大家更清楚目前在山上的重建進度,讓更多人知道南沙魯的存在。

邁向第二年的小農復耕─桃源青梅開始囉!

文/鄭淳毅 - 26 三月 2011 - 11 篇回應

邁向第二年的小農復耕─桃源青梅開始囉!

負責行政工作的吳秋芬表示,隨著避難屋落成,「大家比較安心了」,進行產業重建無後顧之憂;去年試做的脆梅、梅醬等產品反應熱烈、銷售一空,更帶來自信,吸引更多族人加入工作行列。

「為明年春天留把種子」東港鎮社區聯盟策略成立

文/李孟霖 - 27 二月 2011 - 「為明年春天留把種子」東港鎮社區聯盟策略成立 已關閉迴響。

「為明年春天留把種子」東港鎮社區聯盟策略成立

基於資源共享,發揮「母雞帶小雞」的互助合作的精神,屏東縣東港鎮數個社區共同組成「東港鎮社區策略聯盟」,2月23日於東港鎮下廍社區活動中心舉行成立大會,各個社區代表踴躍提出對家鄉的願景,分享工作成果。

簡易自來「水」 「災」遍原鄉

文/劉瑋婷 - 19 二月 2011 - 簡易自來「水」 「災」遍原鄉 已關閉迴響。

簡易自來「水」 「災」遍原鄉

「這個簡易自來水,有接到蓄水池、接到水源頭,就是沒有接到戶。」那瑪夏達卡努瓦里里長孔効平一語道出那瑪夏區內簡易自來水工程雖已完工,但居民仍須自己購買水管接水以供家用的窘境。

霧台村風災後的務農生活:感謝上帝,這邊的田還可以用。

文/柯亞璇 - 18 二月 2011 - 2 篇回應

霧台村風災後的務農生活:感謝上帝,這邊的田還可以用。

長年住在山上的盧光明表示,道路系統的建設增建以後,也影響大雨時期水流量的方向。他表示,「雨水本來都不會經過這一個地帶大量沖刷下來的。」

鮪魚飯湯佐淹水牆─茄苳老街文化藝術綠市集

文/佳冬生活重建中心 - 12 二月 2011 - 1 篇回應

鮪魚飯湯佐淹水牆─茄苳老街文化藝術綠市集

這次特別規劃三條文化體驗旅遊路線,不同的特色美食、人文故事,尤其是八八重災區之 塭仔庄聚落路線,有地層下陷之文化景觀、淹水牆、古早味鮪魚飯湯、塭仔皮蛋大王,體驗佳冬豐富的人文資產及親切誠懇的人情味。

溫宗義:和這些人在一起 是我最大的快樂

文/劉瑋婷 - 8 二月 2011 - 6 篇回應

溫宗義:和這些人在一起 是我最大的快樂

面對正要起步的重建路途,對村莊,溫宗義說「委身在村莊,才能體會真正的愛人如己,看事情也會更廣闊,想得更遠。」而在災後部落的紛紛擾擾,他肯定地說:「我盡力去做,不管別人怎麼說,和民族這些人在一起,是我最大的快樂。」

河床上的小米

文/鄭淳毅 - 2 二月 2011 - 4 篇回應

河床上的小米

八八災後,務農人家的生計愈形艱窘了。「救急賑濟」性質的八八零工已結束,農地流失、農路毀損……種種打擊不一而足,並持續發生。但與其鎮日荒閒,不如在僅有的土地上盡其所能耕耘,而對於收穫,似乎又一貫顯得隨時知命。

縣市合併,苦了災區?

文/何欣潔 - 22 一月 2011 - 1 篇回應

縣市合併,苦了災區?

縣市合併是台灣行政區劃變革的重要事件,落實到基層鄉鎮之後,是否能使鄉民真正感受到自己成為市民?尤其在莫拉克重建災區,基層與市府若溝通不良,小則產業繼續凋敝,大則可能影響明年汛期的防災與救難工作。

「Ma Hun Du Han 」堅固之地-勤和平台共同避難屋落成

文/鄭淳毅 - 15 一月 2011 - 3 篇回應

「Ma Hun Du Han 」堅固之地-勤和平台共同避難屋落成

勤和平台上的共同避難屋在今天落成,市府原民會主委范織欽表示,「文化的傳承必需要發揮呈現在屬於它自己的地方,才能夠長長久久。」肯定勤和居民留在原鄉的努力。

大武部落:順應風災,然後藉著這個危機把部落重新營造起來。

文/柯亞璇 - 6 一月 2011 - 大武部落:順應風災,然後藉著這個危機把部落重新營造起來。 已關閉迴響。

大武部落:順應風災,然後藉著這個危機把部落重新營造起來。

彭玉花村長表示,「沒有這個風災,我們也不可能重新的開始,很多事情不能去改革它。就是因為這個風災,我們可以順應風災,然後藉著這個危機把部落重新營造起來。」

南沙魯原地重建系列(3)我的名字是Alang

文/劉瑋婷 - 5 一月 2011 - 2 篇回應

南沙魯原地重建系列(3)我的名字是Alang

2011年的第一天,改制後的那瑪夏區南沙魯里在跨越了去年的風風雨雨後,在這一天迎接了新成員,這位新成員對南沙魯人並不陌生,他是紀錄片工作者─鄭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