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過文革,走過八八:唐媽媽饅頭落腳大愛村

本文摘要:13歲便走過文革的唐玉英,不覺得八八水災能夠擊垮她直觀熱情的「助人為樂」邏輯,與變化多端的好手藝。「記得,下次你來,沒地方住,可以住我家!」( 圖/ 何欣潔。落腳大愛村的唐媽媽。 )

攀過文革,走過八八:唐媽媽饅頭落腳大愛村

唐媽媽,本名唐玉英,在高雄杉林大愛村中賣著結實的饅頭。八八水災以前,她住在高雄縣桃源鄉,被一場水災奪走了山上的房子與雜貨店舖。但在更早以前,她來自於那從不被颱風侵襲的故鄉,湖南。

「我最喜歡幫助別人,我現在訪視的對象沒有錢,我就送饅頭去給他吃,不算錢!」在熾熱近午的陽光下脫去八八臨工的背心,唐媽媽自豪地說。她八八臨工的項目是關懷獨居老人,熱情又人緣好的她,甚至還有能力帶著新來的社工去拜訪高齡86歲的鄰居,為她們彼此介紹,又叮囑新社工關懷這位長者應該注意的事項。


大愛村的唐媽媽

經過文革來到台灣的桃源鄉

「我七歲的時候,就會揹不方便走路的同學去上學,天天揹,我喜歡幫助別人。我媽媽很早就過世了,剩我跟爸爸兩個人。後來文化大革命爆發,我爸爸出門開會一個月,就是這位同學收容我回家吃飯,所以你說是不是,幫助人是很好的。」

她口中的7歲,是中國的1959年,驚動世界的文化大革命,發生在她13歲,1966年。中共建國初期的連天烽火中,唐玉英的生命故事是首次助人以及得到回饋的經歷,與建立一個國家同樣熱情鏗鏘。

「你說我爸爸去開什麼會,批鬥大會呀!我爸爸是飛輪子隊,專門拉車的,管自己叫飛輪子隊,跟其他行業的隊伍鬥呀!其他隊伍因為這樣,還威脅要來把我們家房子炸平,我一個人揹著棉被逃了很遠。」唐玉英得意地講起這段經歷,彷彿回味一場熱鬧的大戲:「我爸爸離家時只留了兩毛錢給我,我去住同學家以後,自己出門賺錢,替生產隊把農產品裝袋,自己養活自己,回來還交了兩塊四毛錢給我爸爸。」

強悍到堪稱離奇的的個性,也影響了她後半生的婚姻,以及來到台灣的命運。「我民國80年跟我第一任老公離婚,他是當官的,在外面有了其它女人。」多才多藝的唐媽媽,在大陸時便自己掙錢,有一份工廠車間主任的工作,根本不希罕做官的丈夫。「他來跟我談離婚的時候,我看他眼睛腫腫的,我就說,你哭呀?你剛剛哭呀?哭什麼呢,你當初別去找女人不就好了嗎!」狠話說完,瀟灑地在協議書上簽字,休了他。

「本來都不打算再結婚了,是遇到現在的丈夫,說他要找一個女人來台灣一起打拼事業,就被他騙了。」帶著能量充沛而敢於冒險的心情,領了一份中國的下崗退休金,唐媽媽來到台灣,跟第二任丈夫胡伯伯一起在桃源鄉開小雜貨店。「我什麼都會做呢,連叉燒月餅我都會做,沒吃過吧?我們在山上開雜貨店,連聯合報都來採訪過。」誰知八八水災時,經營得有聲有色的雜貨店一夕全毀,唐媽媽沮喪不已。

「我水災那時候,血壓整個高起來,高到被送醫院,掛急診住了十天。」出院之後,唐媽媽急著想回安置災民的陸軍官校尋找丈夫,卻遍尋不著,旁人見她焦急哭泣,才私下告訴她,丈夫被兩個女兒送進了養老院。「女兒不是和我生的。她們不願意我去看他,是其他人偷偷告訴我的。」

從山上到大愛,仍然靠饅頭自立

大水沖走了兩人在桃源鄉心苦經營的雜貨店,甚至帶出一場家庭齟齬,唐媽媽也不以此為苦。她現在日日前往安養院探視丈夫,一邊在大愛園區中賣起手工饅頭,廣受好評;還要訪視孤老無依的左右鄰舍,忙得團團轉。

雖然曾受行政院長吳敦義親自表揚,也被當做「災民自立」的產業重建典範,不過同樣必須囿於大愛園區住商分離的規定,唐媽媽饅頭並不能掛上招牌。她與大愛園區內其他雜貨商店一樣,在門口插上兩杆旗子權充門面,來買的多半是熟客。饅頭香甜而有嚼勁,大小皆有,更兼賣肉包,十四坪大的一樓客廳擺滿了蒸籠、廚具,熱鬧不已。

「說什麼呢?到哪裡都是一樣,我對別人好就行了,別人怎麼樣不重要。我覺得慈濟挺好的,助人,她們講的也是個助人。」13歲便走過文革的唐玉英,不覺得八八水災能夠擊垮她直觀熱情的「助人為樂」邏輯,與變化多端的好手藝。「記得,下次你來,沒地方住,可以住我家!」

IMG_0872
在住商尚未合一之前,就靠這個旗幟讓大家知道這裡有好吃的饅頭。

13 回應 to “攀過文革,走過八八:唐媽媽饅頭落腳大愛村”

  1. 高世良 說:

    很有趣的人生故事,感謝記者的用心報導^^

  2. shouminc 說:

    這是難得的故事,值得報導與鼓勵。其他原住民的朋友也須獨立自強喔!

    至於慈濟講助人,從唐媽媽口中說出是她的感受。但這並不能掩飾其之前所造的一些惡業。就如同佛堂可以召開住民大會,但也不能因此就認為可以讓活動中心變佛堂這件事合理化而不做處置。

    • 綠色家園 說:

      那你建議要如何處置呢?

      99/04/08《大愛生活系列 (4)一切還在磨合期》中有一個段落「信仰:屬於誰的教會?」討論到大愛園區裡兩個教會的產權和管理權歸屬. 南沙魯(民族)村長表示, 長老教會的建造是由民族村出面申請的, 因此教會應該屬於南沙魯村管理; 可是長老教會牧師說教會由長老們參加表決命名, 等於確認教會將歸屬於南布中會管理; 南布中會總幹事朱美芳牧師表示教會產權應由起造者慈濟, 以贈予方式交給縣政府, 縣政府再將之移轉到將接收管理的單位. 但因為園區內四個教派中, 只有兩個教會, 縣府希望由四個教派相協調, 共用教會, 「像是活動中心一樣」, 但各教派之間的需用時段、空間、固定擺設、習慣、活動辦理方式等, 都各有自己的一套模式, 「很難說共用。」

      顯然縣政府也搞不定這件事, 而決定多蓋兩個教會, 並把產權和管理權歸屬的問題提報到中央討論. 行政院新聞局公佈的《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業務 82題Q A》有如下的問答:

      四十九、政府在規劃永久屋基地時應將教會的發展也納入,教會的建物所有權應歸屬各教會可否?
      答:
      宗教的力量的確在此次八八風災後發揮的極大穩定的力量,台灣也一直是一個非常尊重宗教自由的國家。關於教堂的問題,政府基於尊重族人的信仰需求,也會儘量來照顧與滿足。目前已開發的基地在整體規劃時,都已預留適當空地,作為興建公共設施用地(包括教堂)但因為永久屋安置基地都是政府拿預算徵收來的土地,是國有地,要受國有財產法的規範,未來基地內之公共設施,均將歸屬地方政府所有,這些公共設施(包括教堂)地方政府將以委託民間單位等方式,來使用、維護與管理這些設施。(資料來源:行政院莫拉克重建會)

      委託民間單位使用、維護與管理公共設施的辦法「永久屋基地公共設施縣(市)政府處理原則」也已於99/05/26行政院重建會第14次委員會議中通過. 『期望藉由此原則,加強結合民間團體力量,投入永久屋基地社區營造重建工作,讓民間團體可以在基地內的活動中心、教會、訓練工坊等公共設施,進行相關產業振興、生活輔導、文化及心靈重建等工作與服務,讓基地內的生活照顧更臻周延完善。』

      既然行政院重建會有這個原則出來, 而且活動中心的產權已經贈送給高雄縣政府, 然後慈濟再和縣府簽約取得活動中心的經營管理權, 還能怎麼處置? 不准掛佛像? 那教堂的十字架要不要拿下來? 慈濟是佛教團體, 他們要做心靈重建服務, 也就只會他們的那一套啊. 就好像法鼓山的法師災後到茂林鄉魯凱族部落, 『果耀法師就從僧袋之中拿出法寶(念珠),就向這群vu vu問道:「您們知道這是什麼嗎?這是念珠,很漂亮喔,來給你們每人一條」,法師就從裝結緣品的金色紗袋中,逐一的拿出念珠給這群老菩薩們,接著果耀法師就說:「好,現在每個人都有了,現在跟我一樣,撥一個念珠念一聲阿彌陀佛,這樣可以安定我們的心喔」(法師就開始帶動整場)。』(http://charity.ddm.org.tw/main/news_in.aspx?mnuid=1464&modid=86&nid=1046), 你會去指責果耀法師強迫災民改變信仰嗎? 法鼓山在六龜、甲仙二地的社區陪伴關懷活動到國中去推廣「心六倫」倫理教育, 『藉由 ”六道輪迴” 猜拳遊戲暖身後,播放 ”六度波羅密” 卡通引導同學了解佈施的福報功德 . 也由故事人物的善惡因果,引導同學思考為善、為惡的後果』(http://charity.ddm.org.tw/main/news_in.aspx?mnuid=1464&modid=86&nid=1347), 你會去指責他們趁機傳教壯大法鼓山嗎? 又如敏道基金會將承辦的生活重建服務中心設在自家天主堂的房舍, 你會去質問他們不去租個沒有宗教色彩的辦公室, 是存心拒絕非教友的災民或是利用租金整修自家房舍自肥嗎? 不要老是去懷疑別人的動機, 自己會快樂一點, 不是嗎?

      也許你可以去關心兩座新的教堂由誰來蓋? 如果是教會出的錢, 是否產權也歸縣府, 教會只取得管理權?

      • shouminc 說:

        教堂有教堂的用途,那是剛建初就已規畫吧!

        但佛堂卻是藉由活動中心之名來造成既成事實方式為之,這又是道德跟為道德宗教影響力之一的團體為之,而這種行為就一般而言已被譴責,慈濟這整句租教道德影響力者卻執意為之,豈不對社會道德之敗壞有著不良的示範作用?

        而在辦活動職做置入性行銷,也是得看場合!但這會比將公共設施變成私人事業的領域來得好一些!

        • 綠色家園 說:

          說了半天, 原來你的「處置」就是不斷地對慈濟進行道德譴責? 難怪老看你在罵慈濟.

          你說:「教堂有教堂的用途,那是剛建初就已規畫吧!」意思是如果規畫時就把佛堂擺進去, 你就沒意見啦? 剛開始沒有看到佛堂的需求, 之後就不能加進去嗎? 別忘了

          『高縣府重建委員會執行長吳裕文說,原民區依信仰規劃教堂及活動中心,漢民區住戶增多後,考量漢民區沒有信仰中心及活動中心,才將活動中心改為兼具佛堂的多功能活動中心』 (蘋果日報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819919/IssueID/20100917)

          『[高縣重建會主任委員王]正一的解釋:「這是一個特殊的過程,因為之前慈濟因應原住民要求,替他們蓋了一個教堂,那有些漢人就感到不滿意呀,認為沒有尊重漢人的信仰。所以,慈濟就主動向我們提說他要把活動中心整理成一個宗教信仰中心,我們覺得這樣很好,就答應了。」』(大愛生活系列(16)被忽視的漢人,要活出社區能量https://www.88news.org/?p=7550#comment-17724)

          你如果要咬定慈濟藉由活動中心之名來造成既成事實, 先去證明吳裕文和王正一說謊. 你如果認為政府委託民間單位使用、維護與管理公共設施叫做「將公共設施變成私人事業的領域」, 那你譴責的對象應該是政府, 不過那樣一來, 很多公共設施恐怕會變成蚊子館, 而且即使是一開始就已規畫的教堂也不該給任何特定的教派……那是要高考甄選神職公務人員來「公共教會」佈道嗎?

          • shouminc 說:

            今天政府委託民間單位使用、維護與管理公共設施,並非改變原有公共設施之用途。

            漢民區的宗教信仰中心不是慈濟宗(真實之路那本書中證嚴法師自己說的),而是以道教為主,這是你所舉的那一篇「大愛生活系列(16)被忽視的漢人,要活出社區能量https://www.88news.org/?p=7550#comment-17724)」就指出「王明耀另以日前慈濟引發的「教堂變佛堂」爭議舉例:「你看,教堂是部落原有的信仰,佛堂是慈濟的信仰,那我們漢人呢?不要說什麼漢人都信佛教,漢人信最多的是道教。我們習慣拜的媽祖、王爺、土地公如今還能去哪裡拜呢?」王明耀以一個漢人住民的心情指出:「沒有一個土地公廟,怎麼能算是一個讓人安居樂業的村子。」」就已經證明了慈濟的佛教並非漢人所指的信仰中心!

            至於去牽拖原住民區的教堂來凸顯慈濟將活動中心變佛堂之舉是正當的作為不僅是笑話一則,更是繼一灘血訴訟事件所展現出的「持戒破戒」之舉再度赤裸的展現在世人面前(別忘了「付出無所求」是慈濟所強調怎麼又變成了「付出有所求呢」?)。當然慈濟要設佛堂可以經營生活重建中心為由,使用非活動中心主體建築暨空間作為佛堂以為工作人員使用並開放一般民眾參拜所引發之爭議會比占用主體空間小很多,甚至不會引發質疑跟爭議!更何況那尊法相怎麼看都ˋ是慈濟的產物,亦非正統佛寺暨佛堂之設置!

          • 綠色家園 說:

            原本活動中心規劃的用途是什麼? 接待窗口、集會場地、辦公室、展示場所, 有哪一樣少了嗎? 如今不過多掛了一幅畫, 你既稱其為法像, 還要計較正不正統, 看來是對慈濟宗不滿的佛教徒了. 我不是佛教徒, 不清楚佛教的宗派, 也懶得理會, 對我而言, 那就是一幅畫, 當成藝術品欣賞就好了. 為了那一幅畫佔用專門的房間才不划算呢.

            說到王明耀那番「我們習慣拜的媽祖、王爺、土地公如今還能去哪裡拜呢?」的言論, 差點被他唬住了, 以為杉林大愛園區建在方圓幾里沒有人家的荒郊野外, 才會連個拜拜的地方都沒有. 結果google一下, 發現杉林大愛園區所在的月眉村規模比較大的道教寺廟就有:

            朝雲宮 主祀天上聖母, 配祀中壇元帥, 觀音菩薩, 註生娘娘, 福德正神, 太歲, 五營
            公明宮 主祀天上聖母, 配祀三山國王, 註生娘娘, 地藏王菩薩, 福德正神
            普濟心法聖道院 神祇關帝聖君, 配祀南海古佛, 濟公活佛, 純陽大帝,.齊天大聖, 文昌帝君, 韋陀菩薩
            神農廟 主祀神農大帝

            其中最近的朝雲宮看來走路就可以到, 媽祖、王爺、土地公都有, 那園區裡還需要特別為道教設壇嗎? 如果佛寺沒有宮廟來的普遍, 那反而突顯活動中心兼設佛堂的必要性了, 不然佛教徒要跑多遠才能拜佛呢?

            你不要自己邏輯不通, 無法自圓其說什麼是「將公共設施變成私人事業的領域」, 就搬出「持戒破戒」、「付出無所求」來說嘴. 我早就告訴過你, 無所求就無所用心, 什麼都無所求, 不求福不求慧, 那還需要修行嗎? 不求予樂不求拔苦, 那還需要助人嗎? 不求永續發展, 那還需要環保救地球嗎? 慈濟說的付出無所求是不求什麼, 先去搞清楚, 不要望文生義無限上綱, 那才是笑話.

          • 大頭 說:

            綠色家園,您還能跟這位shouminc繼續糾纏..我還真佩服您呢!

          • shouminc 說:

            既然閣下以「如今不過多掛了一幅畫」稱之的話,那麼在那空間中加入其他的畫或舉辦各種活動亦未嘗不可囉!

            因此傳統的供奉牲禮也就沒啥禁忌了,不是嗎。反正只不過是一幅畫咩!就怕管理單位的慈濟實際上不會這麼想!

            至於無所求,我說的是慈濟強調的「付出無所求」而非閣下擷取的「無所求」三個字!但不管你如何替慈濟辯護,並不能改變慈濟將活動中心變佛堂這個事實,而這若在其他組織的畫早就釀成社會風暴囉!

          • 綠色家園 說:

            欸, 別再鑽牛角尖了, 我又不知道慈濟內部運作和決策的情況, 哪能替慈濟辯護? 倒不如說你對慈濟的批判多半只有片段的事實加上想像、錯誤的推理或情緒, 因此煽動力有之說服力不足.

            正因為你說的是慈濟強調的「付出無所求」, 所以要你先搞清楚慈濟說的付出無所求是不求什麼, 而不是你自己認為付出無所求是什麼意思, 明白嗎?

        • 納稅人 說:

          所引:付出無所求:

          學佛要有四無量心──大慈、大悲、大喜、大捨。有大慈的心,無論付出多少,都不會要求回報,也永遠不後悔,唯一的希望是眾生能得到安樂、幸福,就很滿足了,這就是「大慈無悔」。而在為眾生拔除苦難的過程中,儘管付出的很辛苦,還可能受到很多的委屈甚至指責,心卻不會怨嘆,

          這就是「大悲無怨」。能做到甘願付出、無怨無尤,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

          “付出,不只是無所求,還要感恩別人"。

          眾生在無常的世間有很多苦難,當苦相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有因緣、有機會救拔苦難,不但不要求回報,還要感恩受苦的眾生──付出同時感恩。而若能視一切眾生的苦樂為自身的苦樂,用「大捨」對治愛著,用「布施」對治慳貪,如此不但少欲知足、不向外貪取,更能歡喜布施。

          我們不只要時時對周圍的人、被我們救濟的人感恩;對於誹謗我們的人,更要起憐憫心──感恩他用這種形態讓我們了解,無法幫助人又障礙人的人,是多麼令人心疼。而我們自己被折磨了,也要注意不要去折磨他人,

          這也是增添一分智慧。

  3. 局外人 說:

    看到唐媽媽這篇,喚起了內心幾乎模糊的座右銘
    國中時代週會結束時,大家都會唸「青年守則」,忘了是第幾條:助人為快樂之本
    的確
    從唐媽媽的表現,正好符應了這一條守則
    看到這篇的人應謹記於心,社會才會祥和
    但還得祈禱台灣的官人、商人,不要做負面示範的壞榜樣,就成功一半了。

  4. 李文君 說:

    唐媽媽的包子真的很好吃.尤其是辣味的真的很夠味.我跟我老公都很喜歡吃!!唐媽媽:加油喔!!我們支持你!!

相關網站聯播