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支持社區產業

劉林惠珍:積極 肯作 才會有生活

文/劉瑋婷 - 1 十二月 2010 - 6 篇回應

劉林惠珍:積極 肯作 才會有生活

劉林惠珍說:「以前在山上,我是作餐飲的,那個我ok,下來之後,第一次擺攤我會怕,碰到平地人的時候,我也怕被殺價、被懷疑,因為我沒有信心,我現在是邊走邊學,再怎麼累,還是要學、要作」

走過淚水 家扶與災區婦女共織未來

文/李孟霖 - 26 十一月 2010 - 3 篇回應

走過淚水 家扶與災區婦女共織未來

參與染布課的淑美說,他最感動的,就是將橡皮筋、繩子拆開的那一刻,在染布上呈現的圖案帶來的驚喜,很像人生,突如其來的狀況,讓結果不如計畫與想像,但是當布攤開的那一刻,它還是很美。

多納黑米祭─找更多的路

文/鄭淳毅 - 23 十一月 2010 - 多納黑米祭─找更多的路 已關閉迴響。

多納黑米祭─找更多的路

失去了仰賴深重的溫泉資源,對多納部落固然是重大打擊,但當年社造所埋下的種子,在災難的考驗下,卻持續生長著,為多納的產業重建,帶來溫泉之外的更多想像。

在地重建,原木芬芳:六龜木藝家朱枝明

文/何欣潔 - 17 十一月 2010 - 4 篇回應

在地重建,原木芬芳:六龜木藝家朱枝明

從機器上取下的半成品,以砂紙細細地摩娑,再漆上亮光漆。一個一個取材自當地木藝品在朱師傅的手中成型,這段以藝術重建的歲月,正如六龜的道路一樣,漸漸從顛簸到平穩。

從「慟」到「心動」─ 屏東家扶導入「社會企業」助災區產業

文/李孟霖 - 16 十一月 2010 - 2 篇回應

從「慟」到「心動」─ 屏東家扶導入「社會企業」助災區產業

貼布繡的指導老師彭春林(魯凱族),是知名國家工藝師。他說,學員們從不安定的情緒,到逐漸專注,到對未來有期待,看到學員們在其中的成長與轉變,是這段過程中最讓他印象深刻,也是最感動的。

SOS之後,新開部落一年

文/何欣潔 - 13 十一月 2010 - 11 篇回應

SOS之後,新開部落一年

脆筍水餃的創始人潘媽媽表示:「大家重建這麼辛苦,我就想說我們這邊什麼最多?筍子對不對?我把它包成水餃,你看好不好吃?好吃?就請大家來跟阿姨訂,賺的錢全部給我們辛苦的協會重建!」

放眼六龜‧橋建未來─六龜大橋落成

文/大我文創工作隊 - 5 十一月 2010 - 1 篇回應

放眼六龜‧橋建未來─六龜大橋落成

終於,在11月13日六龜大橋要竣工典禮了,堅固的六龜大橋就像大橋旁守護著六龜人的瑰王岩一樣,給荖濃溪兩岸人們無比的信心與勇氣。11月13日起,六龜大橋進行竣工典禮及各項活動,邀請大家!

南沙魯,花都開好了

文/Aping - 4 十一月 2010 - 3 篇回應

南沙魯,花都開好了

如果說,莫拉克讓南沙魯成了一片荒土,災後一年,這裡已經開出花朵,不嬌不艷,而是一種堅毅而勇敢的美,尤其,當他們告訴我:「我們的作品入選花博了!」

大鳥部落婦女:我們還是要走出八八

文/柯亞璇 - 3 十一月 2010 - 6 篇回應

大鳥部落婦女:我們還是要走出八八

大鳥部落大部分婦女都會繡十字繡,但是卻沒有將十字繡設計成實用的生活用品。蘇菊瑛表示縫紉班讓部落有心學習的婦女有一個可以互相交流的學習空間,也可以把特色十字繡變成實用的包包,成為大鳥排灣族的一個新產業。

串起你我心橋 – 嘉蘭排灣陶珠

文/鐘聖雄 - 14 十月 2010 - 6 篇回應

串起你我心橋 – 嘉蘭排灣陶珠

每一顆排灣陶珠背後,都有不同的意涵。透過清華學院竹蜻蜓工作隊的牽線,嘉蘭芭伊工坊製作的排灣陶珠,就這樣以「非市場主流」的方式,慢慢串起排灣文化、部落產業、災後重建,以及每一位曾經付出支持力量朋友們的心橋。

凡那比吹不亂的重建意志:10/1六龜社區嘉年華

文/何欣潔 - 26 九月 2010 - 凡那比吹不亂的重建意志:10/1六龜社區嘉年華 已關閉迴響。

凡那比吹不亂的重建意志:10/1六龜社區嘉年華

對於勉力走過災後一年,失去觀光資源、經常橋毀路斷的六龜,這些再平凡不過的活動,是邁向未來的勇氣來源,也是外界體驗六龜熱情的大好機會。

新發村上「百」家「香」:災後的小農智慧

文/何欣潔 - 18 九月 2010 - 7 篇回應

新發村上「百」家「香」:災後的小農智慧

走過了一年豬仔菜的日子,阿甘姨手上一瓶一罐手工製作的百香果汁、番茄醬、芒果乾,氣味香醇甘甜,帶著阿甘姨「我自己也會很喜歡吃這個」的樸實心情,開始重新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